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冶金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27浏览:32次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分项工程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由于建筑中所用钢材种类繁多,性能不同,而钢筋分项工程又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必须严格检查、监督和控制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钢筋工程,质量问题,对策
1.原料材质
1.1表面锈蚀
1.1.1现象
①浮锈。钢筋表面附有较均匀的细粉末,呈黄色或淡红色。
②陈锈。锈迹粉末较粗,用手捻略有微粒感,颜色转红,有的呈红褐色。
③老锈。锈迹明显,有麻坑,出现起层的片状分离现象。锈迹几乎遍及整个钢筋表面,颜色变暗,深褐色,严重的接近黑色。
1.1.2原因分析
钢筋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1.1.3预防措施
①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
②钢筋不得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砖或垫木垫起,使离地面 200mm 以上。
③库存期限不得太长。工地临时保管钢筋原料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苫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
1.1.4治理方法
①浮锈。浮锈处于铁锈形成的初期,在混凝土中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因此一般可不做处理。但是,有时为了防止锈迹污染或需要焊接操作时,可用麻袋布擦拭。
②陈锈。可用麻袋布或钢丝刷擦拭等手工方法,具备条件的工地也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如除锈机)。
③老锈。对于有起层锈片的钢筋,因先用小锤敲击,使锈片剥落干净,再用除锈机除锈。因麻坑、斑点以及锈皮去层会使钢筋截面损伤,所以在使用前应鉴定是否降级使用或另作其它处置。
1.2钢筋脆断或成型后弯折处有裂纹
1.2.1现象
钢筋加工时脆断;钢筋成型后弯折处外侧产生横向裂纹。
1.2.2原因分析
①钢筋原材料冷弯性能不良。
②成型现场温度过低。
1.2.3预防措施
①每批钢筋送交仓库时,要认真核对合格证件,应特别注意冷弯栏所写弯曲角度和弯心直径是不是符合钢筋技术标准的规定。
②寒冷地区成型场所应采取保温或取暖措施,维持环境温度达到 0℃以上。
1.2.4治理方法
①取样复查冷弯性能;取样分析化学成分,检查磷的含量是否超过规定值。
②检查裂缝是否由于原先已弯折或碰损而形成,如有这类痕迹,则属于局部外伤,可不必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检验。
1.3钢筋纵向裂缝
1.3.1现象
带肋钢筋沿“纵肋”发现纵向裂缝,或“螺距”部分(及“内径”部分)有连续的纵向裂缝。
1.3.2原因分析
轧制钢筋工艺缺陷所致。
1.3.3预防措施
①剪取钢筋实物送生产厂,提醒今后生产时注意加强检查,不合格的不得出厂。
②每批钢筋入库都要有专人观察检查,发现有纵向裂缝现象,联系供料单位处置或退货,避免有此缺陷的钢筋入库。
1.3.4治理方法
作为直筋(不加弯曲加工的钢筋)用于不重要构件,并且允许裂缝位于构件受力较小处;如裂缝较长(不可能使裂缝位于受力较小处),则该钢筋应报废。
1.4取用钢筋实际直径
1.4.1现象
钢筋实际直径(用卡尺测量多点)较进货单标明直径稍大,便按实际直径代换使用。
1.4.2原因分析
钢筋生产工艺落后(通常是非正规厂家),材质不均匀;个别生产厂家为了牟利,故意按正公差生产,以增加重量利用旧式压辊轧制,有的是英制直径(例如直径为 6mm的钢筋按英制 1/4in 生产,相当于法定计量单位为 6.35mm)。
1.4.3预防措施
要求供货单位正确书写进货单,按货单上的钢筋直径作为检验依据。
1.4.4治理方法
对于存在正公差直径的钢筋,只能按相应公称直径取用。当实际直径大小混淆不清时(例如实际直径 6.35mm,考虑公差后易被充当 6.5mm),应注意确认实物状况。
2.钢筋加工
2.1钢筋表面损伤
2.1.1现象
冷拔低碳钢丝经钢筋调直机调直后,表面有压痕或划道等损伤。
2.1.2原因分析
①调直机上下压辊集散间隙太小。
②调直模安装不合适。
2.1.3预防措施
①在一般情况下,钢丝穿过压辊之后,应使上下压辊间隙为 2~3mm。
②根据调直模的磨损程度及钢丝性质,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
2.1.4治理方法
取损伤较严重的区段为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如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则钢丝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允许用作架立筋或分布钢筋,而且在点焊网中应加强焊点质量检查。
2.2点焊网片扭曲
2.2.1现象
钢筋点焊网片(特别是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不平整或扭曲。
2.2.2原因分析
①钢筋调直状况不良。
②点焊操作台台面或模架不平。
③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焊接参数操作(例如电极压力、焊接通电时间各点不均匀等)。
④网片堆放和搬运时发生碰撞。
2.2.3预防措施
①预先检查钢筋平直状态,不直的用手锤矫直。
②随时注意操作台面或模架是否有过大变形,不平的要及时修理。
③焊接时尽量使已确认合适的各种参数一致。
④搬运堆放时要轻抬轻放。
2.2.4治理方法
该现象虽然主要发生在焊接过程中,但与钢筋加工工序关系密切,应在钢筋加工时加以处置;观察网片是否平整,将有问题的放在平台上测量扭曲程度,轻微扭曲的用锤子局部敲打平整,较严重的用压杆矫平。必须注意防止焊点受力脱落。
2.3冷拉钢筋伸长率低或强度不足
2.3.1现象
