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8-10-10浏览:115次
街道是随着城市的产生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街道的社会功能己经不仅仅是便于人们来往;漫步、餐饮以及娱乐都己经成为城市街道的重要文化职能[1];没有街道,城市也将失去色彩和活力。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可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但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其他角色还需要人们转变观念;总之,城市街道的景观功能是不容人们忽视的。本文基于文化性的思想理念,对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
《城市设计》(双月刊)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国第一本专门针对城市设计领域的期刊。期刊立足理论前沿、放眼全球议题、聚焦中国发展;一方面为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世界范围内城市设计领域的前沿问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城市设计领域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1、明确景观街道的功能属性
城市街道承担着城市最基本的交通职能,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最主要的外部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开展交流、休闲、游憩等活动的场所。这种开放式的空间把城市中客观有形的物质要素、自然元素和文化中主观无形的精神要素、历史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1.1、街道的属性分类
街道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不同的城市街道在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根据街道在城市活动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可将城市街道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个等级;根据城市街道的使用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其中交通性道路构成城市交通干道骨架,根据道路负担的交通量进行分级;生活性道路是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道路,亦可划分为全市性和分区级的道路。因此,笔者根据城市街道的等级以及使用功能,将其分为交通性主干道、交通性次干道、生活性主干道、生活性次干道四类。
1.1.1、交通性主干道———迎宾路
迎宾路位于蒲城县中心城区,是蒲城中心城区南北向的主干道,向南连接西禹高速,向北连接通往白水县的县道,道路红线宽50m,双向六车道,路面车流量大,是重要的交通性主干道(见图1)。
文化路位于榆林市新老城区的过渡区内,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发展轴,承担着主要交通负荷。因此,它也是榆林市的交通性主干道,红线宽60m,三块板形式,双向六车道(见图2)。
1.1.2、交通性次干道———朝阳街
朝阳街位于蒲城县中心城区内,老城区边缘。向西穿越铜蒲铁路连接城西工业园区;向东连接蒲城东新区。红线宽度 30m,双向四车道,是蒲城重要的交通性次干道(见图3)。
1.1.3、生活性主干道———延安街
延安街位于蒲城县中心城区中部,西至城市主干道重泉路,东连蒲城东新区,红线宽度34m,双向四车道。道路两侧用地为蒲城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因此,可以称它是蒲城县中心城区内的生活性主干道(见图4)。
1.1.4、生活性次干道———红旗街
红旗街位于蒲城县老城区内,东西向历史文化轴线,道路红线宽30m,双向四车道,道路两侧用地多为商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以及文物古迹用地,是蒲城市民活动的主要区域,因此,可以将红旗街归类为生活性次干道(见图5)。
1.2、街道的功能构成
郭雅洁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研究》中提到:“道路构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框架,是最基本的城市构成要素之一,现代城市道路具有交通、市政、商业、游憩、交往、展示城市风貌、生态绿化等一系列多重的功能。”
1.3、街道的类型确定
(1)根据街道两边用地的性质,确定城市道路是商业型街道、居住型街道、行政办公型街道、金融贸易型街道或混合型街道。如蒲城红旗街为城市次干道,道路两侧的用地以商业为主,兼具文化娱乐、居住功能。因此,笔者将红旗街的类型确定为商业型街道(见图6)。榆林常乐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两侧的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兼具商业用地,因此,作者将常乐路的类型确定为居住型街道(见图7)。
(2)根据街道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性,确定城市街道是否是交通型街道,如蒲城迎宾路位于城市南北发展轴上,是连接新城与老城的主要道路,也是城市连接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因此,它是交通型街道。榆林文化路连接市内交通(铁西环线)和城市快速路(迎宾大道),并可通往西北方向的榆林机场高速,也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型道路。
(3)根据街道在城市中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文化,确定城市街道是否具有展示功能。如蒲城红旗街位于蒲城老城东西向文化轴线上,轴线两侧历史文物古迹遗存较多,因此,根据红旗街在蒲城老城中的重要位置,可确定它是历史文化展示型街道(见图8)。
(4)根据市民、政府的诉求以及该条街道的属性,确定城市街道是否以游憩、交往为主要功能。如蒲城中心城区绿地公园与城市广场较少,市民缺乏日常的户外活动场地。因此根据诉求,结合延安街的历史地位,在延安街街景改造中将建筑分为三类:必须拆除建筑、可拆除建筑、保留建筑,结合城市上位规划与风貌控制要求,将部分必须拆除的建筑拆除后,规划为广场用地或街头绿地,供市民游憩、交往。因此,可以将延安街的功能类型确定为生活休闲型街道(见图9)。
城市街道往往具有多功能的特点,而城市街道功能类型的确定,是根据街道中的主导功能确定街道的功能类型。
2、确定街道主题文化内涵
美国建筑师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及前景》一书中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明确的主题文化是街道区别于城市内部其它道路的重要特征,是街道所在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节点。
2.1、街道主题文化的分类
