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28浏览:24次
摘要: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它的发展曲折多变,本文通过介绍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居住小区的现状规划和现状组织模式及其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从而提出如何去改变居住小区的组织模式,满足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功能要求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模式
一、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演化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
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的组织模式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深受“社会主义城市为劳动人民、为生产服务”的建设方针影响,总体上呈现均衡分布和统一供给的基本特征。期间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的住房投资体制和福利型分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城市居住小区表现为单位大院的居住模式:十几户甚至几十户集中于一个大院内,居民的一切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均可以在一个单位内得到满足。居民的活动范围单调狭窄,人们的往来、交通基本上依靠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进行。这种城市居住小区在今天犹有留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房子速度很快,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提高,而且由于这一时期打开国门,学者不但学习苏联街坊式的小区设计,还因为建、构筑物的天然属性—历时性,所以随着时间和建设思潮的变化,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呈现多元化的景象。从采纳传统的大街—里弄结构,到借鉴西方的邻里概念;从引介前苏联居住街坊的布局方式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应用推广;再到近年倡导的试点小区、小康示范工程等一系列探索,我国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演化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立体化、均好化的发展新趋向。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我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二、我国城市居住小区规划的现状评述
几十年来,我国的居住小区规划和建设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普遍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和清晰的模式。但是,居住小区规划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层面:由于对居民的生活实态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可付诸实施的理论建构,机械搬用设计规范和中外先例,由此完成的小区规划不但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难以形成良好的室外环境和空间场所感,也不能为小区规划提供必要的理论框架。
2、实践层面:由于缺乏结构化的空间秩序和序列化的尺度组织,小区的建筑布局和形式往往缺乏变化,不但反复套用几种房型,就连小区内的幼托、小学和配套商业等都如出一辙,导致小区空间环境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平淡无味。
三、城市居住小区现状模式及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居住小区多采取封闭式围合结构,多以整个小区作为居住防御单位,使原本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孤立于城市空间。开发商建设的居住小区在建筑造型、结构组织以及空间形态上几乎大同小异:即有一条通往城市主干道的道路将小区分为多个组团,中心地带作为公共用地用来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各组团前方再分布一些组团状绿地。这种规划模式符合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和交通分流组织方式为基本出发点的邻里单位社区理论,但这种机械化的规划模式很容易造成小区在规划上过分强调各项设施的功能分区,在布局上各成体系,很难做到土地的混合使用以及区内设施使用功能的复合交叉。
这种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在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这种模式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抽取了组织结构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在需要大量住房时这一作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然而,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生活在居住小区的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人们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之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四、通过改变居住小区的组织结构,满足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功能要求
目前我国的居住小区机械的组织结构所造成的各种功能彼此的不交叉,与传统街区同一空间中多种功能并置所形成的浓郁的生活气氛相比差别是明显的。在住宅商品化过程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的过滤作用出现明显的分化。不同阶层在居住区位上的选择差异使得社会不同阶层的居住空间更加隔离,这样在激化社会阶层的对立、引起社会矛盾以及对儿童成长等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学后果是令人担心的。
因此,我们提倡缩小小区的建设规模。在同一个城市干道划分出的地块中,同时包容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并尽可能在地块中插入其他职能空间,调整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另外,通过在同一地块内并置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小区,尝试通过规划模式的变化来改善居住分异所造成的社会隔离。具体操作方式是将居住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从居住小区中分离抽取出来,放置在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间的交界线形成的道路上,将这种道路建设成步行街或符合人体尺度的人车混流的小路,改变其单纯的交通功能,使复合交通、生产设施、商业设施等多重功能同时发挥出来,在道路上形成交往、购物、休息、饮食、观赏、儿童游戏等多种活动。这样促使公共服务设施从目前小区模式中对外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对外包容的外向型。各个社会阶层通过共用某些城市服务设施,如小学、商店、酒吧、运动设施、绿地等等,建立更多交往的机会,降低居住分异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这样还可能形成密集人流的聚集,以此改善居住空间的生活气氛。
著名建筑专家窦以德教授提出,无论是出于人本思想,还是城市与居住区的和谐发展,都不应该背离城市,在城市中创建孤岛式的“人间天堂”,应重视城市这个大的载体,强化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使二者能够在功能上进行互补,加强城市各阶层居民之间的交往,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小区与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方式需要质的飞跃时,借鉴社区理论从根本上改变居住空间规划的小区模式,使之从物质决定论向以人为本回归,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书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朱家瑾,黄光宇,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吴晓,阳建强,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用初探[J],城市规划,2008,(7)。
5、李兴钢,小区规划的结构设计方法探讨[J],建筑师,2003,(11)。
6、李铌,周均清,新城市主义及其关键性社区设计理念[J],中外建筑,2001,(5)。
《关于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关于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