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教育论文发表青少年共同冗思对抑郁的影响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国际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8-07-25浏览:111次

   青少年阶段,个体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同伴成为个体获取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同伴关系在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1]。然而,有研究表明,同伴间不当的自我表露与交流及存在社会性交换的人际过程也可能为个体身心发展带来潜在风险[2,3]。共同冗思(Co-rumination)指个体在双向关系中过度讨论情绪困扰的行为[4],包括频繁的讨论问题,重复讨论同一问题,相互鼓励谈论问题,推测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关注消极感受。这种行为倾向在社交中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特征。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季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青年专修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已有研究表明,共同冗思不仅会提高朋友间的友谊质量,对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7]。纵向研究表明,青少年共同冗思越多,抑郁障碍发作越早、持续时间越长、严重性越强[6]。此外,共同冗思还可能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等内化问题的同伴传染机制,对青少年自己和周围其他人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8,9]。因此,同伴间的共同冗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一项元分析显示,共同冗思与抑郁和焦虑存在中小效应的正向关系[10]。这说明共同冗思与抑郁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一些适应不良的人际交往行为[11-13](如过分依赖他人、过度寻求安慰以及无效的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方式等)均预测了之后压力的生成和关系中的冲突。青少年承受的最主要的压力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14],人际压力往往比非人际压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也更为普遍[15]。人际压力是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我内部或自我和环境之间失调的结果。当个体对人际环境要求的评价超过其自身能力和资源,或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自身需要与价值受到威胁或无法实现,便产生了人际压力[16]。压力生成理论的复杂模型认为,个体不只是被动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回应,个体本身的行为反应也是引起压力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其自身的想法和行为均可以导致其压力体验的增加[17]。另有研究表明,共同冗思是导致青少年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个体与朋友共同冗思,通过对问题与消极情绪相互确认和印证,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即共同冗思可能会使青少年感知到问题更加严重和难以解决[18],这种对问题夸大的认知,反复无效地问题讨论,阻碍了问题解决的进程,从而提高了个体感知到的压力。实验研究也表明,在问题讨论情境下高水平共同冗思与压力激素的上升存在关系[19,20]。因此,本研究假设,青少年共同冗思可能会导致其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压力的生成。

  压力是影响抑郁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21,22]。阶段性发生的同伴压力事件(如同伴侵害)均正向预测了个体内化症状的发生发展[23]。共同冗思作为一种不良的压力反应模式与过度寻求安慰具有类似地人际特征与人际取向[24]。且有研究表明,人际压力中介了压力反应模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25]。综上,提出本研究假设:人际压力在共同冗思与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2 所中学(初中高中各一所)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研究共发放问卷600 份,剔除无效问卷45 份,回收有效问卷555 份,有效率为92.5%。其中男生 266 人,女生285 人,4 人性别缺失;独生子女440 人,非独生90 人,25 人信息缺失;初一127 人,初二142人,初三36 人,高一214 人,高二36 人。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4.33±1.71 岁,年龄分布范围为11~18 岁。

  1.2 研究工具

  1.2.1 共同冗思问卷(Co- rumination Question⁃ naire, CRQ) 本研究修订了Rose 等2002 年编制的共同冗思问卷[4],原量表共27 个条目,单维结构。修订后的中文版CRQ 共24 个条目,包含三个维度:理解性、相互鼓励谈论与关注消极感受。用来评估典型的与同性朋友共同冗思的程度。项目采用1~5级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计算每个被试的总均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共同冗思水平越高。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结果显示,χ2/df= 1.98,CFI=0.90,IFI=0.90,RMSEA=0.06,RMR=0.06,拟合良好,验证了青少年共同冗思的三因素结构[26,27]。本次测量总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2。

  1.2.2 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Interaction Stress Rat⁃ ing Scale for Adolescent, ISRS) 选取郑全全和陈树

  林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28]中与人际压力有关的四个因子:教师压力、同伴朋友压力、家庭压力、计 23 个条目,采用0~4 级计分(0=没有发生或没有影响,4=极重度影响),四个因子的总分合成一个人际压力总分,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已有研究显示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本次测量总量表的 Cronbach’s α为0.94。

