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05-22浏览:43次
〔摘要〕公路水毁对公路建设、运营的影响比较严重,水毁产生的影响因素较多,防治工作较为复杂。本文对平凉地区公路水毁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在工程设计、建设、养护期间水毁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水毁;成因及防治措施
1引言
公路水毁是指公路及沿线设施因遭受暴雨或洪水影响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破坏的现象。公路水毁的发生十分普遍,对公路建设、运营的影响比较严重,其产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公路在设计、施工、养护方面存在的不足,都有可能在某种突发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水毁。加强水毁的防治工作,增加公路的防灾抗灾能力,对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十分重要。
平凉地区的国、省道大部分为近年来由三、四公路改建而成的二级公路,路线以加宽利用旧路为主,路基宽度8.5米至12米,路面结构大多采用沥青面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和底基层、砂砾垫层,两侧路肩均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进行加固。
平凉地区位于黄土地区,夏秋季节阴湿多雨,每年7-9月份的集中降雨对公路设施破坏严重。2010年7月份遭受特大暴雨后,境内公路发生了严重水毁,主要有防护工程损坏、路基沉陷及路面裂缝、边坡坍塌、边沟及涵洞淤塞等病害。
2水毁形式及形成原因分析
2.1防护工程损坏
防护工程损坏主要表现为沿溪高填方处挡土墙产生位移,墙体出现裂缝。其产生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1、挡土墙自身排水不畅,墙顶渗入的水分没有及时排出,水分最终渗入基底,影响了基底承载能力。
2、墙顶高填方渗入大量雨水后,增加的自重超出了挡土墙支撑能力。
3、挡土墙位置选择不合理,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导致基底承载力下降。
4、由于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挡土墙所处地基软弱或基础埋深过浅,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
2.2路基沉陷及路面裂缝
路基沉陷及路面裂缝主要表现为半填半挖路段和利用旧路路段的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陷,路面产生与其范围相对应的裂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填方路段填料选择不当,不同填料最小填筑厚度不足;利用旧路时,填土高度在0.4米以下时未按设计要求采用砂砾填筑或超挖回填,形成软弱夹层;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足。
2、路面结构不合理,路面防水性能差,水分容易渗入路面且无法及时排出。
3、路基防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两侧、凹曲线段路面、边沟内形成积水,靠山一侧地下水位高但未进行有效处理,导致水分渗入路基。
4、半填半挖路段未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2.3边坡坍塌
边坡坍塌主要表现为高填深挖路段路基和沿线山体遭受水害后坍塌。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路基边坡土质松软、易风化,遇水后粘结力变小而失稳。
2、路基边坡表层密实度小,雨水大量渗入路基,导致路基自重增加而失稳。
3、防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因冲刷严重而失稳。
4、由于山体的开炸、开挖、风化等原因造成山体松动、形成裂缝和滑动面,大量雨水渗入裂缝后山体滑动性增大,导致山体失稳。
2.4边沟及涵洞淤塞
边沟及涵洞淤塞主要表现为降雨后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水中泥土沉积,造成边沟及涵洞过水断面减小,最终导致淤塞。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边沟及涵洞流水面坡度过小,水流速度过低,导致水中泥土沉积。
2、边沟及涵洞出水口设置不合理,水流汇集后无法及时排出。
3、日常养护不到位,发生轻微堵塞时未及时清理,或因填埋边沟形成便道等人为因素造成堵塞。
3水毁防治措施
防护工程损坏、路基沉陷及路面裂缝、边坡坍塌容易破坏路基的整体性,直接影响到沿线车辆的行驶安全,并且很容易造成交通中断,是比较严重的水毁病害。边沟及涵洞淤塞虽然短时期内对沿线行车影响不大,但却是形成路基沉陷等病害的主要诱因,应在施工和日常养护工作中予以重视。
3.1防护工程损坏防治措施
1、防护工程位于软弱地基上时要对基底进行处理,采用换填砂砾、片石挤淤等措施,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
2、挡土墙后背应做好排水处理,合理设置泄水孔、排水管,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墙背渗水及时排出、不渗入基底。墙背回填土压实度应满足要求,墙顶可采用混凝土墙帽嵌入边坡或砂浆抹面等方式予以封闭,以减少雨水下渗;墙趾前的边沟应进行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入基底。
3、沿河路堤设置防护工程时,应保证设墙后水流仍然顺畅,避免防护工程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