①取冷拉钢筋试件检验,所得伸长率指标小于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数值。
②取冷拉钢筋试件检验,所得屈服点以及抗拉强度指标小于技术标准所规定的数值。
2.3.2原因分析
①对于伸长率较小,可能是钢筋原材料含碳量过高,或表现在强度过高;控制冷拉率或控制应力过大。
②对于钢筋强度不足,可能是钢筋原材料性能不佳,控制冷拉率或控制应力过小。
2.3.3预防措施
预先检验钢筋原材料材质,有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控制应力和冷拉率。
2.3.4治理方法
伸长率和强度指标小于技术标准规定值的冷拉钢筋属于不合格品,必须降级使用或用于非受力部位。但是,冷拉钢筋作力学性能试验时,第一次如有指标不合格,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新作实验,如果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各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才认为该批钢筋不合格。
3.钢筋骨架制作安装差错
3.1现象
①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板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
②箍筋制作不规范,拐角处不是 90 度,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安装时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没有按设计要求错位安装梁与柱的加密区箍筋。一般漏扎柱、梁交接处的箍筋,影响结构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
3.2原因分析
①钢筋成形、切断的尺寸长短不一,成型钢筋尺寸误差等,常造成安装后的钢筋因尺寸误差而不合格。
②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或绑扎时有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③钢筋骨架在堆放、搬运和吊装过程中,与其他物体碰撞而发生歪斜、变形等。
④箍筋制作时下料不准确或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
⑤施工管理不当,施工中没有检查箍筋的接头位置,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对柱的上下端和梁的两端加密区加密箍筋;框架柱与梁交接处钢筋横竖较密,箍筋安装困难较大,有的甚至就不安装。
3.3预防措施
①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位置偏斜或骨架扭曲。
②堆放、搬运和吊装钢筋时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顺序运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碰撞。
③箍筋制作安装前必须绘制正确的配料图及安装图,向操作工、安装工交底。
④钢筋制作时要加强配料管理工作,确保钢筋成型各部分尺寸准确,箍筋内角都要成 90o。
3.4治理方法
①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
②核对配料单,对钢筋外形误差过大的必须按要求返工重新成型。
③钢筋验收时对照设计要求写出交底书,如有漏放、漏扎的箍筋,必须补足。
4.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4.1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施工单位在施工方案中应确定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方法应
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中的 4.1.1 的适用范围。各种焊接方法的操作要求及验收均依据 JGJ18-2003 的规定。
4.2已完成的焊接接头,分批抽样质量检查
以 200 个同类型的接头为一批,外观检查时,每批抽查 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 10 个。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以每批成品中切取 6 个试件,3 个做拉伸试验,3 个做弯曲试验。
4.3钢筋的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要求
①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②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 1 级、Ⅱ级、Ⅲ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Ⅳ级钢筋不得有烧伤。
③接头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 4o。
④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 1/10 的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 2mm。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黄建军.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J].百科论坛.
[3]邓雄.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科技风,2008,No.12.
《钢筋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钢筋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一篇:煤气化技术新科技发展运用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