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25浏览:27次
关键词:教育研究论文发表,中学生物课程,微课程制作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且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视频文件,它由文字、画面和声音三部分组成。早期微课程仅供教师培训使用,目前已经拓宽为针对学生的教学形式,可以是一个学习难点的分析、一个解题的方法或一个核心内容的讲解,是学生可以菜单[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论文和教育论文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式选择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微课程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地学习,也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相适应,让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短暂的时间进行学习。由于生物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微课程也与其他微课程有一些区别,本文仅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类型及制作方法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主要特点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中学生物学微课程与其他学科微课程相比有相同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教学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 min~8 min,最长不超过10 min。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 min或45 min的一节教学课例来说,微课程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例如,常规的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细胞器作为一节课的内容,而在微课程中会将“叶绿体”与“线粒体”分别制作成一个5 min的微课程。
(二)内容少,容量小
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更符合教师或学生的需求。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教学中某个环节、主题的教学活动,而且内容更加精简。在“叶绿体”微课程中通过图片展示与语言讲解,介绍了叶绿体的分布、结构、成分和主要功能,同时配以巩固练习。“线粒体”也制作成类似的微课程,这种图文结合的微课程可以供学生课后选择学习。
从文件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一般为几兆到几十兆之间。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媒体格式(rm、wmv、flv等),以方便学生流畅地在线观摩或灵活地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和MP4等)[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论文和教育论文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学生利用短暂时间随时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需求。
(三)资源组成直观化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有助于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上课时没有理解的知识或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难题。生物学中有大量微观知识,这些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其他技术手段,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些实验或操作,但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图片展示和实验录像这些直观化的教学材料来解决。因此,在生物学微课制作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直观的教学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微观知识。例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和“PCR原理及应用”等微课中笔者使用了动画模拟。在“DNA分子结构”微课中则应用了3D模型与图片等材料。“微生物培养”微课则利用了实验录像来处理。通过这些直观教学材料的展现,能够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能够从生物学概念的发生过程中建构概念体系。
(四)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一个微课程只有一个主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教学反思、难点突破、重点强调和学习策略等具体内容,通过剖析或讲解让学生明确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微课程解决的是能量流动单向、递减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二、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类型
中学生物学具有生命性、实验性、应用性、普遍性与发展性等特点,而且知识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有的需要借助相关技术或仪器才能观察学习,有的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所以,中学生物学微课需要借助大量实验和动画模拟。
(一)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
中学生物学微课程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类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演示类、实验类和探究学习类(如表1所示)。
应说明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或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演示讲授类),而其中的讲授类是基础,其他方法一般都要应用讲授的方法。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分类
中学生物学微课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可分为课前准备类(如学习减数分裂知识前需要复习有丝分裂知识)、新课导入类(如通过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模拟实验来导入)、重难点剖析类(如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的联系)、练习评讲类(如遗传系谱图分析与概率计算)和课本知识拓展类(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
三、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一)PPT式微课程
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课程制作方式是PPT式微课程,此类微课程比较简单,由文字、音乐和图片构成,设计自动播放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min~10min之间。这种微课程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教师只要利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学会。下面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微课制作为例说明。
G382Y905.jpg
PPT式微课程的制作需要应用的工具与软件有: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以及PPT软件。然后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就可以完成,其基本流程为: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笔者选用了有丝分裂动画,然后设计了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表格,随后设计了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的坐标,动态展示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变化曲线,最后制作成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和PPT课件,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Camtasia Studio的录制选项后,单击“录制”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进行。例如,结合细胞有丝分裂动画讲述不同分裂期的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变化特点,在讲解时要抓住关键点: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等,当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一分为二时减半。而DNA数目在间期复制时加倍,细胞一分为二时减半。在确定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之后,做曲线图时要求抓住变化的转折点,然后连点成线。第三步,对录制完成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如剪切多余的画面,或添加必要的字幕和声音等。
(二)授课式微课程
授课式微课程是由教师选择相应的主题,设计好完整的教学过程,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而形成。由于PPT上展示的文字数目不宜过多,一些书写比较多的计算类微课如采用PPT展示的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如果直接在黑板上书写就能节省时间。这类教学内容采用外部视频录制比较方便快捷。该方法需要的工具与软件有录像机、黑板、粉笔以及其他教学演示工具。制作过程大致为: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如“遗传系谱图分析及概率计算”微课的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如可以在黑板上的系谱图中标出基因型,再分步计算出相应的概率,这样不仅步骤清晰,而且可以擦除再写,整个过程利用录像机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四、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研究意义
(一)适应现代学习方式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和微小说等。随着平板电脑与手机无线上网的普及,人们的学习将随时随地进行,由于时间是零碎的,在这种背景下,微课程可以满足要求,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方式学习任何内容。而中学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而微课也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二)发挥教师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不同的教师各有所长,如有的教师对遗传规律内容比较擅长,而有的教师对基因工程内容研究比较透彻,这样,让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微课内容,制成微课供学生选择,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学习指导,也可以供其他教师取长补短。此外,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对教材进行再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能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想法或思路,这有助于促进教师再学习、再思考,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可以将教学难点的讲解过程录制成微课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如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技巧等内容,有的学生通过听课就能够掌握,而有的学生只能理解一部分,这样可以录制与课堂同步的重点内容讲解微课,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四)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
生物学科中有一些微观或宏观内容,需要借助动画或视频来模拟,微课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环境。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等模拟动画制成的微课。对于实验还可以将正确的实验过程录制成微课,其中对常见的失败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供实验不成功的学生参考。
总之,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应用范围比较广,适合目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外学习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育研究论文发表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特点及制作流程特征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