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以“现实的个人”理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15次

   关键词:课程思政;现实的个人;高校;建设范式

  中图分类号:A81;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18 — 0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重视。“现实的个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主体,更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基于“现实的个人”理论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有益于深化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的实效性,加快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热门话题、理论研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心理、德育与学生工作、课程与教材等。

  一、“现实的个人”的科学界定

  “现实的个人”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石,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个人”形而上学的生成路径不同,马克思从现存的现实社会出发,将“现实的个人”作为立足点,从实践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历史规定性三个维度阐释人的本质,破除关于人的理解的迷思,形成了“现实的个人”理论。

  “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人。“现实的个人”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发展的人,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存在。为了生命存续,人主动构建起与物质世界的联系,将头脑中的主观世界作用于客观世界,由此产生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同时在实践中不同的主体由于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实践不同,会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不同看法,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这种看法和观点也会随之改变。物质生产实践是“现实的个人”思想观念的来源,人的生成过程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实现自身的过程,也是思想观念和认识形成的过程。总之,“现实的个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来获取生产资料谋求自身生命延续,并在实践活动中彰显人的实践主体性和认识主体性,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衔接,没有实践也就不会有人的真实存在。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人。虽然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也曾试图从人与社会关系维度来说明人的本质,但只有马克思真正从人的社会特质出发理解人的社会性。他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面向现实,指出人不是抽象存在物,而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实的个人”并非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存在物,人的各种属性都是在社会中进行思考,例如人与生具备的自然属性是在社会中才被人们谈论,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以“有生命的个人”出场,具备自然界生物的本能、形态等特征,根据自身需求向自然界索取阳光、空气、水等必要生存资源。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确认使得人从“纯然”的“有生命的个人”转向“复杂”的“有生命的个人”,是人之为“人”的关键。同时,“现实的个人”也是社会联系或关系的创造者,马克思强调社会联系的主体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现实的个人”的社会联系源于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在享受社会为其提供的生存关系中又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如此循环往复。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人,每个人的存在又为其他人的存在创造一定的社会关系,纯粹、孤立的“离群索居”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马克思通过分析社会生活去探究现实的人,并从实践维度来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3〕。作为一种历史性生成,“现实的个人”不是出生于纯粹的自然世界,而是生存在由历史连续性发展所提供的感性世界,他们继承和发展前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为后人的接续生存创造新的历史条件。“现实的个人”以现实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和基础,用一定的方式从事改造自身生存环境的活动,这一过程亦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过程,进而推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及生产关系的历史推演,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与更替。因此,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中,并随着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工具的升级、分工的扩大,生产力水平也不断提升,在生产力基础上的所有制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演进,以所有制为标志的社会形态也在发生着历史的演进。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逻辑必然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思政课程来实施,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与使命,纯粹的思政课程很难完全承担起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而课程思政正是顺应新时代的产物,它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范式上的守正创新。

  就本质而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必然联系,其核心凸显在“思政”上,即二者都强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二者都强调将课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二者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但二者不能等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侧重强调“课程”与“思政”之间的逻辑关系,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4〕,即主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简单来说,课程思政的載体是各门具体的专业课程,关键在于教师主动去挖掘蕴藏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相较于“思政课程”而言,“课程思政”价值导向更为凸显,其更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专业课程教学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要求。

  新时代实施高校课程思政是必然的。其一,是由教师担负的育人职责决定的。人民教师不仅肩负“授业解惑”的责任,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经验,更担负“传道”的使命,新时代的“道”就是新时代的新思想,是传授给学生的为人处世道理,能够浸润心灵、指引前进方向。其二,是由学生“三观”养成的系统性决定的。大学是学生“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既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学生“三观”养成的系统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依赖思政课程,更要打造系统的课程思政氛围,各门课程都积极承担起全面育人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每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5〕,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当作是思政课堂和思政教师的事情。所有课程都应该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切实履行育人功能,形成“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新时代,更要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深远立意和时代意蕴,着力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协同育人。

  三、“现实的个人”理论与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现实的个人”的存在

  “现实的个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人的存在使教育活动变得生动且富有意义。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根本特点在于实践性,课程思政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其主体和客体是有生命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发生交往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参与者,并不是“抽象的人”。个体的真实存在与发展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前提,使课程思政活动不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实践的。

