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小湾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小湾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02浏览:68次

  小湾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安全措施

  摘 要:小湾水电站边坡工程地段山高谷深,地势陡竣,呈现典型的沟梁相间的地貌格局,两岸边坡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坝前冲沟分布有规模巨大的第四系崩塌堆积覆盖物,枢纽区岩质边坡风化、卸荷等地质物理现象发育,地应力中等偏高,天然地下水普遍埋深较浅;因建筑物布置需要而引起的边坡开挖工程量巨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形势严峻,合理的安全措施,是确保安全是保证施工进度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小湾水电站,高边坡,开挖支护,安全措施

  1. 小湾工程边坡基本地质条件

  小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南涧县与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八个梯级中的第二级,为澜沧江梯级开发的关健性工程。小湾水电站工程属大(1)型一等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拦沙及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

  小湾电站坝址区澜沧江深切,河谷呈基本对称的“V”型,枯水期河水面高程约988米。河床与两岸最邻近的山峰高差达1千余米,两岸山势雄浑,谷坡高陡。在高程1600米以下两岸岸坡坡度一般为30°~50°,平均坡度为40°,1600米高程以上,地形渐缓。两岸冲沟发育,呈现沟梁相间的地貌形态。冲沟底部一般有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其中左岸饮水沟至②号山梁山脊之间的山坡上分布有饮水沟堆积体,分布高程1130m~1600m,厚度一般为30m~37m,最大为60.63m,平均35m。右岸大椿树沟内1170m~1770m高程分布有大椿树沟堆积体,厚度一般为20m~30m,最厚达50.70m。此外,右岸高程1130m以下的大部分山坡地段分布有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为5m~31m。

  坝址地段分布岩层为时代不明的中深变质岩系(m)和第四系(Q).基岩岩性主要为黑云花岗片麻岩和角内斜长片麻岩。枢纽区岩层呈单斜构造横河向分布,陡倾上游,片麻理及片理总体产状为N75°~85°W,NEL75°~90°。由于枢纽区经受多期构造活动,破裂结构面较发育。已查明枢纽区无Ⅰ级断层分布,Ⅱ级断层仅有一条F7,对边坡稳定有影响的Ⅲ级断层有F3、F5、F10、F11、F19、F20、F22、F23 F30等10条。其它为ⅠⅤ、Ⅴ级结构面。

  F7在坝前右岸大椿树沟至右岸饮水沟一线通过。横穿右岸缆机平台,与坝踵之间最近距离50m,总体产状为EW、NL74°~90°,破碎带总宽18.6m~37m,其中主裂带宽度一般为0.8m~2.5m,主要由灰白色断层泥和泥化磨棱岩组成。断层对两岸缆机边坡和电站进水口边坡的稳定条件均有影响。

  Ⅲ级断层以陡倾角为主,其走向主要为NWW向。

  坝址地段岩体风化以表层均匀风化为主。坝区两岸强风化岩层底界埋深(铅直)一般为10m~20m,局部可达39m,弱风化岩体底界埋深一般为30m~55m,局部可达70m~88m。

  坝址地段河谷深切,岸坡陡峻,两岸山坡岩体卸荷作用强烈,卸荷裂隙发育。在山脊部位强卸荷深度一般10m~30m,卸荷深度一般40m~90m,冲沟部位强卸荷深度一般3m~20m,卸荷深度一般15m~55m。卸荷裂隙按产状分为两组,一组是陡倾角的卸荷拉张裂隙,另一组是顺坡倾斜的中缓倾角剪切裂隙。其中剪切裂隙倾角一般在30°~45°之间,剪切带大多分布在强风化带及弱风化带上段岩体中,裂隙多呈张开状,受切割的岩体多呈薄片状、薄板状或破碎状,其延伸长度在山坡表部的强风化带中一般超出15m,在弱风化上段岩体中最大延伸15m;拉张裂隙多沿陡倾角节理产生,在空间上常与中缓倾角剪切裂隙组合成阶梯状,在地表浅部拉张裂隙一般张开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光填岩块、岩屑和次生泥,在深部(弱微风化带中)一般张开几毫米至几厘米,仅有细粒次生泥充填,拉张裂隙沿走向延伸长度一般为10m~20m。

