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音乐论文 发布时间:2011-11-10浏览:701次
【前言】解放前,在旧中国黑云压城﹑长夜难明的日子里,当月明星稀的晚上,在无锡城冷清清的街头,人们常看到一个头顶束着道士髻,戴一副茶色眼镜,身穿灰布长衫,肩上挂着一支破琵琶的盲艺人。他踏着月色,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大街小巷,手里不停的拉着二胡,不时,还习惯性的边走边侧过头去,用心地倾听着他琴上奏出的乐音。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只有他那如泣如诉的琴声在夜空中回荡。这琴声表达了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痛苦的心声和对自由﹑光明的祈求。那孤独的夜行者便是我国已故的杰出民间音乐家阿炳,那破旧的胡琴的感人乐曲,便是极负盛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音乐。
《二泉映月》音乐优美凄凉的旋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关键词】阿炳论文,标题的由来论文,曲式结构论文,演奏技巧论文,意境和神韵论文
(一)著名的民间艺人阿炳生平简介论文: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音乐《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音乐、《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酸苦。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确人穷志不穷,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其声讨!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也许正是阿炳正直的为人和对艺术的勤学不辍,根植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才有了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二泉映月》音乐。
(二)《二泉映月》音乐标题的由来论文。
对于这首乐曲的标题,学者们争论不一。在江苏无锡市的西郊,有江南名山惠泉山。
锡惠公园位于锡山与惠山山麓,映山湖连接其中。这里树木茂密,风景明媚。山上的一泓清泉,经唐朝“茶神”陆羽品尝,评为“天下第二泉”。泉水至今不曾干涸。泉边茶亭,可供游人品茗,但水质想必已与唐时相去甚远了。不远处,有一低小茅亭和竹炉山房,独坐其中,十分清静。
据说阿炳失明前后常常在这里流连忘返,他对故乡的山水充满着深情。想来,在那些月白风清的深夜,阿炳便是坐在这里,将幽幽的琴声和着淡淡的月色,回荡在第二泉上。侧耳聆听,果有琴声从茶亭那边袅袅传来,如泣如诉,如怨如诉,为第二泉平添一道凄美的风景。
面对那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他心中倍感凄凉。也许眼盲的人于声响格外敏感,看不见光怪陆离的人间幻象,惟有用心灵的声音来哭诉生命的悲凉。于是,便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倾诉辛酸,遂取名为《二泉映月》音乐。
附词如下:
月如练,夜如弦,暮霭灰沉,雾气凝炼。一曲千年胡琴,自古镇上空,悄然流泻,是梦的垂帘。
月如水,夜如酒,山泉轻柔,小桥微眠。一曲低徊呤咏,自岁月枕边,飘然倾吐,是泪的流溢,是愁的硬噫,是生命缠绵。
月如镰,夜如剑,苍凉曲韵,沧桑容颜,多少深沉,几多凝重?压抑的音符是一生苦难。沉闷的弦调是内心不屈。是呐喊,是愤怒,是荡气回肠,是哀婉悲苦。
那悠扬旋律,正穿越山川,穿越峰峦,穿越时空隧道。千年的美丽,阿炳啊,你拉的分明是情长,是永恒,是绝唱。阿炳啊,你眸间空茫,流淌的分明是心泉,是灵魂,是天籁音响。
夜尘染你的灰发,风吹干你的泪泉。你执着蹒跚,执着趔趄,一路不曾停下。
夜听懂了你荒凉,月吸纳了你辛酸,可谁能抚平你千年遗憾,不暝恨伤?夕阳落下,寒月清挂,如你弦里泉涌,如你指间抑扬,你背负生命二胡走四方,岁月琴弦伴你唱天涯。
千年的美丽,一生苦难,阿炳啊,你与你的曲,是二胡的千古绝唱。
(三)《二泉映月》音乐的曲式结构分析论文:
《二泉映月》音乐的音调和中国江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等,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给人以十分亲切之感。它的曲式结构为循环变奏体,它通过变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扩充﹑缩减,并结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让音乐层层推进和迂回发展,从而塑造出单一而集中的音乐形象,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乐曲包含六个乐段,另加一短小引子论文。
乐曲引子为一导入性的乐句()。它好像是作者有很多话要说,但不知从何说起,久久埋藏于心中,现终于挤压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给人以无限惆怅之感。
乐曲第一段由a﹑b﹑c三个大的乐句组成。a乐句旋律由商音上行,在角﹑徵﹑角音上稍作停留后,下行至宫音结束,旋律呈微波形(),音乐于平稳之中透露出感伤色彩和沉思性质,恰似那盲艺人在泉水旁边回首往事。接着出现的由两小节组成的b乐句音量突然宏大起来,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它仿佛是作者回忆起惠泉山的雄姿,又好似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对过去日子提出的疑问。
然后旋律在高音区流动,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等),音乐情绪柔中见刚,更为激昂。加上演奏中弓法的变化,各种滑音的使用,展现出悲恻﹑自傲交集的情绪。
乐曲第二段变化大,它是将a句缩减,b句保持不变,而将c句伸展变奏发展而成。音乐让人联想起月光在一瞬间透过浮云的间隙,照着惠泉山水的情景。而碎弓的演奏,恰似泉水的涟漪及水中的碎月在颤动抖索,山光月色中,隐含着凄楚之情。
