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依据与途径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依据与途径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贸易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11浏览:36次

  关键词:内生比较优势,对外贸易结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核心期刊发表

  内容摘要: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是建立在外生比较理论的基础上,虽然外生比较理论一定时期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生比较理论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面对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应由外生比较优势理论转化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产业结构,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此转化过程中,必须重视技术因素,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顺应世界变化的潮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长期以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状态,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额超过3万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贸易顺差,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我国进口依存度及出口依存度都较高,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这将增加我国的就业压力,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核心期刊发表《国际贸易》杂志(月刊)创刊于1982年,系中国商务部(原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属下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刊物,是国内唯一的国内外经贸界很有影响的杂志。1983年10月,英文版《INTERTRADE》在香港创刊,其影响开始辐射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

  (一)研究背景

  1.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由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2008年为2.56万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三位,贸易顺差(我国2012年货物贸易额为38667.6亿美元,比美国少156.4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二位,连续多年成为贸易顺差大国)。当今我国在世界经济体中,具有强有力的发言权,但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应对我国产品价格低而充斥发达国家市场这一现象,分别推出了反倾销政策及贸易保护主义,这些政策必然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进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

  2.国内产业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协调。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我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较大,第三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不能有效满足消费需求。在国际经济形势下,只能通过出口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多变性,这种状态不利于我国经济安全,为此,这就要求必须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这具有急迫性。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随着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一国的经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为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只有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贸易结构转换,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稳定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为思想,引导我国贸易结构转换,能够进一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品,提高产品多样化及创新性,促进经济发展。

  3.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之所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占据国际市场,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此,生产成本低廉,使我国的产品迅速占据世界市场。但随着产业转移的进一步进行,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依靠国内劳动力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冲击。只有进行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行自主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差异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一)绝对优势理论

  托马斯•孟首先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思想为追求贸易顺差,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这种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重商主义息息相关。针对这一理论,亚当•斯密对该理论进行了严格的批判,认为社会财富是依靠一国的生产能力来衡量,贸易是一种互利行为,主张建立绝对优势比较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劳动分工,通过劳动分工,不同的国家生产不同的产品,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获得利益。

  (二)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受到学者的认同。李嘉图认为,绝对优势是贸易利益产生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一个国家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中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仍可以获得贸易收益。决定贸易收益情况如何,除了各国在劳动分工中形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外,要素的禀赋也是决定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赫克歇尔和俄林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各国的要素禀赋程度直接导致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要素禀赋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

  综上,这两种理论被学者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以两国之间天生的生产条件为贸易基础的。

  (三)新比较优势理论

  马歇尔于19世纪末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大规模生产与产业区的问题,大规模生产与产业区会导致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随后,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提出了D-S模型——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

  克鲁格曼进一步发展了D-S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分析中,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及产品差别纳入到贸易模型中,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往往发生在先天条件相同或者相同的发达国家之间。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效率低,导致交易成本增加,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往优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这便是新贸易理论,也就是新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特征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在静态状态下分析国际贸易的,因此,资源要素不能在国家之间进行自由流动,因此,本国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就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比较优势。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发达国家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我国目前的进出口结构符合该理论,我国目前进口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及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未考虑创新、技术进步等因素,使我国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获取极少的利润,不利于我国企业提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依据

  (一)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应该出口资源禀赋高的产品,进口自身稀缺的产品。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学者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应用于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为此,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将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等问题结合起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动态研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从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增加,这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也反映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基础,这也与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政府政策的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由以往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渐渐转变为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创新力也逐步提高,这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化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我国出口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提高我国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换奠定了基础。

  (三)国际环境的变化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是亚太经济体中的一员,对外贸易结构也与亚太地区的经济环境有关。近年来,美国及亚太地区的关系改善,美国与亚太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外贸易额度也逐步增加,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此外,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升级。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这要求我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换。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化的途径

  (一)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1.引导企业更新设备,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更新设备。

  2.创建自有品牌,获取附加值。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是代工企业,所获取的利润极低,大部分利润由品牌厂商获取。为此,要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产品的层次及技术含量。创建自有品牌,自主创新,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我国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政策为高度保护政策,在这一政策的保护下,我国资本技术型产业并没有获得有效发展,反而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化,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适时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鼓励其发展。

  吸收国外企业的技术,并加快企业重组。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不具有差异性。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其依靠资本及技术要素,进行产业发展,为此规模经济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有重要影响,只有当该产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获得收益,而规模小的企业只能亏损或被市场淘汰。为此,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企业也进入我国国内市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国企业应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及理念,加快产业重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差异性的产业结构,强化竞争力,培养竞争优势。

  (三)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的战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科技兴贸”战略旨在利用科技创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培养竞争力。一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创造物美价廉的产品。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只有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才能使企业市场份额提高。另一方面,利用先进技术,使传统企业更新换代,使产品升级。利用先进的技术及自主创新,能够使传统企业得以改造,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产品升级。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依据与途径》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的依据与途径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25557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