  坝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在堆积体部位存在上层滞水等,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基岩裂隙潜水铅直埋深一般为40m~70m,地下水力坡度约为30°~32°。

  2 工程特性及高边坡变形失稳机制

  小湾水电站边坡工程地段山高谷深,地势陡竣,呈现典型的沟梁相间的地貌格局,两岸边坡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坝前冲沟分布有规模巨大的第四系崩塌堆积覆盖物,枢纽区岩质边坡风化、卸荷等地质物理现象发育,地应力中等偏高,天然地下水普遍埋深较浅;因建筑物布置需要而引起的边坡开挖工程量巨大,两岸河水面以上主体建筑物边坡开挖与清理的土石方约2000万方,自拱坝基础最低高程953m至边坡顶部开口线间的最大坡高:左岸为692m,右岸为577m。其中右岸坝前边坡集高低缆机基础、电站进水口、拱坝、水垫塘四大建筑物开挖边坡于一体,采取了“弱开挖、强支护”的设计原则,岩质边坡设计坡比在直立坡--1:0.75之间,覆盖层堆积体边坡设计坡在1:0.5--1:1之间,工程边坡普遍偏陡,施工期边坡稳定问题较为突出。根据地质特性掌握边坡变形失稳的机制,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对于确保施工期边坡稳定,安全快速地进行高边坡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小湾工程开挖边坡的稳定条件主要受第四系覆盖层和强风化、强卸荷岩体及近SN向的顺坡中缓倾角结构面控制,边坡主要的变形破坏型式见表1。

  ⑴均质边坡

  均质边坡主要指断层破碎带,第四系覆盖层以及全风化岩体或碎裂岩体构成的边坡,其岩体属散体--碎裂结构,边坡稳定主要取决于其组成物质的强度,不受结构面组合及强度控制。根据组成物质的差异,其破坏面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①似平面滑动破坏:如堆积体边坡,由于堆积体与下伏基岩面间接触带物质以砾石、粉砾和砂砾为主,强度指标最低,故堆积体整体失稳可能是沿接触带而产生滑移破坏,潜在破坏面为似平面。

  ②圆弧面滑动破坏:当组成边坡的物质均一时,其破坏面就可能沿岩土体内部的最大剪应力迹线产生,这种破坏面通常是圆弧型或似圆弧型的,在覆盖层中较为普遍。

  ⑵岩质边坡

  岩质边坡是指强、弱、微风化--新鲜岩体构成的边坡,岩体结构类型主要为镶嵌结构--整体结构,边坡稳定程度主要由结构面及其强度指标控制。小湾岩质边坡的主要变形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平面型塌滑:当某一结构面的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该结构面顺坡倾斜且倾角小于边坡坡角,并在边坡坡面出露,就可能以该结构面为底滑面产生平面型塌滑变形破坏。此类破坏主要发生在中缓倾角结构面发育且边坡走向与其走向平行、开挖较陡的边坡中,尤其在强风化,强卸荷岩体中,潜在滑移面的性状较差,更易发生这种变形破坏。

  ②扩展式平面型塌滑:边坡失稳的结构面组合形式是:近SN向陡倾角结构面作为后缘拉裂面,近EW向陡倾角结构面作为侧向切割面,顺坡向中缓倾角节理裂隙或剪切带为底滑面,边坡变形失稳首先是沿底滑面产生滑移型崩塌破坏,然后向四周扩展,并向上部发展,最后发展为扩展式的平面型塌滑破坏。

  ③崩塌破坏:枢纽区近SN向陡倾角结构面(断层、挤压面、节理裂隙)发育且延伸较长的地段,岩体常被切割呈层状,在这些地段开挖近SN向或近EW向高陡边坡时,较易发生倾倒型和滑移型崩塌破坏。

  ④楔形体滑动破坏:楔形体是由两个相交软弱面与开挖临空面组成的,如果两结构面间的交线倾向坡外,交线倾角接近或大于综合摩擦角时,楔形体就会沿交线倾向方向产生滑动破坏。交线倾角很陡时,也可能表现为坠落式破坏。

