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14浏览:21次
摘要:发展先进设计理论,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 轻质、 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 适用 、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常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和构造的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 持续的发展 。房屋建筑逐渐由单层、 多层向高层发展,房屋结构形式也由简单的砖混结构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设计理论,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 轻质、 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 适用 、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1、地基与基础方面
(1)对于独栋或单体数量较少的住宅,建设单位能委托地质勘察单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能为工程设计提供较为详细的勘察技术资料,而成片的多层房屋建筑往往因为地勘费用的问题,地勘单位的探点不能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布置,多栋建筑单体参考一个探点,使得实际的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相差较大。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 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详细、 真实的地质勘察资料。
(2)软弱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级配砂石换填,仅仅简单提出换填深度和最终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技术上只是草草写上严格执行《地基处理规范》,而没有针对具体的建筑物画出详细的开挖边线,如轴线变化处,突出凹进墙体部分的开挖边线等,也没有明确砂石换填的应力扩散角具体数值 。因此很多工程在地基基础施工中,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地基处理。
(3)在基础设计中,对于混凝土独立基础 、筏板基础 、条形基础,节点设计、 构造设计中往往不明确应采用的具体技术参数,如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是采用抗震的还是非抗震的,造成具体实施阶段的扯皮现象
(4)在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设计中,往往梁柱混凝土的等级差别较大,那么在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怎么进行处理,在设计图中往往不作清楚地技术交底。梁柱节点本身就是个受力复杂的节点,而由于设计缺陷,造成此部位成为一个薄弱点。
2、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楼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上,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 、墙、柱等构件安全。 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1)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按单向板进行计算。 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配筋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 楼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 在民用建筑中,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楼板设计中,通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楼板的配筋计算。有些设计人员图省事,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该板块的总面积 。这样会造成非承重隔墙分布宽度内配筋量不足,而此板块其它部分配筋过大,这样隔墙处楼板会出现裂缝。
(3)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由此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 d (d 为短向钢筋的直径)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致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3、楼层平面刚度的问题
一些设计在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或结构布置、 缺乏必要措施时,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 结构设计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或者某些部位或构件安全储备过大等现象。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而不致于出现根本性的误差,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在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就避免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比如楼层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 块体之间成“ 缩颈” 连接、 凹槽缺口太深等。 其次,要从结构布置和配筋构造上给予保证,对于使用功能确实必需的,或者建筑效果十分优越的建筑设计, 如果其平面无法完全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那么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增设连系梁板、 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 、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 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形式等方法,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或者弥补由于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计算“ 误差”。
4、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固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彻底的拉结和约束作和,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 、抗弯部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被出现裂缝。 本文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 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方可在粱下布置构造柱。
5、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 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因一些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4时,计算简图中梁柱节点可简化为铰支)。 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 。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对梁的约束弯矩,加之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刚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在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这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柱子已开始带铰工作。 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 “强柱弱梁” 的设计原则。
6、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了纵向框架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各方面的地震和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 说是说,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有同等的重要性。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以于非抗震设计,而纵向地按普通的连续梁进行设计,梁柱的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 箍筋的配置无法不答合框架的构造要求。 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建筑结构设计关系到建筑质量安全的根本,因此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常见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严格遵照设计规范、标准进行,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以保证建筑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崔业华. 浅谈房屋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7,(10)
[2] 张树林. 房屋结构设计中设计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8)
[3] 李霞. 浅谈桥梁病害及其检查、养护的必要性[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02)
[4] 杨帆, 王蕾, 吴鸣.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浅析[J]. 河南建材, 2010,(03)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预制桩施工技术探讨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