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06-13浏览:25次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经过及产生塌方的原因,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制定了具体的施工控制方案,有力的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隧道;塌方;处治;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左右线分离式,左洞长920米,右洞长850米。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未胶结砾岩、粉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围岩为Ⅳ、Ⅴ级,围岩条件较差,岩层以上为沟谷堆积亚粘土体,厚2~15米,节理发育,产状50º∠88º、120º∠78º、325º∠87º,地下水丰富,土体内含水量较大,属于典型的“顺层滑”地带,不利于施工。
2、塌方经过及施工情况
2.1塌方经过
该隧道右洞掘进至某掌子面时,左侧拱顶部位出现小面积塌方,塌方高度约1m。当时洞内围岩为紫红色砂质泥岩,洞身右半断面围岩整体性较好,左半断面围岩较破碎,节理发育。为了防止塌方加剧,施工人员及时对塌方部位进行了初喷。1小时后,塌方部位再次出现落石,立即组织人员及设备退至安全地带。又2小时,塌方加剧,塌方体呈未胶结碎石土,含有大块泥岩,围岩节理面及塌方面受挤压成镜面状,拱顶节理面大致呈水平方向,左侧拱部有少量裂隙水渗出。3小时后,拱顶再次大体积塌方,塌方体将掌子面基本掩埋,塌方体为泥岩,夹大量泥土及塑状泥块。
2.2施工情况
施工遵照原设计进行,原设计情况:本处设计为Ⅳ级围岩,支护形式为SA4(具体支护参数为:没有超前,初期支护为I14工字钢拱架,间距1.0m,仰拱无工字钢,外挂单层Φ6冷轧带肋钢筋网片,系统锚杆为Φ25×5mm中空注浆锚杆,长3.0m,C25喷射砼,厚度为20cm,二衬砼为35cm厚C25级素砼)。掌子面位置处于半山腰,距山坡底20m,覆盖层厚27m。据设计资料揭示,掌子面地质情况为:洞身位于中薄层状的粉砂质泥岩及砂岩互层中,产状340°∠20°,节理较发育;上伏未胶结砾岩。
3、塌方原因分析
3.1地质方面
原图纸地质设计状况与现场实际状况不相吻合,塌方地段围岩处于断层破碎带,软硬交互,受地质构造强烈影响,节理裂隙发育,泥夹层交互,结构松散,地下水丰富,使得岩层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成为可能,而左右洞之间为推移式滑坡体,使得隧道结构承受一定的偏压。
3.2施工组织方面
引发塌方的直接原因为:施工方法不当,过分扰动围岩,而拱脚处基岩承载力较低,上边墙施工开挖扰动围岩和拱圈,较长时间未进行边墙基础和后续工序的施工,使初期支护拱圈的下沉量不断增加,加上连日来大量降雨,围岩裂隙内含水量急剧增加,围岩重量加大,变形加速,且围岩自身有滑动趋势,造成初期支护结构下沉,由小到大,由缓而急,最后造成塌方。
3.3施工质量方面
根据现场实际状况,经质量检查时发现:锁脚锚杆施打不及时或数量不足,初期支护拱圈厚度小于设计厚度且表面不够圆顺,变更设计后导管注浆不密实,连接部位焊接或栓接不符合设计要求,超开挖后初期支护背后回填不密实,进尺有时偏大等等。
4、塌方处理方案:
先封闭掌子面,注浆加固掌子面;洞内设双层小导管超前注浆,然后采用CRD开挖方法小断面小进尺掘进通过塌方部位。
具体做法:
4.1、将掌子面注浆封闭。拍实塌方体表面,喷射20cm厚C25砼后,掌子面按1×1m打入Φ42mm小导管,打入深度2m,对掌子面进行封闭注浆。浆液采用水灰比为1:1~1:0.6水泥浆液,注浆压力初压0.5Mpa,终压2Mpa。
洞内从距最后一榀工字钢2米处沿拱顶132°圆心角范围内打入Φ60×4mm超前注浆导管,导管环向间距40cm,与线路夹角呈20°(由于受拱架影响,角度再小便无法施工),导管长为3m,每1m一个循环,进行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为方便在松散塌方体打入小导管,可先期打入2~3根长注浆管对松散塌方体进行预注浆固化。见下图。
