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建设执业资格注册动态管理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建设执业资格注册动态管理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信息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22浏览:44次

  摘要:建设执业资格管理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到各省执业资格注册管理部门,各自开发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之间数据不能共享。加强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工作信息化,实现系统开发统一规划,数据标准统一,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通过数据挖掘,建立执业资格注册人员信用管理系统,切实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建设执业资格,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管理,数据挖掘,信用管理
  
  信息化是指人们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通过加强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实现有效监管,增强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平、公正性,加强廉政建设。
  一、全国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建成了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登记信息系统、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系统、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系统、中国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系统、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系统、建造师注册管理系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辽宁等省已经建立了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系统。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条块分割、低层次重复开发、技术力量分散、技术水平不高等现象。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系统与建设市场监管系统、企业资质管理系统等系统相互独立,还未实现数据共享,已形成了一系列的信息孤岛。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全国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平台尚未构建,各个系统相互独立运行,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等基础工作滞后,造成系统开发效率低、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缺乏能真正实现全行业资源共享的大型数据库和公共业务处理平台。
  2、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具体表面在“散、零、碎、塞”。“散”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零”在缺少统一规划,每事均自起炉灶;“碎”在局部事务多、琐事多;“塞”在信息闭塞、思维固化,对信息化缺乏紧迫感、整体感,工作不到位。
  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1、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
  虽然目前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标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长期以来,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标准研制缺乏科学的体系指导,导致已有标准之间缺乏应有的一致性。虽然已经开展标准体系建设,但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的目的是促成建设行业中不同软件可以共享同一数据源,从而达到数据的共享及交互。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注册管理软件和各省开发的注册管理软件,各自开发,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各个系统自成体系,无法实现信息的互通和集成,造成信息孤岛。最终导致信息化过程中重复劳动、笛理工作量加大、资源浪费、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通用性差及生命周期短等一系列弊端。这就要求我们以推动标准应用为导向,建立建设行业信息化标准。以应用系统数据元标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编制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接口规范标准,积极推动建设市场监管系统、建筑市场企业和执业注册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等信息系统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标准应用检测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有标可依,有标必依”。
  2、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互通。
  第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发的系统应建立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据共享。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文件第四条规定,取得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任何一家企业申请注册并执业,可以在同一企业分别注册并执业。由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系统是相互独立,造成了有些人多个执业资格在不同单位注册。这就要求各个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系统,建立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实时交换,建立全国执业资格人员数据库,提高审核的准确度,也会杜绝一人多个执业资格在不同单位注册的情况。
  第二,各省的系统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各专业的注册系统,应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接口。据了解,目前开发了注册系统的部分省,执业资格人员申报注册时,需要在省和部系统分别填写申报数据;省级注册管理部门需要在省和部系统同时审核,导致工作效率有所降低,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如果省和部系统建立实现数据共享,只需在省或部系统申报、审核一次,这样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重视人才培训,保证投入,加快发展。
  推进信息化,人才是根本。首先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行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不甚合理,高层次的信息人才更是严重短缺。其次,要加强建设系统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工作,提高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素质。同时,信息化建设必须保证必要的投入。信息化建设具有经济投入较大的特点,政府要起引导作用,要根据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计划,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切实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建立投资融资体制,吸纳社会投资,推动和加快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4、以执业资格注册信息化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利用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建立信用公开机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逐步实行信用公开机制。二是利用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建立信用的奖惩机制。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的特点,对信用信息进行公布,特别是对失信行为进行公布,发挥社会诚信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三是利用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避免行政管理上的分割局面,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信息化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四是利用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化,建立执业资格注册人员信用信息评价标准。目前有的执业资格建立了评价体系,有的执业资格还未建立评价体系,已建立的评价体系标准不一致,缺乏一个协调统一的评价标准。利用执业资格注册信息化,建立信用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诚信体系中资源的整合,实现诚信体系中信用信息在社金范围内共享。
  三、全国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数据共享、互用的设想
  毋庸置疑,目前全国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的信息资源是分散和割裂的,基本上没有实现共享、交换和互为使用。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的信息资源,如何加强建设?对于已有的信息资源,如何梳理、整合和利用?对于不规范的已有数据,如挖掘重新利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找到解决办法,群策群力,实现全国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信息资源规范建设、有效整合、充分利用。
  1、数据交换为桥梁。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各省数据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多级互联的目录体系;以目录体系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立多级互联的交换体系,形成全国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的信息资源,建立“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模式。
  2、数据整合为关键。数据整合是更好对信息资源加以利用的关键,海量的“数据”要变为“信息”,通过数据挖掘进一步成为经“经典”可用数据;通过加强数据整合,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能力、行业决策水平。
  3、实现多系统的数据交换,形成数据链。
  通过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关联,形成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动态数据库。实现企业资质、执业资格注册、工程项目、市场监管等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将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关联,是实现建筑市场全面动态监管的的最终体现。将企业、人员和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关联起来,实现完整的互查,企业、人员和项目不再是孤立的数据;建立起统一的数据标准,不仅在各个业务子系统共享,还可以实现与地市业务系统、外省业务系统、部里业务系统、跨行业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过数据整合,只保留唯一经过审核的数据,这样在整个建筑市场的所有应用系统里就只有唯一准确的数据;各个业务部门都能通过系统得到工程项目、企业和人员的最新情况,实现了动态的及时的管理。
  通过建立系统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据共享,有利于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人员诚信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有利于为实现对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人员的动态监管提供准确、权威的基础数据;有利于提升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建设执业资格注册动态管理》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建设执业资格注册动态管理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17754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