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21浏览:36次
摘要: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它作为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作为高质量、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良好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广场设计应以人为本。
关键词:城市广场,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既继承了传统和历史,又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人的本质和文化审美已经成为设计研究的主要课题,其核心是人类精神开放空间的创造。因此,城市广场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归人性,重归自然,不仅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考虑,更要从广场的使用者和感受者的角度出发,营造出多种形式、多种规模和层次的满足人、取悦人的公共生活空间。
一、当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盲目求大,求高档。规模过大,不切实际追求材料档次,使广场缺乏亲切感。
(2)模仿成风。各地广场呈现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的模式:低头见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成了广场八股。
(3)整体优化协调不足,空间围合感不强。周围环境不能构成有机系统,使广场空间过于疏散,封闭性、围合性差。同时,与周围环境联系也不和谐。使人产生“广而无场”之感。
(4)广场设计缺少细部处理。具体表现在地面、小品设计以及辅助设施的研究不够细致深入,对它们与广场及周围建筑的关系,诸如色彩、形体关系也缺乏研究。
(5)忽视历史文化传统,脱离当地环境条件,特色不鲜明。
(6)对人本身关注不够。功能单一,不适合多种人群的需要。
二、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一)广场选址要聚人气、安全
首先,广场应该选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或周围建筑、场所有意义的地段,与居民出行线路接近、市民到达广场的距离较短、交通较方便的地段,最好与城市中重要的历史建筑或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通过环境的整体性来体现广场的主题和氛围。这样对市民的吸引力更大,会有更多的人流在广场上经过停留、游憩,使广场最大限度的得到人们的使用。特别是起支配和控制作用的建筑,其对广场主题的表达十分关键,往往决定了广场的性质。试想如果没有天空门城楼,天安门广场恐怕也就不存在了。其次,不能是单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的交通环岛式广场,也不能是由于规划构图的需要而画出的“边角料”地带,这样的广场大部分机动交通非常复杂,市民进入广场的安全性不高,于是变成了“可远观而不可进人”的广场,其实际的作用是远远发挥不出来的。
(二)广场空间划分
现在的广场一般都比较大,需要划分成不同的领域,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在划分过程中,要有一个集中的大空间,这个空间占据主导地位。小空间的划分要适当,不宜琐碎,并且与大空间之间要有联系。不管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广场空间应以“块状空间”为主,“线状空间”不适应活动的开展。空间划分可以结合广场地面的升降,铺地材料质感的变化,以及建筑小品的运用,但是要把握好度。关键是整体性,城市广场不像园林要求空间丰富多彩,广场是以活动和场所取胜的。
(三)环境依托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广场中用于进出和行走的时间只占20%左右,而用于各种逗留和活动的时间约占80%。人的逗留和活动行为总是选择那些有所依靠的地方,人们宁愿挤坐在台阶和水池壁上也不愿意坐在没有依靠的空地上。所以广场不能过于空荡,要有一定的依靠物,如柱子、廊架、台阶、林荫树、花地、栏杆等。现在许多广场以草坪为主,一马平川,很不合理。其次就是广场进出交通问题,过去的广场与街道是一个步行系统,而现在机动车道往往将行人与广场分开,行人进入广场十分不方便。所以广场设计一定要解决好进出问题、停车问题,可以采取立交方式,安全方便是前提,这一点千万不要忽视。
(四)绿化
城市广场中进行绿化,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从视觉上来说,绿化又可以带来休息和安静气氛;从色彩上来说,天空的蓝色和树木的绿色都是镇静色,可使人身心平静得到休息。人们在草坪上或坐或躺,在树荫下读书、交谈,尽情享受美丽景色。同时绿化还具有保护环境、软化空间、塑造景观、划分空间、表达文化等作用。绿化树种不宜选用有毒、针刺、飞絮、粘液、异味的植物,同时花、叶、枝、果、茎、根等观赏效果不好,季相变化不丰富的植物也慎用。植物配置时,常绿和落叶组合,乔灌草(地被)藤结合(草坪能让人进入),形成季相丰富、夏季遮荫、冬季挡风且光照充足的景观。同时,在冬季风力较大区域,设置由乔木和灌木构成的防风墙。
三、设计实例
(一)项目背景
北部湾广场位于北海市市中心,四周是繁华的商业街区,是城市文化、交通、经济的交汇点。始建于1985年12月,原广场面积为2公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广场显得极为拥挤和闭塞,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生活的需求,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改造。
(二)总体布局
改造和扩建后,广场的面积由原来的2公顷扩展到4公顷。扩建改造后的广场由“南珠魂”中心区、集会广场区、中轴线区、文化广场区、大草坪区等五个功能区组成,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翼”的整体格局。
以“南珠魂”雕塑为标志性建筑物的中心区占地面积7080m2,体量雄伟,外形简洁,体现了该市作为“南珠之乡”的文化特征。水池、灯光、喷泉、雕群和周围三个大花坛对高大宏伟的“南珠魂”雕塑构成衬托,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喷泉、灯光、碑体、雕群、花坛交相辉映,景象十分瑰丽宏伟,成为游人观赏城市风光的驻足点和广场的中心景观。
靠近四川路的广场部分草坪因频繁的人流活动遭受破坏,在设计中将广场这部分活动空间拓宽,建成具有小型聚会、休闲活动功能的聚会广场。设计主题建成具有开敞性和街道化特征的林荫广场,是街道人行空间的延伸。聚会广场从外围人行道至草坪边缘总宽度平均约为40m,铺设了硬质的大方格形花岗石,集会广场区的绿化以高大宽叶乔木盆架子为主要树种,这种树富有亚热带特色,树干光滑朴实,树形优美,呈叠层塔形,犹如一把遮天蔽日的大伞,形成整洁和谐的休闲活动环境。
靠近北部湾中路的文化广场区由林荫广场、露天表演广场和展览馆三部分构成。展览馆是利用原水厂蓄水池改造而成的顶面为球壳形的一座造型十分独特的建筑,占地约500m2,属无梁砖拱结构,既保留了历史建筑工艺,又可作为公共展览馆,丰富了广场的文化内容。
该广场在保留原有特色植物和景色的基础上,在广场中央形成以两大片草坪为主、林地为辅的开敞绿地,并以大弧度路径与各功能区连接。林地中种植富有滨海特色的椰树、槟榔、糖棕等特色观赏树种。自然林地与林荫广场构成了广场外围的绿色屏障,强化了空间的围合感。广场内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小品。
该广场经过改造扩建后,五大功能区既可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翼”的整体空间格局,建立了完善的、整体的现代化城市广场功能体系,成为该市游览、观赏、休憩、集会、举办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被誉为该市的“客厅”。(北部湾广场现状图见下图)
结束语
城市广场可充分发挥其多功能性空间优势。成为城市居民集文化活动、政治交流、交通集散,城市广场体系建设于一身的重要城市空间规划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实践中我们只有以人为本、凸显特色、兼顾效益平衡,才能真正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更加突出主题,展现富含文化与艺术气息的精品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勇.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主营造绿色广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广场景观规划设计【J】.农技服务,2011(4).
【2】崔志华,谈开龙,张川.以人为本,回归自然——马鞍山市花雨广场的改造设计【J】.林业科技开发,2009(2).
【3】陈亮,魏书威,郑世伟.以人为本的滨水城市广场设计【J】.福建建筑,2009(10).
《浅析以人为本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作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以人为本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作用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