  从本质上看,“现实的个人”是贯穿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条主线,赋予课程思政鲜活的生命力。课程思政不仅要通过“现实的个人”来实施,而且要被“现实的个人”认同,服务于“现实的个人”的发展。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其内容设定也不能离开“现实的个人”,应当尊重人的主体性,引导教育者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沉浸于教育者用心打造的课堂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现实的个人”的需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树立人的正确思想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6〕,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感化、说服、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其用科学的视角看待现实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忽视客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客体所处的社会环境。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如何,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自价值追求息息相关。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尤其是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差异,将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有效互动。既要立足人的现实需要,丰富受教育者的生存发展知识,健全其人格品质,帮助其在现实生活中完善自身,使其真正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获得自己,更好地实现发展,走向未来,走向自由;又要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把课程思政实施作为基本手段,使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将正确价值观念融入知识素养教学中,培养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时代新人,巩固社会思想基础,增强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现实的个人”的发展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基于人的本体性提出的人的发展目标,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追求。“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能动的人,映照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要求课程思政从实践中发掘并获取育人素材并指导实践。只有回归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才是课程思政的科学之路。

  “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目标与育人旨归。课程思政建设的本原价值在于不断满足“现实的个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受教育者不仅仅满足于思想道德知識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输入,更期盼将已经内化的、停留在观念层面的思想道德实践于现实生活,使思想道德文化现实化。“现实的个人”不仅能在观念中重现自己,而且能够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通过对象化而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即人将观念的东西外化在对象身上,使抽象的、期望的、感性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课程思政实践作为一种现实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在本源性上,这种实践活动发端于“现实的个人”维护自身生存、提升自己的需要,根本目的只能是促进“现实的个人”的发展。因此,促进“现实的个人”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本原价值所在。

  四、以“现实的个人”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一)立足人的存在,构建正确主客体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从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立足人的现实存在,构建正确主客体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优化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自觉、增强对课程思政的师生情感认同是新时代课程思政构建正确主客体关系的关键。

  构建正确主客体关系,优化高校教师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7〕。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所在,逐步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具体而言,一要积极组织高校教师定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和意识形态工作方针,提高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发挥教师大学学风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深化教师自信,重视教师作为“人”这一更为积极的因素,发挥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提升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信,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构建正确主客体关系,要增强对课程思政的师生情感认同。情感是贯穿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始终的主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性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产生共情,从而付诸行动。因此,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秉持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讲解中发现并挖掘思政情怀,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运用,用真理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理论吸引学生、用优秀人格影响学生,在教学实例中创设共情语境,激发情感共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立足人的需要,坚持“以生为本”核心立场

  “以生为本”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实践指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践行。“以生为本”就是把学生及学生的发展作为高校各项工作建设和改革的推动力,具体到课程思政中,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学生内在需求,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坚持“以生为本”,就要坚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了学生,始终把学生的根本需求放在第一位。高等学校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大学生,学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想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优化,就要尊重大学生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知识点讲述还是举例说明,都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优化教学细节,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研讨中,在专业课学习中有思想道德层面的所思所悟。

  坚持“以生为本”,就要坚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依靠学生,从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课程建设要同学生需求变化与时俱进,丰富高校学生关于课堂思政诉求表达渠道。高校学生是有思想的、处于现实社会中真真切切的个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高应着眼于学生现实需要,关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内在需求,拓宽学生关于课程思政诉求的表达渠道,线上沟通与线下沟通相结合,促使高校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开展课程思政实践。

  (三)立足人的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价值追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8〕,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立德树人的实质把握和价值追求。高校课程内容不囿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更需重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努力培养学生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高校立德树人,立的是社會主义道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培养青年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高校学生虽成长于同一时代,但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性格品质。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要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人与事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得与失的关系,帮助学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要坚持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使其能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塑造品质、完善人格,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认同。

  高校立德树人,树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要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领导,使高校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既要坚持课程思政的社会主义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课程思政实践,又要把握指导思想的一般性和专业课程特殊性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创新课堂形式、尝试结合专业特色深入挖掘升华思政元素,使大学生对教学中的思政内容听得懂、愿意听,培养学生独立思想与健全人格,引导其在社会生活中践行所悟价值观,勇担使命,敢于作为,努力成为优秀的民族复兴大任担当者。

  结语:

  总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不断生成的具体实践。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逻辑起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立足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需求和发展,关注教育对象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群体特征,启发受教育者认同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并自觉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知行合一中有所作为,为民族复兴培育时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4〕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9):10-14.

《以“现实的个人”理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以“现实的个人”理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45732

相关内容推荐
深入解析SCI分区:JCR与中科院分区对比分析
探索高效发表SCI论文的秘诀:策略与实践指南
如何准确识别SCI文献:实用技巧与权威指南
SCI特刊VS正刊,你了解它们的区别吗?发表前必看!
SCI论文造假风险全解析:如何确保研究诚信?
研究生发表SCI必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SCI分区?
实用新型专利可以有几个名字
投稿SCI论文,如何挑选最适合的期刊?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