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5-08-03浏览:22次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加快了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安全发展。如何使建筑施工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主要研究了我国建筑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论文,土方开坑,混凝土施工,墙体施工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与方式及设计对整体建筑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技术及施工形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有效缩短工期。本文首先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后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了案例研究,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土方开坑技术分析
1.开挖程序
在土方开挖方面,基坑开挖的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2.开挖前期准备
开挖前,应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方案,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小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围土体。
3.开挖后期工作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减少暴露时间等,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对于深基坑的开挖,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状况严格一致;方坡开挖时最经济的挖土方案,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时,通过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验槽的主要内容有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通过观察法、钎探法等,对于不良地基要进行处理,可将松散土层挖除,使坑底及四壁均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周边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如3:7灰土进行回填并分层压实。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搅拌检测
对于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
2.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
3.混凝土施工过程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其次,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在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浇注混凝土,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根直径为6mm的拉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少于一米,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砌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的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推后进,该层构造柱浇注完毕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施工。
三、墙体施工技术
1.主体施工阶段
主体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强制性条文规定,底层外窗台及顶层两端开间窗台设量反剪过梁。
2.框架砼与填充墙
框架砼与填充墙交接部位及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粘贴耐碱玻璃网格布抹聚合物砂浆等加强措施,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3.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必须预埋拉结筋或埋件。
4.填充墙施工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0mm-50mm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7d以后,方可用微膨胀干硬性砂浆或微膨胀细石混凝±将其嵌填密实。
5.电线导管设置
电线导管在多孔砖砌体中严禁斜向敷设。竖向敷设时,管外径累加不大于30mm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四、建筑施工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
某中学实验楼,室外楼梯间的楼面梁和楼梯平台梁的一端有3根独立柱支撑,另一端支撑在实验楼阶梯教室外山墙内,室外楼梯及门斗3根独立柱基础属于非采暖基础,而阶梯室外教室外山墙基础属于采暖建筑基础,由于冻胀不均匀,致使阶梯教室外山墙开裂,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未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核,也未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
2.案例分析
首先,设计不当
在采暖与非采暖建筑之间应设防冻胀变变形缝,当室外独立柱基周围土体遭受冻结后,与柱基仅仅冻结在一起,在土的切向冻切力作用下,把柱基往上抬,因而柱子也往上顶,造成山墙开裂,相应的处理措施:在门斗墙与阶梯教室外山墙之间设置防冻胀变形缝,同时将独立柱基周围的冻胀土挖除,回填砂或砂石等非冻胀性材料,以消除冻切力作用,避免再遭冻害;设计图样是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为了在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样的差错,及时图样深度的偏差,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主持对图样的审讯,并应形成会审记录;特殊过程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这些工序或部位上设置质量控制点,实现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进行主动的预防性的控制。
其次,特殊控制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一,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第二,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执行;第三,凡列为特殊过程控制的对象,必须在规定的控制点到来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派人到现场监督检查,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不能越过该控制点继续活动。
参考文献:
[1]黄玉兴.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改良分析[J].福建建材,2013,9(20):6.
[2]贾仕军.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3,2(28):35.
[3]蒋华荣,陈孟立.浅析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4(25),18.
《建筑施工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剖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建筑施工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剖析
上一篇:桥梁加固中碳纤维材料的应用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