乐曲第三段系用a句微变,b句不变,c句变化发展而成。旋律中出现新的高点音:(“”﹑“”)。变宫音“7”的出现使旋律具有离调的性质,音乐情绪有所转折,高昂明朗的曲调给人以河山壮美之感,表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乐曲第四段的a句变化不大。但b句中出现了长音“2“,这和前面乐段仅属一音之差(“”和“”),但乐思却迥异,可谓妙笔,它使音乐产生了疑问的语气。清角音“4”的出现,使音乐具有新的情调。这一乐段音乐色彩较为暗淡,有泉水间云雾弥蒙之意境,或许是作者回忆起了过去的不幸。
乐曲第五段旋律挺拔高昂,起伏动荡较大,随着速度的自然加快,情绪一步紧似一步。而用强力度(ff)﹑小抖弓和顶点音奏出的旋律()推出了全曲的高潮,音乐似冲天的巨浪,感情的潮水掀开了压抑的闸门奔泻而出。这是盲艺人积压多年的愤怒情绪的爆发。
乐曲第六段是全曲的尾声,像是一个简略的总结。音乐蕴含着回忆﹑向往之情。旋律最后几拍,听来果敢﹑雄健,这是作者性格和意志的表现。
(四)《二泉映月》音乐的演奏技巧论文:
《二泉映月》音乐在二胡曲里属十级曲目,其演奏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演奏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演奏技巧,才能心领神会,水到渠成!这首乐曲在弓法和指法使用上的新奇特殊,使其乐韵独具,曲情感人。
这首曲子在弓法上使用了浪弓,顿弓,切分弓,连顿弓,颤弓,抖弓等。“同弓浪动”简称浪弓,阿炳凡遇长音,便使用“浪弓”,即在一弓内停顿一下再接下去演奏;使乐音忽强忽弱,有起有伏,使曲调更为生动,令人仿佛听到孤独的盲艺人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时沉重的脚步声。
引子只有4拍,旋律的切分进入和下行的音调好似一声叹息,也好像是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这样苦?演奏时,出弓不要冲,只需轻轻将弓子“带”出来。
顿弓,连顿弓使用也比较多,阿炳常常使用“弓内顿挫”的变化(如把...奏成),使音乐的进行产生出特别的情趣,使人顿生辛酸﹑哽咽之感。
切分弓,这首曲子里还大量使用了“切分弓法”,这是阿炳的演奏风格和特点。使得原来较为平淡的节奏音型,因强弱关系的倒置而产生新的动力(如(......)和(...)等处),从而使得原来抒情﹑优美﹑深沉的旋律,透出刚毅﹑雄健的气魄和愤激的情绪来。
在第二乐段的高音“6”上使用颤弓,颤弓要由弱开始,然后渐强,随着力度的增加,运弓频率不要改变。颤弓的运用好似清亮的泉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泛起阵阵涟漪。
在乐曲的最高潮部分,即高两个八度的“5”上,使用了强有力度的小抖弓,把音乐推向全曲的高潮,高亢激昂,铿锵有力的音乐,体现了阿炳坚强不屈的性格,愤懑的感情如破堤的潮水奔泻而出。
在指法上,阿炳善用内弦(如......等),使得音色纯厚朴实﹑情绪更为内涵沉郁。阿炳还大量使用定把滑指:(......)即手处于中把位置,一指由“6”快速上滑至第一个音“1”(高音)。
还有坠滑音(如等)﹑同指滑音(如...)﹑还有垫指滑音以及“江南丝竹”中所用的“透音”﹑“左侧音”﹑“抹音”等指法,从而使乐曲妙趣横生,风味浓郁,增加了旋律感人的艺术魅力。
(五)《二泉映月》音乐的意境和神韵论文:
《二泉映月》音乐自问世以来流传至今,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男女老少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在国外,也有其广泛的影响。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一次在北京指挥完《二泉映月》音乐的演出后,不禁潸然泪下,激动地说:“如此断肠之曲,不配我来指挥,只配跪下来倾听!”由此可见《二泉映月》音乐的魅力所在。
那么为什么这位盲艺人的二胡曲,会如此的引人注目,成为我国民族器乐曲的瑰宝呢?我想主要还是在于它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艺术法则,让人联想,令人回味。
如果将它比之于诗歌,则决非王摩诘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重在描景之作,而倒有杜甫诗歌中那忧国忧民的叹息,李白诗歌中《蜀道难》之慨,屈原诗辞中那怒不可遏的呼喊声。
如果将它比之于绘画,决非清代“四王”之山水,却倒有着“扬州八怪”之犀利﹑坚挺的锋芒。
如果将它比之于同类以“水”﹑“月”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决非《平湖秋月》一类的陶情之作,而倒有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所蕴涵的愤然心绪。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生活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和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钦佩。
《二泉映月》音乐的神就在于其孤独的心境,夜行者的感伤,不屈不饶的性格和对光明的渴望。如果在演奏和欣赏时,只片面﹑外在地追求它的优美抒情,而忘掉了其内涵,则难免使之浅薄﹑浮华。但如果完全丢掉其“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背景,而一味地去追求它的所谓凄凉和愤懑,则难免使之有些强加和粗率。
因此,我们在演奏这首乐曲时,一定要把握“形神兼备,寓神于形”这一表现原则,使音乐呈现出一种行云流水般﹑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世道之凄苦,独怆然而泪下”之感,才能给听者留下铭心烙魄的深刻印象。
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如:项祖英﹑张锐﹑王国潼﹑闵惠芬﹑姜建华等都演奏过《二泉映月》音乐,各音乐家对乐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各展其长,异彩纷呈。象这种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富于民族风格及民族气派的二胡曲,怎不叫人为之陶醉,并百听不厌呢?
《二泉映月》音乐是我国民族器乐曲的瑰宝!是东方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部惊世之作!阿炳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泉凄月冷,曲情断肠--阿炳《二泉映月》音乐赏析论文》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