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国际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24浏览:489次
【摘 要】政工师论文发表当前巴基斯坦反恐安全形势复杂严峻。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巴政府反恐举措不彰,甚至出现“越反越恐”的局面。本文重点阐述当前巴基斯坦反恐形势和特点,分析巴基斯坦反恐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并对我如何应对巴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态势,更好维护自身利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巴基斯坦,反恐,安全形势,对策,建议
当前,巴基斯坦反恐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一方面,巴基斯坦恐怖袭击高发,不仅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甚至对巴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但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反恐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越反越恐”。作为我在南亚的重要支点国家,巴基斯坦反恐安全形势将对我产生直接影响。积极应对巴基斯坦日益恶化的反恐形势,无论对塑造于我有利的周边安全形势,还是我积极拓展利益“走出去”,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际问题研究》是宣传我国的外交路线和政策,交流国际问题研究成果。主要刊登有关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文章。
一、 日益严峻复杂的巴基斯坦反恐形势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深受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之害。特别是在“9·11”事件后,由于巴基斯坦政府追随美国“反恐战争”,与国内极端势力决裂,巴基斯坦恐怖活动明显抬头。尽管在穆沙拉夫任总统期间,巴基斯坦积极配合美国反恐行动,严厉打击国内恐怖分子,一度压制了国内恐怖主义猖獗势头。但2007年以来,随着巴基斯坦国内政治陷入动荡,恐怖活动出现井喷,并一直持续至今。总的来看,目前巴反恐形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恐怖手段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2000年前后,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和简陋,主要以放置爆炸物和枪击为主,造成的伤亡也相对有限。但随着恐怖袭击数量增长,恐怖袭击手段的烈度也明显上升,如2003年,自杀式爆炸袭击开始出现,并迅速成为巴基斯坦恐怖袭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以后,巴恐怖袭击手段更加呈现多样化发展,在巴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不再仅仅是单一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而更多成为自杀性袭击、绑架、劫持、突袭等“混合作战”模式。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在对政府、军警长期的恐怖袭击中,甚至发展出了所谓“费太因”袭击模式,即小股多路、层层递进、分进袭击,不惜以死相搏,以造成最大程度的伤亡。
2.恐怖袭击原因更趋多元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恐怖袭击主要原因是恐怖组织报复巴基斯坦政府在反恐问题上向美国靠拢。在此期间,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更多指向巴军政高官,时任总统的穆沙拉夫都曾有两次遭遇致命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所幸都幸免于难。随着巴基斯坦恐怖主义在国内的泛滥,恐怖组织更多将袭击对象指向普通平民,一些逊尼派恐怖组织对什叶派、基督教徒实施恐怖袭击,给巴基斯坦恐怖活动增添了更多教派冲突的因素。此外,巴基斯坦的一些少数民族和分裂势力,如生活在俾路支斯坦的俾路支人,也将恐怖袭击作为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方式,更加剧了巴基斯坦恐怖活动成因的复杂性。
二、 巴基斯坦反恐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1.社会“伊斯兰化”倾向严重,不易铲除恐怖主义滋生蔓延土壤
1948年英国结束在南亚次大陆殖民统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实施分治。由于穆斯林在南亚处于少数,因此巴基斯坦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以宗教立国的愿望更为强烈。巴基斯坦建国后的历任政府,也均用伊斯兰势力和宗教巩固自身执政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巴国内伊斯兰宗教倾向严重。特别是在齐亚·哈克执政期间,在巴基斯坦社会全盘推行“伊斯兰化”,影响一直持续至今。目前,伊斯兰教在巴基斯坦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更进入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为极端主义的侵蚀提供了土壤,甚至恐怖主义也在此基础上滋生蔓延。
2.巴基斯坦部落区游离于国家体系之外,为政府管制制造阻碍
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大多盘踞在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普省的部落区(Tribal Area)。部落区的主体民族是普什图人,历史上也曾经属于阿富汗。但1893年,英国迫使阿富汗政府签订《杜兰协议》,将部分部落区划入当时的英属印度。1947年分治后,这些部落区也随之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部落区依然维持着自治制度。据统计,巴基斯坦的600多条法律只有44条在部落区适用,对部落区普什图人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普什图部落区极为特殊的社情,为巴基斯坦政府的管制制造了极大的阻碍。普什图人对于部落、宗教的认同超过国家。巴基斯坦主要通过设立“政治代表”、任命“马立克”(政治专员)的方式实施管理和统治。但实际上,这些“马立克”影响力非常有限,其官邸通常都不设在部落区。即便是在巴基斯坦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军队,也只是在2001年后才以反恐战争为名第一次开进部落区。
