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艺术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22浏览:25次
在音乐艺术中的新研究管理模式有哪些方面呢,应该如何来促使现在音乐建设新方案的运用呢?目前现代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表演,对其中涉及到的美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突出表现在从对音乐表演的历史风格的研究,走向对音乐诠释问题的探讨,集中体现于对音乐表演的“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摘要:国内有关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在近20年有着不断繁荣的趋势,一方面汲取着西方表演理论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实践中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中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既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成果,也存在相互联系的复杂关系,本文试图在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西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评价①[1],为国内音乐表演美学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外音乐,音乐表演,音乐论文
一、国外主要研究评述
(一)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表演
弗雷德里克·多里安(Frederick Dorian)较早地在表演风格和诠释的历史联系中提出了“音乐通过诠释得以实现”[2](p.23)的思想,认为诠释者是音乐作品和世界沟通的桥梁。多里安把音乐表演作为处于音乐创作和欣赏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阐明了音乐表演的中介性和二度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多里安在诠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结合中提出了音乐诠释的真实性(authenticity)问题。多里安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表演技法和表演风格进行了论述。无疑,这些表演技法和表演风格形成了我们今天认识音乐的重要途径。音乐的历史风格演绎问题实质就是音乐的诠释问题。多里安最后对诠释给出了这样的总结:“诠释是带给作品以生命的伟大力量,没有诠释,音乐将失去灵魂。”[2](p.361)多里安不仅具有很强的风格历史意识,而且把表演诠释作为音乐意义的重要成分,给予人的创造性以突出的地位,暗示了其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基本原理。
对表演的“真实性”问题的讨论,在早期音乐表演运动②[3][4](第182-183页)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从文化批评的角度专题总结过20世纪西方音乐学发展历程中的“历史表演运动”[5],提出了表演应该被看成一种批评的形式,对真实性的评价应该看能够达到更好的音乐诠释[4](第170-171页);尼古拉斯·肯昂(Nicholas Kenyon)编辑出版的《真实性与早期音乐专题收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对有关音乐表演真实性问题的专题讨论[6]。西方学界对真实性问题的研究正是集中体现在对“历史表演运动”的看法上。作为一位“历史表演运动”的演奏家和批评家,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 Taruskin)的观点较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他认为任何表演都是一种行为(act),而不是一种文本(text),很少有历史的表演是真正历史的,那些所谓的历史的演奏大多数都具有创造痕迹;我们所听到的真正的历史表演风格都与现代品味惊人的一致;早期音乐运动只不过反映的是现代主义者对音乐声音概念的设想[7](p.8)。他认为,在当代情景下,历史表演运动是“我们的时代和审美品味的一种真实的反映”[7](p.9)。在有关诠释的问题上,塔鲁斯金指出,作曲家的意图是难以达到的,作曲家很可能根本没有演奏家们所想要确认的那些意图。可以说,塔鲁斯金的眼光完全在当代,而不是过去。他对“历史表演运动”进行了批判,而对传统又持有一种开放的看法,他把带有历史信息的表演实践看作一种对传统的继承,主张想象地对待过去。塔鲁斯金以历史批判的眼光,把“真实性”置于审美现代性之中,提出的“真实性”乃兴起于现代主义观念又存在于后现代当下语境中的一种对历史的再创造的观点具有历史和哲学的双重深度。
音乐论文:《音乐创作》创刊于1956年,音乐艺术专业刊物。以五线谱形式发表音乐创作作品,包括各种题材和风格的独唱、重唱、合唱曲以及钢琴曲和民族器乐曲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针对“真实性”问题,彼得·凯维(Peter Kivy)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专题研究,他提出了“真实性”的四层含义[8]:一是忠实于作曲家的表演意图;二是忠实于作曲家生活时代的表演实践;三是忠实于作曲家生活时代的表演音响;四是忠实于表演者个人原创性的、而非仿效的表演方式。凯维分别对作为意图的真实性、作为声音的真实性、作为实践的真实性和个人的真实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凯维所称的这四层含义其实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的真实性”(historical authenticity),即前面三层意义;另一个是指演奏者的真实。凯维从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个方面对音乐诠释问题进行了解释,与多里安在“诠释”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凯维说:“愿望和意图总是在可以企及的可能性中做出的选择。……作曲家对于自己作品的表演愿望是有语境的(Contextual)。”[8](pp.34-35)由此可见,意图本身具有时代局限性,作曲家的表演意图必然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更重要的是,凯维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全重现历史的音响,就算实现了,也不可能重建过去音乐听众对声音的体验。他认为 “真实性”不能脱离音乐的审美判断(aesthetic-judgments),即品味判断(judgments of taste)[8](p.45)。凯维从审美接受的角度置音乐表演的真实性于审美感觉的当代体验中,这与塔鲁斯金的“现代眼光”不谋而合。约翰·巴特(John Butt)继承了塔鲁斯金的现代语境和凯维的分析哲学思路,从现代与后现代文化批判的角度审视了历史表演运动[9],认为历史表演运动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从更宽泛的哲学、美学、文化和政治的角度认识“真实性”问题。
《音乐艺术论文中外音乐表演新管理技巧》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音乐艺术论文中外音乐表演新管理技巧
上一篇:论数字艺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