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强化训练临床医学思维医学期刊投稿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13浏览:16次

  【关键词】 临床教学,医学生,实习前,临床思维,强化训练

  【摘要】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有了一种纵向的认识。其在进入临床实习后,需要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纵向与横向交叉,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临床思维能力。如何快速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必要探索一种实用性强的思维程序。2006年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支持的病案讨论方式,对我院临床医学系2002级80名医学生进行了实习前的“临床思维基础流程路线”强化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多媒体案例讨论的特点与方法

  1.1 多媒体案例讨论是通过基本病例素材、体查结果、病案图片以及电影综合运用的临床病例讨论方法。它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患者的原始资料,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前期的专业理论学习是系统的,其知识为纵向联系,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所接触的病人是一个包含人体所有系统的个体,它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症状,例如:“发热、头痛、咳嗽、恶心”等,这些症状可以同时涉及人体几个系统,甚至有几十种疾病都会产生类似的症状。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复杂的症状群中,利用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思维方法,最后确诊为某一种疾病,使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多媒体案例讨论就是指导学生从案例的症状入手,对所收集的病史资料、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病例的特点。通过多媒体,以揭迷的形式向学生们逐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横向、纵向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使学生们从病案中找到病情发展的规律性特点,确定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教师为学生们展示临床思维流程规律,让学生们在病案讨论中通过对比更容易找出自己在诊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们脑海里对临床思维基本流程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将来的工作中避免误诊、漏诊,减少弯路。

  1.2 方法

  首先,在教学前选择有代表性、有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疑难的示教病案,作为临床强化训练中的讨论病案。以多媒体的形式将病案的病史资料、体查结果、简单实验室检查结果,逐层向学生们展示。教师将所要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预先进行整理,同时准备病案的相关图片,为教学之用。

  其次,在训练开始,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案例背景,并以案例背景为基础,引导学生们针对案例的内容,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该案例的临床特点及实验检查结果的特点。教师对学生们的总结予以补充肯定后,公布答案,并提出第一层临床讨论题:“假如你是一名医生,急诊收治该病人。结合现有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你首先考虑哪些疾病?其次还要考虑哪些疾病?为什么?还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明确和鉴别该疾病?”针对这些问题,由教师引导,在学生中间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充分讨论,并请多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后,教师公布答案、针对学生们在讨论中提出的相关疾病,一一进行鉴别,并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随后,提出第二层的临床讨论题:“该病例的确诊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请各小组讨论,提出小组意见。由教师进行补充后,提出第三层课堂讨论题:“该病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制定治疗方案?”再请多名学生发言,最后教师对整个案例进行小结,并向学生们展示临床思维基础流程路线:①从症状入手,收集病例资料:即针对患者发病后出现的临床表现,对病人的病史资料进行详细地收集。②整理病例资料:即针对所获得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其具有的临床特点。③扩展思维:即针对所总结出的临床特点,要考虑哪些疾病?这些疾病中的哪些症状与该病案的临床特点相符合?要求学生们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医学知识去思考,即“头脑风暴”。同时,要求学生们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去了解和发现那些少见的、罕见的或未知的疾病。④分析、鉴别:针对上述所涉及的疾病,再进一步分析每种疾病的特点,并与病案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找出每种疾病与病案资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⑤确定初步诊断:通过上述分析,筛选出与病案资料特点最吻合的疾病为初步诊断,并寻找诊断依据。找出病案中还需要完善的内容,进行补充。还需做什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来进一步确定或排除所诊断的疾病。⑥针对所确定的诊断,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通过治疗并对患者治疗结果进行随访。

  通过教师对临床思维基础流程路线的详细讲解,在学生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按照流程路线的指引,由学生们自己进行分析不同类型的案例。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们体会到临床思维方法中最基本和规律的技能。

  2 结果

  2.1 我们对2002级临床医学系80名医学生在进入实习前进行了集中强化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了无记名评估:对通过本次强化训练,你是否增强了对临床思维基本方法的认识?你是否对这种强化形式感到满意?你认为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开展临床思维强化训练是否有必要?等问题进行了问答。结果临床医学系80名学生均认为对临床思维方法的认识有所增强,78名学生对这种强化训练形式感到满意,2名学生感到较满意,80名学生均认为临床实习前有必要进行一次临床思维强化训练。

  2.2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工作6个月后,我们于2007年3月对2002级临床医学系80名学生又进行了无记名评估:就你在6个月的临床实习中是否用过临床思维基本流程路线?效果如何?通过6个月的临床实习,你认为在临床实习前有无必要进行临床思维的强化训练?等问题进行了评估。结果,80名学生均在临床实习中使用过这套方法,有68名学生认为收效好,有12名学生认为较好。80名学生通过6个月的临床实习,均认为实习前有必要开展临床思维强化训练,有部分学生还建议在临床实习中应当定期开展临床思维的强化训练,使临床技能不断得到增强。

  3 讨论

  医学生通过前期的医学教育后,虽然对人体各系统的疾病及发病机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是一种被动的死记硬背。一旦遇到现实病人,要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就存在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知识面窄,不知道如何去扩展,先入为主,对常见疾病,思维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等等。我们通过实习前临床思维强化训练,通过多媒体技术案例讨论,配合整套临床思考问题,逐层进行讨论,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按照临床思维流程路线,通过学生们充分讨论和教师的详细解答,使学生们在进入临床工作前脑海中就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路线和一个可依据的基础模式。告诉学生们在诸多临床表现中,如何通过收集病案资料、归纳分析,综合做出初步诊断,怎样进一步检查寻找证据,达到正确的诊断病情,并在实习工作中进行不断的强化,最后达到熟能生巧的灵活应用,不断创新的目的,使学生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我们通过对2002级临床医学生们的强化训练,并在实习后6个月对经过强化训练的同学进行随访调查,80名学生均在这次强化训练中收益,提示这套方法值得在学生实习前和毕业生参加临床工作前推广。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临床医学生来说,正确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临床强化思维路线,不仅对简单的常见病适用,对疑难杂症同样的适用,通过正确运用还可以分析判断和发现未知的疾病。因此,临床思维流程路线具有启发性、调动性、针对性、实用性、知识性、灵活性等特点,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立体吸收知识的空间。在学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临床思维的强化训练,有利于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已不断巩固、补充、创新和升华自己的临床技能。

《强化训练临床医学思维医学期刊投稿》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强化训练临床医学思维医学期刊投稿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25590

相关内容推荐
社会资本SSCI期刊有哪些?推荐9本
8本微生物致病SCI期刊推荐
13本锻造领域的SCI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相似度(查重率)要求
9本超级电容器领域SCI一区期刊
6本美术类北大核心期刊推荐
国际出版社的书号在国内出版合法吗
10本金属材料SCI二区期刊推荐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