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8-05浏览:25次
摘 要: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备受关注,多数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上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缺乏总体保护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成体系,凸显出保护层次过低、保护工作流于形式、政府保护封闭单一、企业保护粗暴简单等问题。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群策群力,既要发挥政府的资源聚合、行政干预的作用,又要充分重视市场在非遗保护中的能力,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能量,建构起活态、循环、有效的保护体系。 《北方文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省一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本刊自1950年创刊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受到国内专家、学者、文学研究、科研人员及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基于政府主导的 “静态保存”
1.构建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互动机制
非遗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脱离其生存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保证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因此,当濒危的文化遗产需要拯救时,首先应该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其重心应该是使用政策制定的方式实现传承人保护,并引导该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时期。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是在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却要慎重推行,否则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极大破坏!
2.构建关注非遗现状与及时完善法律法规的互动机制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对传承人以及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是传承人需要在传承、传授、总结和整理传统的技艺和艺能的同时,选好和带好徒弟,同时创造经典的作品,注意资料、档案的收集以及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是所依存的环境应该避免受到改变和破坏。政府应该讲对传承人的保护扩大到对其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定期的生活保障并制定一套完善的奖励政策,给非遗文化传承人量身定价,切实保障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建议一套跟踪体系,对非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界定研究和解决。如涉及法律方面的产权化问题,涉及经济方面的企业与非遗文化遗产的文化产权等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做到非遗保护有法可依。地方立法应在主要制度设计上,吸纳国家立法有关草案中的主内容,规定保护名录制度、传承人认定制度、生态保护制度、考察限制制度等,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基于企业主导的 “动态利用”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构起文化生产完善的市场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保护的“双保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过程中,市场的参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就目前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的最好的手段就是市场化。”,这说明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当的消费属性,如相声、舞狮等就伴随着市场的参与而诞生。如果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以调节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保护方式。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进入市场的商品有无数买者和卖者;商品资源在市场中均匀分布;生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这些条件实际上涵盖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支持、遗产保存以及宣传保护”的各个方面,因此,走市场化道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合理分配与流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应该成为市场化路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关注的问题。然后,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企业如何在经营的过程中,在对非遗进行推广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里不断创新与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是需要系统思考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旅游开发模式。目前,我国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发的旅游产品大多是观光型旅游产品,在观光型产品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提升产品的文化感染力等,但是如何将这些自然景观、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却是一个值得目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聚合创新”机制
1.相对于政府投入和聚合资金,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以及维护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来讲,学者与媒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鼓吹者和护航人,学者们的首要工作是将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发掘出来,让它们进入政府保护的视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选定、申报、保护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媒则利用其信息传播和社会教化的力量,将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的文化环境以及相关保护信息等及时公之于众,引起大家的关注,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媒介又是当下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创新遗产保护手段的同时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新的非遗形态。
2.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大众传媒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媒如何与非遗文化传播嫁接?非遗文化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当今学界正在思考重要问题。德国民俗学家保.辛格尔对现代传媒技术与民俗的关系就做过这样的论述,他认为,现代技术世界的发达表面上造成了许多不利于民间文化生存的条件,但在现实上现代技术世界的时间感及融通、大众传媒造成的跨越式空间以及社会分化的强化,都在促使民俗活动的节奏加快,为民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涵盖面,使之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传递到超地方的领域中,并为不同社群的认同和联谊提供机会。因此,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超越了大众传媒主流话语的束缚。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方式,可以使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时空传播、发展。数字技术如果被广泛应用于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许多文化记忆可以得到保留、延续,拓宽保护与推广的渠道,让更多人、更多的社会团体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积极投入到非遗保护当中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