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4-11浏览:17次
【摘要】 探讨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通过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观察成立输液小组前后接受化疗药物血管情况及PICC导管情况,观察输液小组的作用。结果 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输液风险管理意识,化疗药物,高浓度药物外渗发生机率明显减少,经外周静脉、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更加规范,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论 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能减少护理风险,有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静脉输液小组,护理风险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期刊投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输液工具如留置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置管,输液港等新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大部分护理人员却对多种输液工具的适应症掌握不全面,操作不规范,对各种药物的用药途径不了解,造成输液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期刊投稿《当代护士》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卫生政策杂志社、湖南护理学会主办。1993年,改由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护理学会主办,月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7万册。编辑部设于湖南省长沙市北站路16号。《当代护士》是全国第一本融女性杂志特色,护理科学与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刊物。是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前提,全面报道护理工作业绩,展示护士精神风貌,传播护理科技知识,指导护士专业学习的大型综合杂志。
1方法和步骤
1.1静脉输液小组的人员构成 小组成员共14名,组长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专职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均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1.2培训方法 由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静脉治疗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内容包括相关静脉输液的基础知识;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配伍禁忌;应用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静脉留置针的规范使用;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CVC的日常维护;各种敷贴的选择及应用。安排小组成员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定期邀请专家到院授课等多种形式,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
制定明确的静脉输液小组职责:负责全院静脉输液队伍的管理建设,制定并完善静脉治疗相关流程、操作标准及相关准入制度,建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组织医院疑难静脉输液病历讨论,对院内院外疑难静脉输液病历进行护理会诊,解决临床静脉输液中的疑难问题,定期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通过以上措施做到预防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事件,降低护理风险。
1.3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份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4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而且为初次行第一疗程的化疗,多次化疗者排除,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患者534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而且为初次行第一疗程的化疗,多次化疗者排除,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输液管理。观察接受化疗药物的病人输液途径的变化,静脉炎,输液外渗发生情况。
1.4另外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份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0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化疗,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份患者78例作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进行化疗,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输液管理。将两者进行比较,观察PICC留置情况。
2结果
2.1普通化疗患者输液途径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对输液进行管理,输液途径可采用技术性高,留置时间长的输液方式,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普通化疗患者静脉炎、输液外渗发生率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对输液进行管理,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PICC情况比较:将采用PICC行化疗的患者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管理的试验组PICC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因静脉输液引起医疗纠纷增加的现象[1]。有报道显示,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本试验结果显示,输液小组成立前,输液质量差,输液并发症多,考虑原因为输液小组成立前护理人员输液知识相对缺乏,操作不规范,特殊药物的给药途径不了解,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甚至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有研究指出,静脉输液小组可参与改善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情况。本研究显示,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既往研究相符,主要因为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输液工具的优缺点及高度危险药物的药理特征,正确评估患者的治疗、给药、输液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专职护理人员进行PICC置管,对护理过程中的更换敷料、输液局部和整体情况的观察、导管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识别早期并发症,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规避不必要的护理风险。通过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的上报,对治疗过程中疑难问题、护理难点及时与静脉输液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使我院静脉输液治疗的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静脉输液小组的建立,明确了小组的管理职责, 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给临床提供了专业性指导和支持,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提高,全院静脉输液操作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规范,输液途径选择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影响期刊投稿》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影响期刊投稿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