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18浏览:54次
提要: 城市这个高度复杂的综合经济体,它的产生、演进及其度量标准其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这些观点做一概述和评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城市化,城市化率
一、城市及城市的功能特征
(一)城市的界定
城市是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为主要居民的人口集中区域,它既是人口稠密的聚集点,又是商品集散地,商贸、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诉求和渴望,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和改善的重要特征。早期城市有了城、市和镇的区分。“城”是一个具备军事和行政意味的概念,从早期历史出现的“封城建邦”的思想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城”在战略防御和宗族统治等方面的功能特点。如《吴越春秋》中就曾提出“筑城以卫军,造郭以卫民”的思想,由此可见古代社会以墙为界划分城乡的特点。“市”是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名词,它是人们为了方便商品交易而逐渐集聚而成的人口和商品密集区域,如汉代的许慎(58-147)在《说文》中就将“市”解释为“买卖之所”。“镇”在早期是一个与“市”有着明显区别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设镇原本具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如《魏书·韩均传》中曾提出“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城市这个高度复杂的综合经济体,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但是纵观这些解释,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的出现源于人类抵御外族入侵、防备安全的需要,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是人们为了方便交易活动、节约交易成本而毗邻而居,进而形成的人口聚集点和商品集散地,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是社会分工演化的结果。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第三种观点的支持者,他们在分析社会化大分工时多次提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附近,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需要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当地一个工厂很自然的已经不能保证一切希望工作的人都有工作时,工资就下降,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个地方来。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高速、协调发展,同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完善和合理性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城市发展现状与功能特征
现代的城市发展至今已与早期城市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所包含的内容较以前也更为丰富。各个学科的专家和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分别从地理、经济、政治、历史、规模和环境等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的概念作出全新的定义。如城市经济学家巴顿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城市定义为“在有限空间内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个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K. J. Button,1976),社会学家如帕克(Robert E. Park)将城市视为由传统和礼俗构架的、融合各种思想、情感的心理状态的复杂整体,地理学家如F. Ratzel将城市定义为指便于交通且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我国学者如李小建(1999)提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成德宁(2004)则认为“城市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并具有复杂的劳动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同乡村形成鲜明对照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
从这些对城市的概括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城市已经变成一个集生产、服务、集散、创新和协调等多方面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内部,城市各功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的、系统的整体;其次,城市内部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构成要素,每一个要素都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功能,各功能共同构成城市整体功能,而整体功能的发挥决定于各种功能之间的结构安排;另外,现代城市功能的体现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需要同其外围区域在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方面进行长期的、有效地沟通。由此可见,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即未来发展方向已经与以往简单扩张的发展方式完全不同了,它更加注重从知识、人力资本、信息、资金、物流等多方面整合、营运和分配资源,并通过构建良好的环境设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在就业、增长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提升。
二、城市化概念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一)城市化概念
Urbanization这个词是西班牙籍工程师A. Serda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次使用的。我国学者有的将这个词译为城市化,有的将其译为都市化,有的则称其为城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和城镇建制标准的结果。严格说来后一术语并非国际通用的概念,因此本文通用前第一种术语,并不对它们作明确区分。
在城市化这个概念产生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并未出现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这种解释上的差别或者是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或者是由于学科领域的差异而产生。经济学家定义城市化时通常是站在城市化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等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角度上,将城市化过程看作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人文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城乡变化与人文社会关系转变、地域变迁等方面的关系,人口环境学家在讨论城市化问题时则更注重观察城市人口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等方面的增减加变化情况。
