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艺术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7-09-20浏览:34次
文章是一篇舞蹈教学论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当代舞蹈训练体系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和新管理应用措施制度等等。本文选自:《舞蹈》,《舞蹈》是一本专业性刊物。报道国内外舞蹈艺术动态,发表对舞蹈作品及舞蹈表演艺术的评论。
摘要:在多数情况下,舞蹈艺术的动作创新或者观念更新所带来只是一种“常”中之“变”。所谓的“常”主要指的是相对稳定的文化精神与社会记忆,也包括其主要动律风格和演变规律。而“变”则包括量变和质变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指舞蹈动作语言随时代风俗改变而发生的局部变形,后者主要指动作之精神气质的历史跃迁。
关键词:当代舞蹈,舞蹈训练,舞蹈技术,舞蹈教学论文
一、导论
动作语言是舞蹈艺术最为本质的视觉存在形式,也是识别不同民族舞蹈文化特征的重要依据。中国当代舞蹈理论家资华筠先生在论及舞蹈艺术的本质特点时,对舞蹈动作语言的文化身份特性进行了阐述,“(舞蹈动作)它以表现浓缩而升华了的感情为追求目标,注重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文化特异性”。某一特定的舞蹈动作语言体系都是“经过长期积淀、传衍而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一地域、某一种族的文化烙印,从而成为标示某一民族文化身份的艺术符号。
从视觉层面看,舞蹈艺术基本是由人的动作、姿势和运动轨迹等三大要素构成的。不同个人会有各自不同的运动习惯,而不同的民族则会形成风格殊异的舞蹈动作语言体系。在世界舞蹈文化版图上,风格化的动作语言体系是区分其种族属性、标示其文化身份的最根本要素。尽管在所谓当代舞的标签下,各国各民族的舞蹈语言开始呈现互相借鉴、彼此影响的发展态势,但是,舞者举手投足之间所透露出来的文化气息依然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这是因为,这些动作体系都来自各不相同的舞蹈文化传统。
历史地看,舞蹈艺术动作语言体系的演变基本上存在“神”变而“形”不变和“形”变而“神”不散两种模式。印度舞的演变属于前一种模式。比如,当代印度宝莱坞电影中的印度舞虽然不再是人与神沟通的工具,但其基本动律并没有改变。不论是“神”变而“形”不变的内在颠覆模式,还是“形”变而“神”不散的外部颠覆模式,舞蹈艺术动作语言的文化根性总是会很顽强地保存下来。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外来舞蹈文化会对本土舞蹈艺术的动作语言产生某种“革命性”影响。但“语言”的“革命”并不等于“革命”的“语言”,除了舞蹈艺术自身的体系规定性外,某民族的大文化语境总能将这种“外来语”改造、转化为本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由于舞蹈是要靠活生生的人来实现的,而这些表演者无不具有潜在的动作惯性和更为深层的文化记忆,后者通常就会成为改造、整合外来舞蹈的有利武器。
可以说,作为一种“不撒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动作语言层面上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人类学家喜欢引证原始舞蹈的例子去说明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舞蹈艺术动作语言的稳定性和文化限定性。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跨文化交际的加剧、虚拟文化共享空间的出现,特别是现代舞蹈艺术动作语言训练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最终使“某民族的舞蹈”成为一个值得怀疑的话题。每个受过一定舞蹈基础训练或者具有良好身体条件的人都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另一国人的舞蹈,甚至有可能跳得比当地人更有味道。
在动作语言逐渐丧失其文化限定性的同时,舞者特别是某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持有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启动其内在的“文化保护机制”。为防止身体语言的文化异化,有些国家甚至通过行政立法等方式,强行让本民族舞蹈进入中小学基础教育渠道。
《中国当代舞蹈训练体系新建设运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当代舞蹈训练体系新建设运用
上一篇:论数字艺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幼儿早期音乐教学要点方法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