4.2、注浆结束12h后,采用CRD法开挖,支护参数调整为:钢架Φ25mm四肢格栅钢架,间距50cm,仰拱封闭成环;拱架外侧设钢筋网片,C25喷射砼厚度25cm,径向设42×4mm注浆小导管,导管长度4.5m,间距0.3m,尾端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浆液采用水泥单液浆。每榀钢架每侧设6根锁脚锚杆,分散状打入。
4.3、由于洞身右半断面围岩较完整,需要爆破施工,左半断面虽已注浆,但在泥岩及泥土中,不可能形成很高的强度。因此为避免右半断面的开挖爆破影响左半断面的稳定,同时提高施工过程中塌方部位的自稳,采用CRD法进行掘进开挖。即先开挖左半断面上导坑,坚持一榀一进尺,于隧道中线位置设格栅钢架支撑及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支护。左半断面通过塌方体后,封闭稳定开挖掌子面,再开挖右半断面。开挖时,保留核心柱支撑。如下图。
4.4、及时施做下导坑。下导坑施工时,边墙采用跳槽开挖的方法,两侧交错施工,施工中仍保留核心柱。
具体施工步骤:
第一步:打设①部超前小导管并压浆,开挖①部土体;喷射拱部初喷砼,,架设拱部①部钢架和临时核心柱钢架及临时仰拱钢架;铺设①部拱部钢筋网,喷射拱部及核心、临时仰拱喷射砼。
第二步:打设②部超前小导管并压浆,开挖②部土体;喷射拱部初喷砼,,架设拱部②部钢架及临时仰拱钢架;铺设②部拱部钢筋网,喷射拱部及临时仰拱喷射砼。
第三步:开挖③部土体;喷射边墙初喷砼,架设③部边墙钢架和临时核心柱钢架及仰拱钢架;铺设③部边墙钢筋网,喷射边墙及核心、仰拱喷射砼。
第四步:开挖④部土体;喷射边墙初喷砼,架设④部边墙钢架和仰拱钢架;铺设④部边墙钢筋网,喷射边墙及仰拱喷射砼。
4.5、及时安排二衬的施工。二衬施工时,拆除核心柱后,及时施做二衬。二衬砼改为45cm厚C25钢筋砼,配筋同SA5支护。具体施工步骤:
第一步:拆除下部核心柱,绑扎仰拱钢筋和施工仰拱砼。
第二步:拆除上部核心柱和临时仰拱,铺设防水层,绑扎拱墙钢筋和施工拱墙二衬砼。
4.6、在塌方部位的正上方,从地面垂直钻设直径大于Φ15cm的钻孔直通塌方空洞,用砼输送泵将C20砼注入其内直至将其填充饱满。
4.7、本塌方处渡过后,围岩级别仍徘徊在Ⅳ、Ⅴ级之间时,建议将I14工字钢变成Φ25mm钢筋格栅钢架,能够提高初期支护的刚度及强度。
5、结论
经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处理后,隧道施工进展良好,结合施工过程,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注意地质资料的准确性,提高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水平施工,设计不仅要重视施工前的地质勘探结果,更要重视施工中揭露的地质状况,地质变化时应及时变更设计,同样施工单位应及时反应施工中的地质变化。
2)、初期支护应该充分考虑围岩变形的特点,对于围岩早期发展变形快的情况,应采用施工简便,强度增长快,刚度大的支护形式,如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刚拱架、喷射混凝土等,以确保围岩的稳定性。
3)、加强质量意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格制定施工工艺,加强质量责任意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谈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治技术》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谈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治技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