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16浏览:41次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道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使用功能上,而且在观赏功能、舒适功能、便捷功能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安全、实用,同时还要满足舒适、美观、便捷等要求。更多地考虑城市道路人性化的设计,从而实现城市道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规划方案
1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道路运输尽可能经济
道路经济性体现在道路工程综合费用的经济性及道路交通运输费用的节省等方面,就是以最少的工程建设、维护费用,获取最大的服务效果与交通运编成本的节省。因此,在实践中应综合考虑道路,沿线建筑,公用设施等的布置,根据交通性质,流向,流量的特点,结合地形现状合理布置线路及其断面,尽可能使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的交通干道线比较便捷,以减少干扰和行车中途停顿。
1.2 交通顺畅安全与迅速
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是道路极其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车速的高低反映道路与交通组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根据城市规模,道路性质,道路等级、计算行车速度,对保证交通安全,顺畅有着重要意义。各类车辆能够连续不断分流行驶是道路行车速度、通行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因此,合理确定道路性质,适当放大交叉口间距,妥善组织平面交叉交通,布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速差较大的快、慢车分流,人流与车流分隔,以实现、车辆,行人各从其类,各行其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达到交通顺畅,安全的目的。
1.3 重视环境保护
城市是人们集中进行生产和居住、生活的地方,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大量机动车辆在道路上快速行驶,必然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干扰,尤其是汽车在行驶中排放的废气与噪音,在城市中成为一个流动的污染源。规划设计道路时,必须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注意结合道路性质,自然地形,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加强绿化,并妥善确定城市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国外近十余年来注意在高速,快速道路两侧设置宽达10~20 m 的防护带,如坡形隔音壁等。我国今后的新城建设,如条件许可,是可以借鉴的。
2、城市道路设计
2.1 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讯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则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则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经此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其使用功能。作为城市道路设计师和建造师,首先要保证人行道平整度及密实度,同时尽可能采用防滑砖铺砌。人行道与单位门口上车坡道的关系设计时,可以把单位门口上车坡道与两侧人行道采用坡道进行连接,用不同材料区分,提示路人注意。此外,由于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处于同一平面上,可把自行车道设计为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灰白色晶石彩砖。车行道与人行道高差较大时,一般高差在0.8~1.5m之间。一方面要考虑单位车辆进出,另一方面要尽量保留人行道上的既有树木及电杆。可将车行道和人行道设计为两个纵坡,继续保留两者之间的高差。
2.3 公交站点的设立
当前公交车在十字路口的站点,为了不妨碍十字路口的交通,一般都设在离路口比较远的地方。所以,乘客需要在水平方向上转乘时,就需要跑很远的路,并且大都还需要穿过十字路口。而直流通行的道路设计,因为各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都互不妨碍,所以,十字路口的公交车站点可以设在机动车道内侧,通过架在交叉口处的人行天桥,将各个方向的人流相连。这样需要垂直方向转乘的乘客可以通过此人行道上到或下到另一个方向的路上。同时也可以通过转盘式人行道下到任意一个生活区。很明显,垂直方向的公交车的站点,相隔的基本上是上下道路高度差的距离,方便了乘客的转乘。
2.4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借助道路交通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采取“交通分离,交通流控制与调节、均衡布局,按交通流性质进行疏导”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区交通组织、单向道路交通、禁止停车路段、限速路段的设置,改善行人通道,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设置行人无障碍通道,设置中心安全岛或错位过街横道线,适当提前路口人行过街横道线等,使道路交通设计更趋人性化。
2.5 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交通组织设计也是总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有利于道路设计满足交通功能的需求,内容包括人行过街间距、调头间距、公交车站间距、道路开口间距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人行横道的间距宜为250-300m。城市中的人流量大,道路的建设阻断了两旁的人行通行,适当的人行道间距有利于行车且保证行人安全。主干路上开口间距宜≧300m。城市道路两侧机动车交通需求大,要正确引导,不可盲目地开口,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事故。
2.6 道路与休闲广场一体化
在城市用地高度紧张的今天,市民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城市的绿地、景观太少,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压抑感。可在一些非人群聚散地区或靠近市民生活区的人行道上,在满足宽度的条件下,设置小型甚至是微型的休闲广场。
2.7 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的扩建或改建情况随时都出现在我们身边,然而很多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缘石坡道及一些提示盲道的设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范规定在城市市区道路、城市广场、卫星城道路广场、经济开发区道路及旅游景点道路的设有路缘石人行道及各种路口应设计缘石坡道,公交上候车站地段应设计提示盲道等。例如可在道路的人行道上设有缘石坡道,十字路口或重要路口设有音控人行横道提示灯,在公交车上的装置使得残疾人、老年人的轮椅电动车上下自如。在停车场最方便的地方为残疾人设置车位等等。这都是设计工程师应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2.8 道路环境设计
设计与绿化协调在现代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过多的人工构筑物和单调雷同的道路设计,往往使得城市道路景观枯燥而缺乏亲和力,特别是车辆拥挤的主干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区域,噪音、废气等环境污染更加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居生态的平衡。其中部分原因是有些建设项目人们往往只看重道路的交通功能,而忽视了它作为大地景观的有机构成之一的属性。
道路环境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还须适应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环境设计可就空间组合,景观风貌,建筑特色,道路宽度甚至断面布局等进行综合设计,通过对道路路面结构、主体色彩、绿化、小品等设计,使道路与建筑物间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的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从而达到提升整体环境水平的目的。
除此之外,绿化不仅是美化道路的重要手段,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之一。应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来吸收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防减噪声,调节气候,遮阳,降温,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行道树木的栽植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还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因此,现在我们往往以大量植树、栽花、种草为手段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建设的成败,乃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道路工程设计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要有前瞻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城市道路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抛砖引玉,汲取经验,找出不足,为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服务。
《浅析道路设计的几点基本要求》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道路设计的几点基本要求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