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中国文艺家范例李清照词作特色应用方式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中国文艺家范例李清照词作特色应用方式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21浏览:31次

   李清照是一位深受传统精英文化熏陶的知识女性,不仅饱读诗书,而且心高气傲,有理想,有抱负,有男儿一样的勃勃雄心。“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展示了词人迥异于一般女性的宽阔胸襟和崇高境界。文章就是一篇文学类论文。

  摘要:李清照是一位深受传统精英文化熏陶的知识女性,不仅饱读诗书,还有男儿一样的勃勃雄心,综观李清照的词,从“愁永昼”到“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字贯穿了李清照的词作。无论是其前期的闺阁闲愁,还是后期的黍离之悲,都令人感到一种亦浓亦淡的感伤,充满了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李清照的一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到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再到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凄苦嫠妇,她渴望自己的才情得到肯定,坚定执着地寻求自身的价值和理想的归宿,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终不能实现,因此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失落的感伤与毁灭的悲哀的,其词作也呈现出多重感伤色彩。

  关键词:李清照,感伤色彩,文学论文

  一、韶华易逝的感伤

  李清照天生具有一种多愁善感的心理特质,又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学盛行的宋代,出身封建官僚家庭的她,深受礼教束缚,生活空间十分狭窄。作为一名女性词人,她的才情和个性使她更敏于感受生活中的一切。青春年华,花开花谢,生命的状态,情感的需求都是她悲情的诱因,因此有时候一场细雨、一片落红,都引起她红颜易逝、相思怀远的感伤情绪。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蝶恋花》),这种无奈情绪在词中往往透过对自然景物美质难再的感慨来表达。最具代表性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通过女词人对花的怜惜表达自己对青春易逝的悼惜。青春和爱情都像海棠花一样美好,而越是美好的东西越容易消逝,再好的青春和爱情都经不住岁月的无情摧残,海棠花的香消玉殒深切地触动了女词人对青春的危机感和对生命的忧患意识。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闺思》)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两首词由景及情,都表现了词人的多愁善感以及青春难再的感伤情绪。

  伤春悲秋是人类的共同情感,也一直是诗词歌赋的主题。对于关注自身、关心生活、关注生命的人来说,秋天的肃杀凄凉极易触动他们柔弱敏感的内心,更何况是李清照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才情女子。

  她的这种感伤情绪不只是人类普遍的悲秋意识,更是她自身生命的独特体验,因此更容易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文学论文:《中国文艺家》杂志创刊于1954年,为新中国著名刊物之一。 本刊高屋建瓴、全面细致地聚焦文艺界风云人物、反映文艺家的生存状态与艺术行为,追踪文艺界的热点事件,解读各种文艺现象,关注各种文艺潮流;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发出自己富有批判精神的声音。

中国文艺家杂志投稿

  二、爱情婚姻的失落与悲凉

  一位品性高雅的才女,却生活在理学桎梏人性的时代,这本身就潜伏着悲情因素。李清照曾经拥有幸福的婚姻,夫妻二人志趣相投,夫唱妇随,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活也一样无法摆脱封建时代一夫多妻制的阴影。李清照“无子”便是赵明诚纳妾的正当理由。跟普通的夫妻一样,他们之间也潜藏着性格冲突的危机,然而以李清照仕宦的出身及艺术家的风度,这种忧郁并没有发展成不顾大体的怨恨指责,而是通过抒写以忧郁为主题的词含蓄地表达她内心幽微隐约的感伤。它不像“二三其德”那样尖锐,也不像“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移”那样执着“.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读这些词句,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脉脉深情而又矜持自尊的无奈女子。在李清照的《蝶恋花》中“,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似念似怨,词中走出来的是一个慵懒郁闷的思妇形象。

  如果说李清照前期词中隐含着相思离愁、不似初见的感伤,那么后期传达的便是痛失挚爱的悲凉。

  最典型的莫过于《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的冷清,乍暖还寒的煎熬,雨打梧桐的悲戚,守着窗儿的无奈,无从诉说的孤独,此时的词人无所适从,字句皆泪,“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愁与她的人生相连接,与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相沟通。

  三、个人价值无法实现的慨叹

  尽管她历经种种磨难,但是她对现实总有或多或少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透过她的不甘心,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宋金对峙,她一直主张抗战,渴望收复失地,可是当时社会下,一个弱女子对时局的看法在男权世界里又能激起多大的波澜呢?所以他对故乡的刻骨怀念,既渗透着浓烈的爱国情怀,也包含着个人价值无法实现的感伤。李清照这类词作中的感伤,摆脱了小儿女般的纠结情绪,不似一般女性那么狭隘,绝不仅仅是爱情中的幽怨难寄,更蕴含着一个出身仕宦、才华横溢的贵族女子自我觉醒后追求理想而终归失落的难以言说的痛。

  四、家国之痛,身世飘零的悲鸣

  靖康之变以后,经历了一系列变故的李清照进入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丈夫去世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不久自己又遭到非议和诽谤,流落途中她和丈夫倾尽半生心血收集的古玩字画也丧失殆尽,令她痛心不已。因此,晚年的李清照在困顿飘零中孤苦无依。她的个人情绪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交织在一起,表现为对丈夫赵明诚、对民族的双重的爱与忧郁的悲歌。如果说《孤雁儿》“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支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流露的还是失去爱侣后的个人感伤,那么《永遇乐》则是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悲吟。“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在“盛日”与“如今”的对比中,写出了时局的盛衰和内心的苦乐。这种对民族和国家的悲哀通过词人心灵的自我体验表现出来,真切自然,给人一种历史悲剧般的审美感受。

《中国文艺家范例李清照词作特色应用方式》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文艺家范例李清照词作特色应用方式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0381

相关内容推荐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教师职称专著对第一作者单位有要求吗
博士出书的最佳时间,理清3个环节,出版会及时
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SSCI期刊推荐6本
南大核心期刊难发吗?为什么难发,怎么才能更好发
职称评审出版专著有哪些优势?超重要的4点分享给大家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