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23浏览:33次
摘要:目的 查明连续4 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提供有力的措施保障。方法 根据实验室检验标准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实验室检测,乌鲁木齐市在2009~2011 年发生的4 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均为A型肉毒毒素引起。结论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虽病情凶险,但是可以预防,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卫生知识水平,可有效地预防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关键词:核心论文发表,肉毒梭菌,肉毒毒素,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一种由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自1896年首次报道荷兰爆发因火腿引起肉毒中毒的事件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报道过肉毒中毒事件。肉毒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如土壤、淤泥以及动物的粪便中,并可借助食品、农作物、水果、海产品等传播。肉毒梭菌可产生强烈的细菌外毒素,如果人类食用了该毒素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严重的肉毒中毒。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70% 。我国肉毒中毒多因土壤、粮谷和发酵豆制品而引起,其中,以新疆发病率最高。笔者所在实验室在近三年(2009~2011 年)内承担了4 起肉毒毒素中毒事件的检验工作,其中2009年1 月4 日1 起,2010年1 月18日和1 月26日各1 起,2011 年1 月7 日1 起。这4 起都是因食用家庭自制臭豆腐和豆豉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者有明显的运动神经麻痹症状,表现为自觉乏力、恶心、腹胀、头晕、视觉模糊、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疑似为肉毒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随即将剩余食品进行采样,送实验室进行检测,4 起食物中毒的检测结果均为A型肉毒毒素引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肉毒毒素诊断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为小白鼠,体重16~18g,由新疆自治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检测食物中毒后采集的剩余可疑食物,共5 份,4 份为自制臭豆腐和1 份豆豉。
1.2 方法根据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12-2008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标准进行判断。
2 实验室检验
2.1 样品的处理 取样品25g,用乳钵研磨,加入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浸泡过夜,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加胰酶(活力1∶250)溶液1 份,混匀,37℃ 作用60min,即为待检液,置冰箱备用。
2.2 检出实验 取待检液分别注射小白鼠3 只,每只注射0.5 ml,观察4 d,注射液中若有肉毒毒素存在,小白鼠一般在注射后24h 内发病、死亡,主要症状为竖毛、四肢瘫软、呼吸困难、呼吸呈风箱式、腰部凹陷,最终死于呼吸麻痹。
2.3 毒性定性实验 取12只体重16~20g 小白鼠分成4 组,每组3 只,分别为毒素组、处理组、中和保护组和空白对照组。毒素组小白鼠注射待检液与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液,处理组小白鼠注射经煮沸10min后的待检液和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合液,中和保护组小白鼠注射待检液与多型混合肉毒抗毒诊断血清混合液,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毒素组
在注射后约4 h 相继出现竖毛、呼吸困难,腰部凹陷等症状,最终死亡,而处理组和中和保护组的小白鼠注射后未死亡。由此证实,待检液中有肉毒毒素。
2.4 毒素定型实验 为了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将所检肉毒毒素进行型别鉴定。据资料表明,我国肉毒中毒以A、B 型为主,据此用A、B 型肉毒抗血清做定型实验。将小白鼠分为5 组,每组3 只,分为A 型实验组、B 型实验组、煮沸加热处理组、毒素组和空白对照组。A、B 型实验组每只动物腹腔注射A、B 型抗血清与待检液混合液0.5 ml,毒素组注射待检液0.5 ml,处理组注射煮沸加热后待检液0.5 ml,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结果为B 型实验组和毒素组小白鼠死亡,A 型实验组和处理组、对照组小白鼠观察4 d 后无中毒症状,证实检液中有A 型肉毒毒素。
2.5 检验结果 乌鲁木齐市在2009~2011 年发生的4起食物中毒,分别是2009年1 月4 日1起,2010年1 月18日和1 月26日各1起,2011 年1 月7 日1起。经过实验室检测,都是因食用家庭自制臭豆腐和豆豉引起的食物中毒。4起食物中毒均为A型肉毒毒素引起。
3 讨论
①本文报告的4起肉毒毒素中毒食品均为自制发酵豆制品,与我国肉毒毒素中毒有91.48%是因家庭自制豆酱、臭豆腐引起的结果相一致[1]。肉毒毒素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最多,本文报告的4起肉毒毒素中毒均发生在1月,该季节缺少蔬菜,大多数家庭在冬、春季节制作发酵豆制品,因此,发病的季节性与自制和食用发酵豆制品的季节性相一致。肉毒毒素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8 个型别,分别为A、B、C1、C2、D、E、F、G 型。A、B 型分布最广,其芽孢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引起人类疾病的以A、B 型常见。我国报告由肉毒毒素致病的大多为A 型肉毒毒素[3]。本文报告的4起肉毒毒素食物中毒也均为A型。这可能与A 型肉毒梭菌在当地自然界分布存在有关,但目前尚未作出肉毒梭菌在当地自然界存在的调查,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由于肉毒梭菌芽孢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因此是否检出肉毒毒素才具有卫生学意义,若只检出肉毒梭菌,但未检出肉毒毒素,不能证明此食物会引起肉毒中毒。另外,肉毒梭菌属于厌氧菌,培养条件高,一般实验室不具备条件,因此,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就是检测肉毒毒素。
②新疆是肉毒毒素中毒的高发区(占发病总数的79.8%)[2],本文报道的4起肉毒毒素中毒均发生在乌鲁木齐市。因此,要在肉毒中毒高发区加强宣传教育,以外来人员为重点对象,提高预防肉毒毒素中毒的卫生知识。本文对乌鲁木齐市近三年内4起肉毒中毒的实验室结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提示预防和控制肉毒毒素食物中毒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卫生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肉毒中毒的危害和中毒原因;二是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肉毒中毒早期诊断的技术能力,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肉毒中毒多发生在家庭,因此建议群众尽量不制作自制豆制品。
参考文献
[1] 刘爱萍. 肉毒梭菌的控制[J]. 肉类研究, 2007, ( 10): 37-38.
[2] 夏宏器, 吴季高, 黄愿峰. 肉毒中毒[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2: 15-20.
[3] 林修光. 肉毒梭菌与食物中毒[J]. 食品科学, 2003, ( 8):194-196.
《核心论文发表新疆乌鲁木齐市4 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