3.2路基沉陷及路面裂缝防治措施
1、路面面层应采用密实型路面结构以免雨水下渗,路面基层宜采用水泥稳定砂砾等水稳定性高的类型。
2、防排水设计时应避免路基两侧、凹曲线段路面、边沟内形成积水,靠山一侧地下水位高的路段应采用设置渗沟、铺设砂砾垫层等措施截断地下水。
3、路基填筑必须采用合格的路基填料,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填土高度、含水率、压实度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当采用不同种类填料时,应保证不同填料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小于50厘米。
4、半填半挖路段及地面横坡陡于1:5时,路堤基底应开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向设内4%倒坡的台阶,采用透水性较好或与旧路填料相同的材料填筑,并保证地表夯实和填筑材料的压实度,必要时在新旧路接茬处加铺土工布以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利用旧路段填土高度小于0.4米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砂砾填筑或将原路面超挖后分层回填,避免形成软弱夹层。
3.3边坡坍塌防治措施
1、山区公路选线时应避免经过地质不良地段,如必须经过时应采用修建防护工程、喷锚等方式对不良地质进行彻底处治,以免形成隐患。
2、应根据土质、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以减少降雨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必要时应对边坡进行加固以确保其稳定。路堑段必须设置加固边沟,设置合理坡度保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浸泡坡脚。路堑挖方上侧距离挖方坡口5米外应设置一道或多道截水沟,使地表水由截水沟引入排水沟或涵洞排出。
3、应合理控制最大挖方深度和最大填土高度,避免指标偏高形成病害隐患。
4、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开挖,避免对山体产生不必要的扰动。
3.4边沟及涵洞淤塞防治措施
1、边沟排水沟设置应采用合理纵坡,处理好与桥涵等出水口的衔接,保证排水畅通。在通过农道等位置时,应合理设置边沟涵,做到既不影响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又保证公路排水设施完善。在排水困难的塬区,可以采用修建蒸发池等措施解决排水问题。
2、涵洞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除按照一定间距和在凹曲线底部等位置设置涵洞外,还应考虑沿线村庄排水对公路的影响,应对村庄排水设施、排水路线进行详细调查后,与其排水设施配套地设置涵洞,以保证涵洞排水畅通。涵洞净高不应小于1米,以便人工清淤。涵洞应根据现场地形完善进出水口设施,修建跌水井、急流槽等设施以减缓水流速度,保证路基不受冲刷。
3、加强边沟及涵洞的日常养护,使其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养护中发现边沟及涵洞出现积水现象时,应采取措施进行改善,防止积水渗入路基形成隐患。
4关于公路水毁防治的探讨
1、公路水毁的防治应从工程勘测设计阶段就开始重视,全过程进行。设计阶段应对沿溪路段、高填深挖路段、村镇路段、塬区排水不畅路段等水毁多发区进行详细调查、设计,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施工阶段除保证施工质量外,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对防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合理设置边沟及涵洞出水口、边沟涵等设施,减少运营过程中人为堵塞等现象的发生;公路投入运营后要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水毁防治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及时清除边沟及涵洞淤积、路面积水,及时修复水毁病害,提高公路抵抗水毁的能力。
2、公路水毁的处治要加强技术管理和路政管理,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水毁的修复应由专业队伍完成,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修复质量;同时,应通过加强路政管理等方式,防止沿线设施被做为灌溉设施使用或被人为损坏、堵塞,确保公路完好、排水畅通。
3、应对一定区域内水毁及处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水毁预防和修复设计方案,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使用,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处治方式,以达到最好的处治效果。
5结束语
公路水毁的防治要从工程设计、施工、养护各个方面予以重视,通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采用新的科技成果、认真组织修复施工,公路水毁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平凉地区公路水毁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平凉地区公路水毁成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下一篇: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