  3 小湾工程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

  小湾工程右岸高边坡按建筑物功能可分为:高低缆机基础边坡,高程范围自EL.1266 M-EL.1530M,边坡高度264M;进水口边坡,高程范围自EL.1139M-EL.1340M,边坡高度201M;双曲拱坝右坝肩边坡,高程范围自EL.1000M-EL.1530M,边坡高度530M;右岸水垫塘边坡 ,高程范围自EL.1000M-EL.1245M,边坡高度245M.按边坡的地质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堆积体边坡和岩石边坡,其中进水口边坡、坝肩边坡、水垫塘边坡及高低缆机基础上下游边坡均为岩石边坡,高低缆机基础后边坡为第四系堆积体边坡。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土石方明挖、预应力锚索、普通砂浆锚杆、锚筋桩、预应力锚杆、网喷等。该工程项目于2002年3月18日开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施工 ,工程进展较为顺利,截止2004年8月,右坝肩边坡已开挖支护至EL.1070M高程,水垫塘边坡已开挖支护至EL.1080M高程,进水口边坡已开挖支护至EL.1170M高程;高低缆机基础边坡开挖支护早于2003年8月施工完成.与合同工期相比,小湾工程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项目工期提前约半年.

  堆积体边坡开挖,根据开挖层水平厚度的不同,分为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一般开挖层厚度大于5米时,用反铲开挖,人工用铁锹、洋镐修坡,遇1米以上大孤石用手风钻小药量解爆;开挖层厚度小于5米时,人工开挖。如缆机基础后边坡为堆积体边坡,EL.1480M以上较薄部位采用了人工开挖,EL.1480M以下采用反铲开挖。不论是人工还是机械开挖,对于半露在预留坡面上的大孤石,如生根牢固,应予以保留,且外露部分不予爆除,以防扰动堆积体边坡。

  岩石边坡开挖,除局部开挖层较薄、大型设备难以到达的边坡部位采用手风钻光面爆破外,其余均采用了深孔梯段爆破,梯段高度与上下相邻两马道之间高度相同,岩质边坡、各建筑物基础、马道等所有轮廓线上的垂直、斜坡和水平面均采用预裂爆破。水垫塘边坡EL.1150M中线路以上、右坝肩及缆机基础下游边坡EL.1425M以上,相邻两马道间高度为20米,采用一次预裂,两次深孔爆破完成该层钻爆,即预裂孔从上一马道至下一马道一次钻爆到位,爆破孔按10米一层分两次钻爆,以减小爆破震动规模。其它部位岩石边坡上下相邻两马道之间高度为15米,采用一次预裂,一次深孔爆破完成该层开挖,即预裂孔与爆破孔开孔与终孔高程相同。

  每层马道上预留2米保护层,用液压钻打水平预裂孔和爆破孔爆除。

  4 高边坡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保证边坡稳定以及施工安全的措施

  在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受必需的施工周期以及爆破安全距离的限制,边坡开挖与边坡支护之间总是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在同一个区域内完成一层马道的开挖约需15~20天,而完成一层马道的支护往往在30~40天以上,致使开挖面往往超前于支护工作面两层马道以上,开挖边坡的大面积裸露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边坡安全问题。同时在开挖区开口线以外的原始山坡上分布有大大小小、数量众多的坡面危岩,这些危岩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极可能失稳下坠,给下部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小湾工地曾多次发生过这种安全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如何确保施工期边坡稳定,保证施工设备、人员安全是施工管理者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在小湾工程右岸高边坡施工中,有以下几点经验:

  ⑴要重视对开口线以外原始边坡坡面危岩的处理。右岸开工之初,即对这些坡面危岩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查,人工能清理的全部清除,人工清理不动的采用浆砌石顶托、钢丝绳拴绑、锚杆锚固等措施予以加固,基本解决了下部施工的后顾之忧。

