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金融论文 发布时间:2015-09-15浏览:53次
小额信贷,又成为“微型信贷”,是为了方便贫困、低收入人口或小微型企业、创业者所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一般无担保(或互保|联保)、额度较小、大都无抵押。
【摘 要】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取到了前所未有大发展,但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行业监管、可持续经营、构建信用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这也意味着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财税论文投稿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滞后的相关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对策建议;发展滞后
服务于贫困人口是其基本特点。与普通信贷相比最主要的特点为,贷款的硬性条件少、贷款的额度小。小额信贷是一种创新性金融,用市场调控的方式推动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低收入民众、小微企业而言,小额信贷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滞后的原因
1.收益能力不高,财务持续性低
现阶段我国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还没形成规模化,收益水平低、贷款成本高致使整个项目无法盈利或盈利较少,经营效益与运作成本不匹配。低利率让小额贷款的业务处于低收益水平;笔数多、地域分散、金额小、人力资本耗费大、管理复杂等是小额信贷运作方式的特点,这导致其运作成本高。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着利率上限,尽管其符合小额信贷的特殊性,但却缺乏对其业务运行环境的综合评估,因为上限政策限制了信贷业务的收益能力,让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目标难以实现,并且难以对提供信贷资金者产生激励,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资金的来源。为了能够确保低利率运行,小额信贷机构就要选择放弃某些高风险客户或扩大贷款的规模,这样就会让客户失去贷款的机会。
2.资金来源不足,缺乏持续性渠道
现今,在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受多方面制约,原因是其仍然被认为是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及资金来源不足和缺乏可持续性。相当一部分的小额信贷业务仅仅以项目的方式存在,其资金来源非常单一,都是以政府或国外捐助为主,因此若项目到期,便难以持续。此模式直接导致了降低农户参加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因为他们认为这样难以得到所需资金,同时项目的难以持续使得农户还款的积极性下降,不归还贷款的现象时有出现,这样大大加剧小额信贷无法持续的困境。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业务为主,只贷不存为经营红线,发放贷款所需资金不能以吸收存款的方式进行,同时规定只能从不超过2家的金融机构直接获得商业性贷款,而且其贷款额不超过其实收资本的50%。难以满足小额信贷的市场需求。所以说小额信贷直接筹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发放新的贷款就必须要收回了前期的贷款,这使小额信贷机构的的流动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经营扩张和竞争的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很缺乏。
3.小额信贷的中介服务不到位
我国对于小额信贷的评级机构、审计、支付系统、转账、培训机构、信息技术、技术服务等中介组织仍未完善,社会的信用机制不健全,贷款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资信难以全面、真实、客观地给予评价,信用担保机制的缺漏,限制了信用能力与担保业务的发展。并且由于小额信贷中担保中介、企业、贷款机构间的不对等信息关系,让各方面的信用信息未能有效整合。这为小额信贷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
二、推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1.健全制度建设,加强金融监督,提供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积极的金融监管能够为信贷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在此之前,一定要明确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与法律地位,只有法律的完整,才能保证信贷的金融合法地位,确保在法律允可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努力营造社会的诚信环境,提高小额信贷的社会公共信服力。
2.拓宽资金来源,让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
小额信贷的发展离不开财务这一物质基础。可持续的财务对于商业资金的引入更具有吸引力,这也为小额信贷扩大其规模提供了机会。第一,扩大小额信贷资金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凑集或吸收民间的闲散资金,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推动小额信贷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进行转化,改变现在只贷不存的现象,让小额信贷机构也能向商业化发展;第二,要推行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只有在较高的利率作为补偿才有可能让财务实现可持续。利率的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额信贷机构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制定适当的利率,政府也要在旁循循引导,避免小额信贷的发展偏离轨道。
3.加大力度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减免税费、加强资金支持等方式,健全银行、政府、担保机构的共担风险机制,加大力度对小型企业的融资担保的风险防控与政策支持,推动我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要落实有效监督机制,对风险进行管控、对运营进行规范,为小型企业提供信赖的担保服务。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政策扶持工作,例如税收优惠、财政奖补、风险补偿、呆账核销等等,对违规、扰乱金融秩序的微型信贷机构依法取缔,推动其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穆红梅.福建省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农信社发放小额信贷的角度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8-11+54.
[2]施浪.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22-23.
[3]穆林.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现我国小额信贷有序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197-198.
[4]马彩彩.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7-11.