概括的说来,学界对城市化概念大致有三种较常见的阐述方式。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或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如C.G. Clark就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第二种观点主张应当综合的看待城市化的过程,例如日本学者山田浩之就曾指出城市化应该包含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的演化过程;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过程是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的过程,例如L. Wirth就曾经提到城市化是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综合的”质变。按照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1999)的要求,城市化被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另外,我国学者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相应的给出了不同的城市化定义。如谢文蕙和邓卫(1996)将城市化定义为“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改变过程;成德宁(2004)将城市化描述为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进而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物质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本文认为城市化本身包含两层涵义,从动态的角度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先进的工业或多元化经济转变的过程、还是人类生产方式、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状态,它是各经济体、各产业之间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人口集聚的程度即城市化水平。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标准
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化率表示,其度量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性指标,另一种是复合性指标。其中,单一性指标是被普遍接受的、较为简便的城市化率计算办法,它由城市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这一指标算法简便、易于统计,能够较为清晰地描述人口流动状况。但是,单一性指标计算方法存在某些突出的缺点:其一、统计口径过于狭窄,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涉及到产业结构、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的要素变化,而单一性指标仅以人口数据作为统计口径,这种统计方法难以反映复杂的过程;其二、计算办法过于简化,当社会因不可抗力因素等原因产生某些特殊变化时,该指标可能难以作出正确反映,例如因地震、战争、灾害等原因出现使某些地区总人口发生变化程度高于城市人口变化率时,按照单一性指标体系可能还会出现城市化率上升等错误的计算结果;其三、单一性指标为研究与分析社会演化提供的信息量过少,例如该指标很难描述城市化率的变化是非城市人口的迁入原因还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等等。综上这些原因,在描述城市化现状和演进过程时,部分学者试图构建一种能够全面反映真实经济情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即复合性指标。虽然复合性指标能够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城市化水平及其进程,但是,分量指标的选取及其赋权问题在复合性指标构建过程中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复合性指标必然会因为构建者关注问题角度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复合性指标虽然有全面反映城市化水平的优势,但是缺乏令人普遍信服的指标体系成为其致命缺陷。下面介绍一些较为普遍使用的指标。
三、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的设置
在指标的选取和设定上,日本曾使用过名为“城市成长系数”和“城市民力度系数”等指标,前一指标体系选取了10个分量指标,包括人口总数、年地方财政支出、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商业从业人员数、工业品产量、批发行业年销售额、零售业年销售额、住宅开工面积、社会储蓄余额和电话普及率,其计算办法为首先计算各分量指标时期内变动数额的增减率,然后依全国平均增减率将上述分量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再将这10个标准化的分量指标做简单算术平均后即成;后一个指标的计算办法更为复杂、口径也更为宽泛,包括人口总数、人均年地方财政支出、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商业从业人员数、人均工业品产量、批发行业人均年销售额、零售业户均年销售额、住宅户均开工面积、户均社会储蓄余额和电话普及率、彩电普及率等18个分量指标,然后将这些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后加总而得“城市民力度系数”。
我国学者如潘德惠和郭亚军(1985)从城市生态、经济、居民生活、医疗卫生、文教、文化娱乐和交通这七个方面,设定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环境污染单位负荷、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气化率、人均居住面积、城市医疗指数、城市智力指数、文化娱乐指数、人均交通面积等十个评价指标对118个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排序得出沿海城市普遍强于内地城市、大城市好于中小城市的结论。裴青(1988)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两个层次选取了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密度、智力指数、人均居住面积、信息指数、医疗指数、气体燃料普及率、交通指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废水排放负荷、废弃排放负荷、大气尘降负荷等十二个指标,用德尔菲法对其赋值考察河北省各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计算排序后得出河北省城市综合能力居全国中等水平,省内平原城市优于山区城市等结果。为方便起见,后文对使用单一性指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计算的城市化水平统称城市化率,对采用复合性指标测算的城市化水平统称城市化综合指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鉴于城市发展是一个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演进过程,城市化综合指标的体系设置必须能够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因此本文认为,虽然城市化综合指标的体系构建因人而异、因研究的重点而异,但是在建立复合性指标时应至少遵循如下三个原则,即综合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其中综合性是指设定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和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的现实情况,尽量设计出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独立性是指选取的分量指标必须相互独立、以避免指标重叠现象;可操作性是指设置的分量指标数据应便于搜集、适合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7;
[2] 薛凤旋,蔡建明.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地理研究,1998;
[3]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薛凤旋,蔡建明.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地理研究,1998;
[5] 代合治,刘兆德.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的应用[J]. 城市问题,1998;
[6] 张耕田.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城市问题,1998。
《城市、城市化及其度量标准浅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城市化及其度量标准浅析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