  ⑵要重视对边坡开口线上下一定范围的锁口和锚固。边坡开口线上往往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全风化坡积层或者强风化、强卸荷岩体,开挖扰动后极易变形失稳。对此,要在开口线打开以前,先对开口线以外10m范围用长锚杆(Ф32,L=12m,间排距2m×2.5m)进行锁口锚固;开口线打开以后,要求按5m层高挖一层锚一层(指按设计要求进行的锚杆和网喷),边挖边锚直至度过全风化坡积层或者强风化、强卸荷带以后再按正常层高施工。右岸开工之初,由于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没有重视上述问题,导致开口线上多次发生小规模塌方,如2002年5月14日、5月26日、6月13日在下游边坡B、C区交界部位,7月4日、7月11日在下游边坡C区,7月20日在下游边坡A、B区交界部位的开口线上发生了多次塌方,最大一次塌方量约200方,虽然未造成人员设备损失,但砸毁了部分脚手架,影响了生产。

  ⑶要重视对开挖边坡的巡视检查,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大多数的边坡失稳均有一个从开裂、扩展、掉块到崩塌的过程,其时间一般约1~3天,只要加密巡视检查的频次和范围,及时发现裂缝的产生并发出警报,及时撤离下部的施工设备和人员,就可避免造成损失。如上述几次塌方,均是在巡检时发现了裂缝,并对裂缝扩展情况进行了监测,及时撤离了施工设备和人员,才未造成大的损失。

  ⑷要重视对不利结构面的辨识和处理。不利结构面的存在是导致岩质边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两条相交的中缓倾角结构面切割而形成的楔形体滑块(见表1),以及倾向坡外的单一中缓倾角软弱结构面被切角以后形成的滑块(见表1),其崩塌往往是突然发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如2002年8月5日发生在高缆路0+200桩号外侧的楔形体崩塌,以及2003年9月6日发生在高缆基础边坡的滑块崩塌,均是突然发生的,所幸未造成人员及设备损失。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在梯段爆破后的出渣下卧过程中,及时把边坡面上存在的松动岩块清除干净,防止其下坠伤人,同时请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查勘,寻找和辨识边坡面上是否存在由不利结构面产生的各类滑块,对各类无法清理或者不宜清理的滑块,要采取对应的随机支护措施,通常用液压钻蹬渣造孔打随机锚杆(锚桩)支护以维持其临时稳定,随后再进行系统锚固。

  ⑸要协调好开挖与支护的关系。开挖进度要兼顾支护进度,支护要紧跟开挖,两者之间高差不能过大。小湾水电站边坡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要求规定:永久支护中的系统锚杆和挂网喷砼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不应大于10m;永久支护中的预应力锚索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不应大于40m。在右岸边坡实际施工中,基本做到了坡面清理、软弱结构面的随机支护(锚杆、锚桩、喷砼)紧跟开挖面,预应力锚索工程量小,需时较少,滞后开挖面1~2个台阶(15m~30m),系统锚杆和挂网喷砼工程量大,需时较多,滞后开挖面2~3个台阶(30m~45m),虽与技术要求有一定出入,但综合效果基本相同。保证了边坡在相应施工期未发生大的变形失稳事故。

  ⑹要层层设防,防止上部滚石坠物伤人。在右岸高边坡施工中,在开口线上以及每层马道边缘,均设置了钢拦网,钢拦网高1.5m,系用脚手架管及地面锚杆做为骨架,再用铁丝网封闭。起到了上下隔离的作用,可防止上部滚石坠物伤人,同时也可防止上部施工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效果非常好。

  ⑺要重视边坡安全监测成果对施工的指导作用。边坡安全监测采用巡视检查、表面变形监测、深部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索应力监测等手段,监视着开挖边坡的变形稳定状态,一有风吹草动,监测人员会发出边坡变形监测报告。此时要立即请设计、监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评估变形的性质、速度及后果,制定处理措施。不管何种措施,一旦确定,都要立即投入足够的资源,按照抢险的标准,尽快完成,以遏制变形的发展,避免失稳的发生。

  由于小湾电站的地势条件复杂,在开挖施工中采取多种形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了施工期的边坡安全,在今后的施工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小湾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小湾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开挖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22031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