巴基斯坦对于部落区管控的失控,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首先,部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教育程度低下。部落区人口虽然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2.4%,但对于巴基斯坦经济的贡献只有1.5%,2010年人均年收入只有663美元,仅有34%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之上。美国著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也曾发表报告称,巴部落区识字率仅有17%,妇女识字率更只有3%。由于教育程度低,当地人缺少摆脱贫困的机会。而部落区的恐怖分子,则利用提供工作机会、金钱等小恩小惠拉拢人心,甚至吸收部落区民众直接参与恐怖组织。其次,各类“圣战”思想在部落区泛滥成灾。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全世界大批伊斯兰圣战分子前往阿富汗参与对异教徒“圣战”。其中一些就以巴基斯坦部落区为基地,对阿富汗的苏军发动袭击。当时的巴基斯坦一度成为全球“圣战”大本营。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一些“圣战”分子就留在了部落区。而更多的恐怖分子离开阿富汗后,又于1990年代中期返回阿富汗,并带回了更为激进的“圣战”主张和大量武器,直接推动了普什图族激进化,造成恐怖主义思想在地区抬头。第三,普什图人独特的“普什图瓦利”文化,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恐怖分子在部落区寻求庇护的现状。“普什图瓦利”是普什图人的生活法则,也是普什图部落社会不成文的“宪法”。“普什图瓦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殷勤好客,不会出卖客人。普什图人认为,将客人招待好并保护好是其道德和社会责任。正因为此,一大批恐怖分子在部落区扎根,并逐渐形成了严密的恐怖网络。
3.宗教学校泛滥,成为孵化恐怖分子“温床”
从字面意思理解,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马德拉萨”仅仅是学校而已。但是在巴基斯坦宗教氛围极为浓厚的社会环境下,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扮演了政治—宗教复合体的角色。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现有注册学生80万-100万人,与凋敝的公立教育体系形成鲜明对比。由于宗教学校由宗教机构和私人组织管理,接受来自沙特等中东国家大量各类宗教捐款,无偿提供课本、食宿和医疗,很受下层民众欢迎。而一些宗教学院被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渗透,成为恐怖分子训练营地,培养大量恐怖分子参加“圣战”。统计显示,目前在巴基斯坦、阿富汗活动的恐怖分子,很多都有在巴基斯坦宗教学校学习的经历。美国就直接指出,巴基斯坦宗教学校是恐怖分子的“温床”和“孵化器”。
4.缺少反恐战略,军政、朝野意见不一
巴基斯坦多年来多次开展反恐行动,很多都是因为遭受严重恐怖袭击后的“应急反应”,往往小胜即安,对于恐怖分子的军事打击也多打成“击溃战”而非“歼灭战”,导致无法对恐怖组织“斩草除根”。再加之巴基斯坦打恐一味突出军事手段,缺少社会治理、经济等综合手段,致使始终无法从本质上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同时,巴国内各股政治势力对于打恐意见也有分歧。民选政府倾向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谈判方式解决问题,但军方则着重强调使用武力打击,力主军事清剿。另外,巴基斯坦恐怖组织种类繁多,诉求不一,既有以巴基斯坦军政目标为主要打击目标的巴基斯坦塔利班,也有以印度为主要袭击目标的虔诚军,巴政府在应对这些恐怖组织时也标准不一,也导致反恐收效有限。此外,一些巴基斯坦宗教政党为巴部分恐怖组织提供支持,在其羽翼庇护下,巴政府根除恐怖组织更为困难。
三、 相关建议和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增多,巴反恐形势恶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在显现。自2007年开始,就有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巴基斯坦遭袭的报道。目前,随着我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巴基斯坦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可以说,巴基斯坦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成败,于我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在反恐领域给予巴基斯坦更多支持,助其实现安全稳定。
首先,应树立中巴反恐一体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内面临的恐怖威胁迅速上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盘踞在巴基斯坦的“东伊运”分子不断向我境内实施渗透、破坏,特别是煽动我新疆的恐怖分子发动袭击,对我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我在制定我国内反恐举措,开展反恐行动时,也应将触角适当延伸至巴基斯坦,帮助其更好的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既可以助其稳定局势,也可更好铲除我国内暴恐根源。
其次,要综合施策,助巴反恐。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政治上,坚定不移的支持巴反恐,在国际及地区舞台上给予其更多支持。经济上,大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带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提升其综合实力,以及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社会政策上,重点加大对巴基斯坦教育和就业的扶持力度和支持水平,重点助其改善教育水平和民生,以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
第三,要积极探索主动构建我周边安全形势的方式。目前看,我构建周边安全形势,维护海外利益的手段方式还不够多,更多停留在外交交涉等策略手段上。如何以我为主,从政策主张和政策工具配套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的塑造周边安全形势,似乎还没有找到可靠好用的方式方法,导致我在应对一些涉我安全突发事件时容易陷入被动。因此,可以考虑以巴基斯坦为“试验田”,综合配套采取各种政策手段,更加积极主动的构建我周边安全形势,以更好的维护我海外人员机构安全以及战略利益。
参考文献:
[1] Lawrence Ziring :“Pakisitan: At the Crosscurrent Of History”,Vanguard Books,2004.
[2] 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在火线上:穆沙拉夫回忆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
[3] Ahmed Rashid:“Pakistan On The Brink”,Penguin Books,2012.
[4] Daniel Markey: “Securing Pakistan’s Tribal Belt”,CSR NO.36,Sep 5,2008.
《对当前巴基斯坦反恐安全形势的分析看法及对策建议》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当前巴基斯坦反恐安全形势的分析看法及对策建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