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10-24浏览:31次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道德层面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结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及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 要:从道德与价值的关系看,社会主义道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从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从实践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黑龙江科学杂志,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关联,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叠交叉之处。从道德与价值的关系看,社会主义道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因此,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从文化视角来看,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从实践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

  道德和价值,都与文化有着内在的关系。德国哲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所谓“解释系统”显然涵括道德解释系统、价值解释系统、宗教解释系统及艺术解释系统等。但纵观贝尔的论著,贝尔的文化概念更多地指涉伦理价值意蕴,故所谓“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更多的是指“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伦理价值解释系统”。任何一种文化都内涵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取向。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内涵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取向。从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取向的体现,是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具有主体性和主导性的观念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伦理精神的反映,是社会多样化道德规范中具有主体性和主流性的规范体系。文化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不断得到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从价值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构良好的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从伦理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建构良好的文化道德生态环境。良好的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和文化道德生态环境,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逐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进步和道德提升,进而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才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都需要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应该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都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所不可或缺的内源力量。任何一种文化都内涵一定伦理取向,伦理属性是文化的应有属性。任何文化都蕴涵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完整、丰富的价值观内容,其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故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特点的最重要、最根本因素。从此意义上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不仅包括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也涵盖核心价值观自觉、核心价值观自信和核心价值观自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课题。无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尚,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

  关于价值与道德的内在关系的解释,《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价值是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善。“善”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广泛使用的一个伦理学概念。有学者指出:“狭义的道德仅是指道德规范和美德,但广义的道德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人生哲学问题、价值哲学问题都是归属于伦理学或者哲学价值论的。”[1]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从道德哲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来看,价值观从属于伦理道德观,伦理性是价值观的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概括提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着经济伦理观、政治伦理观、生态伦理观、法治伦理观、社会伦理观、职业伦理观及文化伦理观等多种伦理价值观意蕴。而实践性是道德之为道德的应有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归根到底不能停留在文本中或口头上,它必须通过道德实践环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是其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范畴,伦理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具有两个方面意义:一方面确认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进而确认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确认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进而认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不断发展。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处于根本地位,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对社会思想文化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等,给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多维影响。从当前道德领域来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的主旋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建设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消费主义等消极伦理文化现象的强烈冲击,以至于出现了“道德失范”、“道德滑坡”、“道德冷漠”及“道德危机”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如果社会文化价值导向不确定,是非、荣辱、美丑不分,人们的价值心态就会出现道德淡漠乃至缺德或恶德行为的时常发生。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指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而迷失方向。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引导全体国民树立共同理想,化解社会道德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践行,而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任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要汲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伦理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存在着三类主要的伦理文化资源:一是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资源;二是体现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中华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三是体现世界性与时代性的西方伦理文化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精华与西方伦理文化先进成果综合创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性资源;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源性或母体性资源;西方先进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可或缺资源。总之,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阐释了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以及道德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说。马克思主伦理文化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开创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必须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德性质和共产主义道德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主流伦理文化,它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导向和前进方向,并以强大的主导力量和吸引力引领多元伦理文化的健康发展,而多元伦理文化则丰富社会伦理生活,促使伦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建构当代中国伦理文化格局中,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为主导性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文化实践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母体与根基,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无容置疑,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矛盾文化体系,需要坚持辩证看待的态度。当代中国走向现现代化的征途中,如果丢失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根基,就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社会价值危机,就会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我,进而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故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环节。全面正确认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用现代意识和敏锐眼光充分挖掘、积极吸收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给予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根源性和母体性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持深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在走向现代化道路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价值多元化问题,造成本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进而出现了文化价值认同的危机。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历史背景下需要着力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维护和认同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二是如何借鉴和认同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合理性因素。只有批判继承和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同时积极汲取和合理借鉴西方文化中合理性的价值观念,才能促进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健康发展。西方伦理文化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伦理反映,无疑具有精华与糟粕、先进性与腐朽性并存的双重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推动下,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扩大,各种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多维的影响。一方面,西方伦理文化的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伦理道德的发展。如西方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及“低碳经济”等理念,日益被我国主流道德文化所吸收、借鉴和应用。另一方面,对于伴随而来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则要给予有力地批判与抵制。积极借鉴西方伦理文化的先进成果或有益内容,无疑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进而体现开放性与包容性、世界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集中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表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固有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完全符合我国社会实际和时展要求,也完全符合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培育“四有”新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而且具有思想性和导向性。从伦理价值观角度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价值根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我国全体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性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入到人们的荣辱观中,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尺度和行为评价的荣辱体验,才能保证其实践特性,使其成为坚实而鲜活的价值事实。”[3]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底线。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联接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针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格局。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伦理价值范畴,是与我国现阶段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及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和行为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为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做出价值选择及确定精神价值导向,提供了价值原则和价值根基。从荣辱观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来看,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荣、以背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耻”,可谓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终极价值诉求和最高道德境界。“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其内在心理机制是人的羞耻之心。它是道德自律的心理依据,也是道德良心能够发生作用的运行机制。良心可以使道德主体对于合乎良心的行为感到光荣与快慰,对违背良心的行为感到耻辱与羞愧。”[4]实践证明,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的张力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感和知耻感,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了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使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道德价值典范和伦理价值取向。因此,抓住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就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也就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可见,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括指导思想、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向导和社会风尚等丰富内容的价值认同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只有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中,内化到公民的道德意识中,并转化为公民的自觉道德追求,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具体落实到公民道德建设中。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包含着对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的基本选择,又包含着对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要求。”[5]国家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公民道德建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转化为“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规范及价值原则等内化为公民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以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建构公民的健全人格,进而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帮助社会成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法制观及文化观等,实质上也是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另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固有内容,也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取向。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二是树立道德价值典范;三是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首先,加强公民道德修养,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路径。所谓道德修养主要包括道德意识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从道德意识修养层面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提高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认同,培养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情感体验,树立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道德信念,磨练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道德意志。从道德行为修养层面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求公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良好道德习惯。其次,树立道德价值典范,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道德价值典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优秀分子,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榜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就是要通过“道德价值典范”的榜样力量鼓励广大公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原则逐步潜移默化到公民的思想意识中。实践证明,树立“道德价值典范”,对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次,抓好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公民道德包含领导干部的官德,公民道德建设也包含官德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官德是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社会清明与否的“晴雨表”,党风纯正与否的“风向标”。因此,抓好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对于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境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官德建设,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境界,努力在道德行为上做出表率。加强官德建设,以引领全体国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肖群忠.智慧、道德与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1):45-53.

  [2]王泽应.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成果和历史地位[J].道德与文明,2007(2):4-9.

  [3]唐凯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N].光明日报,2007-08-25.

  [4]吴灿新.社会主义道德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N].光明日报,2007-09-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27450

相关内容推荐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教师职称专著对第一作者单位有要求吗
博士出书的最佳时间,理清3个环节,出版会及时
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SSCI期刊推荐6本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