  1.2.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 cal Survey Depression Scale, CES-D) 本研究采用陈祉妍等修订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30],该量表适合评价青少年最近一周内的抑郁状态,着重抑郁情感或心境。量表共有20 个条目,采用1~4 级计分(1=偶尔或无,4=经常),其中4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范围0~60 分,得分越高抑郁出现频度越高。本次测量总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7。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4.0 统计软件,采用因素分析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探讨共同冗思与人际压力和抑郁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 AMOS24.0 统计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人际压力在共同冗思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

  2 结 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所有数据均来自青少年的自我报告,首先,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方法,对所有的测量项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4 个特征值大于1 的公共因子被提出,析出的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0.02%,远小于Podsakoff等提出的40%的标准[31],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青少年共同冗思、人际压力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Pearson 相关分析表明(见表1),共同冗思总分与抑郁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P<0.01),理解性、关注消极感受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11,P<0.05;r=0.17,P<0.01);共同冗思总分与人际压力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09,P<0.05);人际压力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7~0.40,均P<0.01)。

  本研究发现,青少年共同冗思与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共同冗思会显著预测抑郁。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即共同冗思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密切,随着共同冗思的增加,抑郁发生的风险也越高[9]。Rose 等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朋友间的共同冗思不仅会提高双方的友谊质量,而且是抑郁等内化问题发展的预测因子[5]。由于高水平共同冗思者更倾向于使用一种持续、无效、过度关注自我情绪感受的消极应对方式,而不是关注问题解决,这使得向同伴寻求支持及自我价值的肯定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增加抑郁的发生几率;而低共同冗思者更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去探讨问题,包括适应性的问题解决方生。此外,本研究更为详细地考察了共同冗思各个维度对抑郁的影响。相关分析显示,共同冗思的理解性、关注消极感受两个维度与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即共同冗思的理解性与关注消极感受维度均可预测青少年抑郁水平,但相互鼓励谈论维度对抑郁没有预测作用。这与Davidson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6],其在对共同冗思结构的分析中指出,共同冗思的某些成分可能是具有适应性的,至少与其他维度相比并无消极影响。相互鼓励谈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同伴间的相互关心和情感支持,与正常的自我表露具有类似功能,因而并不会引起个体的抑郁。

  从中介效应结果来看,人际压力在共同冗思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共同冗思不仅对个体抑郁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人际压力间接影响抑郁。人际压力生成是共同冗思与抑郁正向关系的作用机制之一。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8,33],共同冗思者更容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主要是人际压力事件,从而导致他们抑郁程度的增强。分析其原因,首先,按照压力反应模型(stress reactive model)的观点,Robinson 与Alloy[34] 认为反应风格是在个体经历压力事件之后才发生的,但是可以在压力事件之前预期到反应模式的发生,该模型注重在个体面对压力时的特定反应倾向。因此,共同冗思作为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压力反应模式[27],在亲密关系中过度重复和过度讨论情绪困扰,会使其产生更多的人际压力事件与压力体验,进而加重个体的抑郁程度。其次,由于共同冗思与过度寻求安慰具有类似地人际特征或人际取向,根据Coyne 提出的过度安慰寻求模型(excessive reassurance seeking model)[35],过度寻求安慰者会频繁向他人寻求自我

  价值的肯定,最终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同伴拒绝,使个体面临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尤其是同伴压力事件,从而导致寻求安慰者的抑郁症状。同时,在这种行为模式下,青少年可能会扩大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感知的压力,并使得他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进而会损害青少年与他人的联结感以及社交中的控制感,导致个体感到自我价值降低,增加其消极情绪及抑郁症状等。最后,好友间的共同回忆与过度关注消极感受,不仅未能有效解决个体所面临的困扰,还会使双方会长期沉浸在对问题的消极情绪中,不能客观评价当前困扰,夸大对问题的认知,反而会给当事人带来更多的压力体验,并阻碍了其他可替代的解决方式与积极活动的进行。长此以往,将会加重个体的抑郁症状。

  通过模型可以看出,人际压力的中介效应在共同冗思对抑郁的影响中占28.57%,少部分是通过间接作用实现的。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更多其他影响因素,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教育论文发表青少年共同冗思对抑郁的影响》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教育论文发表青少年共同冗思对抑郁的影响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6711

相关内容推荐
8本几乎不拒稿、录用率超高的SCI期刊
sci论文审稿流程和时间
论文必须见刊才能毕业吗
省级教材如何出版
MDPI丨Acoustics声学类国际英文Scopus期刊
10分左右容易发的SCI
生物二区sci影响因子,12个例子分享
SCI投稿推荐信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