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车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9-06浏览:33次
摘要:停车行为调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城市停车场选址规划和总体评价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停车行为的调查得到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经计算、分析了解得到停车场实际利用情况、城市停车设施供应情况和停车行为及停车意识,为商业区停车需求预测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基础和理论。
关键词:停车调查,停车行为,停车特性
1.概述
对城市商业区停车场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发展、满足停车者停放车辆的需要,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满意的停车环境。不同停车者对停车场的服务水平要求不一样,因此,停车行为调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城市停车场选址规划和总体评价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1.1研究的目的
调查和研究停车特性的目的在于:
⑴了解通常情况下,商业区驾车者的个人属性及对现状停车场的使用情况等因素。
⑵分析不同类型停车场的停放特性,包括停放时间分布、停车周转率等指标,明确各种停车设施的停放规律。
⑶对商业区机动车车辆停放特性进行初步分析。
1.2停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城市商业区规模的扩大,停车时间的延长,停车费用的空间差异、时间差异和停车设施类型、停车后步行距离出行目的的不同对停车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⑴停车后步行距离
停车后的步行距离是停车者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停车者步行距离有一定的容忍度。停车者的步行距离因其出行目的和停车时间长短而异,工作出行步行距离最长,停车时间越长,停车者愿意付出的步行距离越长。对国外停车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停车者有时愿意将车停放在距离出行目的地较远但停车费用较便宜的停车场。
⑵停车费率
在某些条件下,停车费率是影响停车行为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停车者对于停车费率的敏感程度亦有所不同。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停车费用越高,该停车场的利用率越低。
⑶停车场使用方便程度
停车场使用方便程度由抵达停车场的难易程度(道路的拥挤状况),到达停车场后的入库等待时间(是否能够即使入库)以及入库后存取车的方便程度等因素构成。停车者希望选择等待时间较少、存取车方便的停车场,上述因素对停车者的停车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⑷取缔违法停车执法力度
在停车者决定路上违章停车或者选择停车场停车时,取缔违章停车的执法力度是停车者考虑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⑸其他与停车行为相关的因素
除上述影响停车行为的因素政策之外,还有许多诸如停车者特性,包括停车者的职业、收入等;停车场特性包括停车场的大小、结构、停车方式(自行、机械等)是否安全等;车辆特性,即私人车辆还是公务车辆等。
2.停车行为调查
2.1停车调查概述
停车调查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它包括很多方面,如:
⑴基础资料调查
停车基础资料调查是关于现有路边和路外停车场地(包括街巷和建筑物之间的场地)的位置、容量和其他有关的全部资料,主要有:停车场位置和类型,对路外停车场还应收集有关进出口和通道方面的数据。
⑵常规调查项目
作为一般停车特性和停车场利用情况调查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车辆停放地点、时间分布:停车持续时间;停车周转率;停车方式;停车目的和出行起讫点;停车车位数及泊位利用率;交通管理及收费情况。
⑶专项调查项目
停车场的整顿或改建前,调查项目是:停车需求量、车位利用情况、车辆种类与停车密度、停放方式,平均停车时间、步行距离,停车场附近道路交通与环境条件、投资兴建的可行性等。在交通管理与停车车位方面,密切相关的项目是按时间停车数和平均停车时间等。
从以上内容可知停车行为调查项目不仅包括常规调查项目还包括专项调查
项目,因为调查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在这里只是对一些与商业区停车行为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的调查做了介绍。
2.2调查的主要内容
⑴停车设施容量C
规定的停车区域或停车场停放范围内的最大停车泊位数量。通常用车位数量表示。
⑵平均停车时间(min)
=(2.1)
式中—第i辆车停车时间(min);
—第i辆车停车时间(min);
S—实际停车数。
平均停车时间表征了不同停车场停车者的停车时间,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与停车场的性质、位置、主要停车目的等因素密切相关,选择这一指标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到不同性质停车场的停车时间特征。
⑶累计观测停车数S(辆)[9]
累计观测停车数是指各调查时段观测到的停车数量的总和。累计观测停车数不考虑一辆车是否被多次观测,只是简单地将每次观测到的车辆数相加。而实际车辆数则考虑上次是否被观测记录过,如果上次被观测记录过,则不再被记录。
⑷泊位周转率
泊位周转率表示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停车泊位被重复使用的次数,它反映停车设施的使用程度。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泊位周转率越低;路边停车泊位率高于路外;收费停车泊位周转率高于专用泊位。
(2.2)
式中S—累计停车数
C—停车场容量
⑸停车场利用率
停车场利用率是指调查期间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即停车场被使用的容量占总容量的比例。计算如下:
=(2.3)
式中—第i辆车停车时间(min);
T—调查时间长度(min);
C—停车场容量。
⑹停车集中指数
停车集中指数(也称停车指数)指某一时刻实际停放量与停车设施容量之比,它反映了停车场在某一时刻的拥挤程度,可分为高峰小时停车集中指数和平均停车集中指数两种。高峰小时停车集中指数计算如下:
(2.4)
式中S—调查期间累计观测停车数;
C—停车场容量。
⑺车辆停放目的:指车主在车辆出行中停放车后的活动目的,如上班、购物、娱乐等。
⑻停放时间:车辆在停放设施上实际停放时间,它是衡量停车场周转率的基本指标。
⑼步行距离:指车辆停放后到出行目的地的实际步行距离。步行距离可反映停放设施布局的合理程度,对于停车者来说,能承受的步行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
⑽选择停车场考虑的首要因素:选择停车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停车后步行距离、停车场收费标准、停车安全性及违章罚款严格程度等。
⑾对目前停车现状的满意程度。
2.3调查方法
⑴询问调查
采用发调查表和直接与车主对话方式即RP(RevealedPreferenceSurvey)调查和SP(StatedPreferenceSurvey)调查,较详细的调查以下内容:停放车辆目的、从停放车辆地点至出行目的地的距离、出发地点、目的地、在该地停放车辆频率、对停车收费与管理的意见等等。RP(RevealedPreferenceSurvey)调查要积极的宣传,以得到公众最大限度的合作,回收率一般均较低,仅30%~50%。SP(StatedPreferenceSurvey)调查可以在路边或停车场(库)内进行,或在出入口;访问内容应该简洁、准确,访问项目应该控制在1~3min之内完成为宜。为了解驾车者行为特征以及出行前和出行途中的反应特征,使调查获得预期的效果,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将二者结合,发挥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完善调查内容,减少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在此综合采用RP和SP两种方法,进行询问调查。
⑵现场观测调查
现场调查主要针对了解城市不同类型停车设施的车辆停放特性,包括停放时间分布、停车周转率、泊位利用率等指标。在一定时段内在选定的停车场现场分车型记录车辆数目变化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停车场电子管理系统在出入口现场观测抄录离开停车场的车辆到达时刻和车辆离去时刻来完成调查。
3.结语
本文介绍了城市商业区停车调查,包括调查目的、内容、方法。结合商业区土地利用特点和特殊的区位,还对商业区的停车行为进行了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关宏志.中心商业区停车设施开发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城市规划.2000.24(12):55-57
[2]吴涛,晏克非.停车行为研究[A]上海国际城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刘洪启,李辉,史建港,李美玲;小城市停车调查以及停车特性分析——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J];交通标准化;2005年05期
《商业区停车调查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商业区停车调查研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