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07-28浏览:50次
摘要:本文通过对兰州市目前交通状况的分析,借鉴国外经验,从实际出发引入“绿色交通”理念,提出了一些建议,优先发展大型公共交通,优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形成适应城市特色的绿色交通系统,改善城市交通拥挤,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绿色交通;公交优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长,城市大兴修建道路、高架桥、立交桥等“畅通工程”,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通行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阻塞仅仅通过新建和拓建道路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汽车尾气、噪声、拥挤、社会公平、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已逐渐成为阻碍、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从实际出发引入“绿色交通”的理念,采用低污染,适合城市交通的运输工具,建立起合理的交通体系,健康的交通秩序,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刻不容缓。
1兰州市交通现状
兰州市地处黄河河谷盆地,东西狭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2~8公里,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图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兰州市机动车急剧大幅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7万多辆。受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之区域经济的相对欠发达,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车多路少,且基本上是平面混合交通,冲突点过多过密,路口较多且间距短,经常是一个路口拥堵立即引起相邻路段、路口的连锁反应,因此市区一直处于“东西拥堵、南北不畅”的状态。
此外,由于机动车数量剧增,车流密度增大,降低了行车速度,增加了机动车停车及低速、怠速运行时间,导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加大。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目前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占总体大气污染的17%左右,并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
2兰州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问题
2.1道路用地指标偏低,道路设施建设滞后
兰州市目前已建成的道路总长度541.68km,道路网密度2.77km/k㎡,路网密度不均衡。道路用地面积仅占建成区用地面积的7.77%,人均道路面积6.23㎡,低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的“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的规定。与此同时,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蚕食、侵吞道路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再加上部分道路配套设施不到位,交通组织欠合理,使用效率降低,使得本来就有限的道路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交通功能。
2.2道路分工不明确,路网分布不均、系统不完善
现有市区主干道分工模糊,道路网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如西津东路不仅担负着相邻两区(城关区与七里河区)的直接交通,不相邻区之间的间接交通,还担负着城市过境交通,黄河南北两岸交通,购物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等,在这一路段,混合交通由来已久,分流在此显得困难重重。兰州市区沿黄河呈带状分布,由于主城区运量大而集中的东西向交通仅有东岗路、庆阳路、中山路、西津路、西固路这几条主干道承担,蜂腰路段多,成为市区整个路网的交通瓶颈,路网分布极不均匀。此外,道路系统不完善,高低级别道路之间缺少中间等级道路的过渡,鱼骨状的交通模式道路交叉口较多,使得可供绕行的道路很少,且南北断头路较多,一旦主干道上发生交通拥堵,无法形成交通流的回路,于是就形成了一堵皆堵的局面。
2.3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线路设置不合理、配套设施不足
兰州市交通以地面交通为主,虽有少量的水上交通,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形成体系。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交通需求,道路规划建设很大程度上仍局限在平面空间,而地上、地下和水上的立体空间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单一的地面道路交通系统难以支撑高强度的交通需求。公交运行线路过于集中在市区中部和主干道上,线路重复系数大,运营速度较低,缺少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设施简陋,位置布局也不尽合理。
2.4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和建设滞后,与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相比,兰州市停车位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全市仅有停车场1075处,停车泊位48391个,路面临时停车场点125个,泊位3673个,平均每十辆机动车仅拥有1个公共停车位。大量无处可停的小汽车沿路随意停放,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导致道路交通更加拥挤,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又一大弊病。
2.5交通管理水平滞后
近年来,兰州市机动车持续增加,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城市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滞后。兰州市目前交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仍比较单一,科技含量低,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道路的标志线以及隔离设施不全等都影响到管理水平的提高。
3“绿色交通”理念对兰州交通发展的启示