【摘 要】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取到了前所未有大发展,但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行业监管、可持续经营、构建信用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这也意味着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滞后的相关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对策建议;发展滞后
服务于贫困人口是其基本特点。与普通信贷相比最主要的特点为,贷款的硬性条件少、贷款的额度小。小额信贷是一种创新性金融,用市场调控的方式推动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低收入民众、小微企业而言,小额信贷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滞后的原因
1.收益能力不高,财务持续性低
现阶段我国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还没形成规模化,收益水平低、贷款成本高致使整个项目无法盈利或盈利较少,经营效益与运作成本不匹配。低利率让小额贷款的业务处于低收益水平;笔数多、地域分散、金额小、人力资本耗费大、管理复杂等是小额信贷运作方式的特点,这导致其运作成本高。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着利率上限,尽管其符合小额信贷的特殊性,但却缺乏对其业务运行环境的综合评估,因为上限政策限制了信贷业务的收益能力,让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目标难以实现,并且难以对提供信贷资金者产生激励,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资金的来源。为了能够确保低利率运行,小额信贷机构就要选择放弃某些高风险客户或扩大贷款的规模,这样就会让客户失去贷款的机会。
2.资金来源不足,缺乏持续性渠道
现今,在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受多方面制约,原因是其仍然被认为是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及资金来源不足和缺乏可持续性。相当一部分的小额信贷业务仅仅以项目的方式存在,其资金来源非常单一,都是以政府或国外捐助为主,因此若项目到期,便难以持续。此模式直接导致了降低农户参加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因为他们认为这样难以得到所需资金,同时项目的难以持续使得农户还款的积极性下降,不归还贷款的现象时有出现,这样大大加剧小额信贷无法持续的困境。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就是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业务为主,只贷不存为经营红线,发放贷款所需资金不能以吸收存款的方式进行,同时规定只能从不超过2家的金融机构直接获得商业性贷款,而且其贷款额不超过其实收资本的50%。难以满足小额信贷的市场需求。所以说小额信贷直接筹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发放新的贷款就必须要收回了前期的贷款,这使小额信贷机构的的流动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经营扩张和竞争的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很缺乏。
3.小额信贷的中介服务不到位
我国对于小额信贷的评级机构、审计、支付系统、转账、培训机构、信息技术、技术服务等中介组织仍未完善,社会的信用机制不健全,贷款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资信难以全面、真实、客观地给予评价,信用担保机制的缺漏,限制了信用能力与担保业务的发展。并且由于小额信贷中担保中介、企业、贷款机构间的不对等信息关系,让各方面的信用信息未能有效整合。这为小额信贷带来了严重的金融风险。
二、推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1.健全制度建设,加强金融监督,提供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积极的金融监管能够为信贷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在此之前,一定要明确小额信贷的发展方向与法律地位,只有法律的完整,才能保证信贷的金融合法地位,确保在法律允可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努力营造社会的诚信环境,提高小额信贷的社会公共信服力。
2.拓宽资金来源,让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
小额信贷的发展离不开财务这一物质基础。可持续的财务对于商业资金的引入更具有吸引力,这也为小额信贷扩大其规模提供了机会。第一,扩大小额信贷资金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凑集或吸收民间的闲散资金,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推动小额信贷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进行转化,改变现在只贷不存的现象,让小额信贷机构也能向商业化发展;第二,要推行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只有在较高的利率作为补偿才有可能让财务实现可持续。利率的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额信贷机构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制定适当的利率,政府也要在旁循循引导,避免小额信贷的发展偏离轨道。
3.加大力度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减免税费、加强资金支持等方式,健全银行、政府、担保机构的共担风险机制,加大力度对小型企业的融资担保的风险防控与政策支持,推动我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要落实有效监督机制,对风险进行管控、对运营进行规范,为小型企业提供信赖的担保服务。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政策扶持工作,例如税收优惠、财政奖补、风险补偿、呆账核销等等,对违规、扰乱金融秩序的微型信贷机构依法取缔,推动其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穆红梅.福建省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农信社发放小额信贷的角度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8-11+54.
[2]施浪.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22-23.
[3]穆林.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现我国小额信贷有序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197-198.
[4]马彩彩.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7-11.
《金融会计》(月刊)是1993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 牵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和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中央级金融会计专业刊物。《金融会计》发行范围广泛,从各大金融机构总部到其基层网点,发行量居全国专业类刊物前列。重点栏目主要有金融分析、专家论坛、会计研究、支付结算园地、财务管理、他山之石、国库业务、法规制度等。《金融会计》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主办单位: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国内刊号:CN 11-3329/F,国际刊号:ISSN 1671-8356
《财税论文投稿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