作为美国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也有过交通拥堵、可利用城市空间越来越少的现代城市病。为解决这一难题,芝加哥市提出并实践了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率,优化步行系统和建设立体交通系统的"绿色交通"理念,目前通行状况大为改观。由于可利用城市空间越来越少,芝加哥已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地面道路建设,为此芝加哥大力发展立体交通,架设了7条轨道交通线路,串联各大商业区、居民区及三大机场,这些城市轻轨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贡献率达到40%。此外,还在道路交叉点上建设立交桥。尽管城市车辆拥有量日益增多,但现在芝加哥塞车的现象却很少,芝加哥的地下空间规划有效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兰州是中国西部交通枢纽重镇,目前也处在经济和城市规划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芝加哥的交通发展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1公交优先
芝加哥从20世纪初就坚持不停地建造公交轨道系统,成为世界上最早建造高架轨道的城市。他们一直坚持优先发展公共快速交通系统,大力发展未来公共走廊,限制和分散市中心,建立了发展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体系。
对于兰州“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形,由于空间有限,也应将建设高架、立交桥等地上交通设施和地下交通体系相结合,形成立体多元化的交通网络。从目前交通需求来看,建设东西向通道是比较紧迫的,虽然修建轨道交通周期长且成本高昂,但从城市未来发展来看,采用大容量交通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势在必行。目前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近期建设规划主要解决主城区客运走廊上交通拥堵问题,线路连接西固组团、七里河组团、东岗组团等主要功能区块,以及西客站和五里铺批发市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使主城区各方向客流通过轨道交通实现快速便捷的疏散。考虑到兰州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运作周期较长,而快速公交系统的投资及运营成本皆低于轨道交通,将BRT作为轨道交通的过渡形式,有效缓解眼下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目前BRT近期线路西站至安宁堡段已经开工建设。
3.2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市民出行更多地向公共交通转移,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可以降低中心城区机动车出行总量,从而逐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同时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鼓励步行、自行车出行和公交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对现有的公交线路、站点及配套设施进行合理规划设置,尽量避免重复,严格控制主干道公交线路数量,有条件的地段和易堵路段宜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减少公交停靠对干道交通的影响。
此外,还应合理规划公共停车设施,兴建机械立体停车库,最大限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在解决停车问题的同时,也能带来很大的收益。同时采用“阶梯式”停车收费办法,根据占用停车资源的差别,合理确定不同车型、不同区域、不同停放时间的停车费率,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同时在市区范围内对路边停车泊位进行合理规划,以有效限制随意占道停车行为。
3.3优化步行路和自行车交通
芝加哥市政府通过拓宽人行道、改善步行环境、增添无障碍设施、建设滨河步行道、修建跨河步行桥梁等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区步行系统的舒适度。芝加哥在沿密西根湖湖滨绿地规划了一条南北向以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多功能道路,并建设自行车和人行专用桥梁跨越芝加哥河支流。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滨河路被誉为兰州的“外滩”,在南北滨河路进行“绿道”建设,充分利用原有黄河风情线的基础,完善绿地连接、优化景观格局、促进生态保护的综合功能廊道。滨河“绿道”建成后对慢行交通会有显著改善,在绿道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三者有机结合的同时,还可以形成城市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3.4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绿色交通”不仅是距离的拉近,更体现在交通工具的节能减排上。要树立起全方位的环保理念,对各种交通工具,其制造材料、替代能源及废弃处理,均应纳入绿色交通的发展概念,并符合工业政策和环保政策。鼓励发展燃气车、电动车等绿色公共交通,加快BRT公交系统建设力度,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3.5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与新建道路相比,交通管理措施能够更有效的增加路网的通行能力。即使在发达城市,也能够提高10%~15%的道路通行能力,同时还能提高路网的使用效率。兰州交通秩序的有效改善急需应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设备加以解决。加快建立智能化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自动检测、道路交通诱导等公共交通管理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提供及时、全面的交通信息来引导交通流的合理分布,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同时提升改造城区现有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智能化交通监控对城市交通的调节。
总而言之,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城市规划应该为人类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而在城市发展中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旻安,赵春燕,史百战.特殊地形城市道路交通面临问题[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4):117-119.
[2]宋钢.兰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4-7.
[3]滕兆杰.对兰州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94-97.
[4]左亭,吴波.城市交通中的“绿色交通”理念[J].城市建设,2010,(21):8.
[5]晏克非.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交通运输,2011,(1):4-5.
[6]潘海啸.中国城市绿色交通——改善交通拥挤的根本性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0,(1):7-10
《引入“绿色交通”理念改善城市交通拥挤》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引入“绿色交通”理念改善城市交通拥挤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