城市街道的文化与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政策倾向以及市民诉求,可以将城市文化分为:①继承历史脉络,体现历史文化的街道;②强调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的街道;③鼓励科技创新,体现时代文化的街道;④注重生态可续,体现生态文化的街道。
2.2、街道主题文化的确定
2.2.1、体现历史文化的街道
历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是上一个时代的物质、精神成果。因此,当街道保留了较多历史遗留的文化成果时,并且这些成果占据该街道的重要地段以及较大比例时,那么,它就是一条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道。如红旗街是蒲城老城的一条连接老城庆成门与承德门的主要历史轴线,它是构成老城的“T”形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轴线上遗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唐代文庙、清代考院、民国民居等历史建筑,且这些历史古迹分布于红旗街的中心地段,占地面积大,综合以上条件,规划将红旗街主题文化归类为体现历史文化的街道。
2.2.2、体现地域文化的街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世界大同”的趋势下,地域文化遭到破坏与遗忘,城市特色缺失,千城一面。这里的地域文化是指发生在特定地域的历史故事,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城市脱颖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如黄土高坡、大漠风情、九曲黄河、万里长城四大文化要素是榆林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这四大要素是榆林特有的地域文化要素(见图10)。
图10 文化路文化分区图
2.2.3、体现时代文化的街道
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是一定的、不变的,而城市的街道网络复杂,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文化归类时,既要有别于其他道路,又要凸显该条街道的特色。因此,可以根据街道的功能类型,结合当代城市发展主题,确定该条街道的主题文化。如榆林常乐路以“生活之道,知足常乐”中的“乐文化”为主题,进行街景设计。
2.2.4、体现生态文化的街道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一种新的文化内涵,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它的产生和发展中包含了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等的一系列变化。
如蒲城延安街街景改造以生态文化为景观主题,通过破旧建筑绿地化、围墙栏杆化、政府院落公共化等方法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在物质层面满足市民对绿色生态的精神需求。
3、寻求街道主题的表现方式
3.1、建筑对文化的描述
塑造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中的建筑语言,建筑中使用的符号,建筑的细部,建筑的材质,建筑的色彩等,恰恰与隐藏在全体市民心中,驾驭其行为并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建筑物及其他围护结构的材质色彩(包括色相、明度和彩度),决定着街道的风貌。建筑色彩和材料均应符合城市的机理。地方建筑材料有助于突出本地特色,取得质感和色彩的统一。像蒲城红旗街的街景规划中,考虑老城历史风貌的传承以及与新区风貌的过度,规划将红旗街分为三个风貌控制区:古城风貌区、风貌协调区、新城风貌区,按照风貌分区对红旗街的保留建筑进行改造,新建建筑进行控制。古城风貌区建筑以灰色系为主,建筑风格采用仿清民居建筑,以低多层砖混结构为主;风貌协调区建筑以土黄、灰色建筑为主,建筑风格采用现代中式建筑,以多层砖混建筑为主;新城风貌区建筑以土黄、赭石色为主,建筑风格采用现代中式建筑,以高层框架建筑为主。
3.2、铺装对文化的隐喻
街道的路面是街道空间的底界面。街道的路面特别是人行道的路面,其铺装和形式也都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如红旗街为与历史文化主题相统一,人行道的铺装需用具有文化气息的青砖,而常乐路为呼应主题“乐文化”与生活居住型街道的功能,人行道的铺装选用彩色方砖,烘托轻松活跃的生活氛围。
3.3、小品对文化的理解
生活中的符号,总能唤起人们的回忆,给人以亲切感。在延安街的景观环境设计中,为唤醒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识,在延安街南侧城墙遗址的位置,以城墙为原型,建造景观与功能并重的构筑物,达到文化向下延续的目的。
在文化路街景设计中,挖掘榆林的地域文化要素,塑造景观雕塑,如主题雕塑“文化”、“骆驼”、剪纸镂空文化景墙,均展现出榆林的边塞文化魅力。
3.4、户外广告对文化的衬托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文化载体作为城市景观的特殊构成要素,城市广告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文化现象。城市的户外广告设计不仅要与周边的建筑风格相协调,还要反映城市的风貌、文化。在当前中国“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具有文化特色的户外广告设计衬托着城市街道景观的主题文化特色。如榆林文化路的街道景观设计对文化路上的屋顶广告、门头广告、独立广告物的广告牌材料、门头广告位置、以及广告色彩有着反映文化路文化主题的要求。
4、总 结
街道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不同的城市街道在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由于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交通的错综复杂,使得城市街道的主要功能类型处于烟雾缭绕之中,看不清摸不着。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章提出如何在城市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系统中,确定各条街道的主要功能类型,进而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针对不同街道提出不同的景观文化主题的方式方法。笔者希望读者通过对本章所讲述内容的学习,能够掌握如何分析街道的功能类型,确定街道的主题文化,进而通过建筑、铺装、小品展现出街道的主题文化,完成街道的特色空间塑造。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日)卢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孙鸣春,周维娜.城市景观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平丽.浅析城市街道景观改造设计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2):118~119.
[5]卓 键.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全球50个街道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日)习池泽宽,郝慎钧,译.城市风貌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7]王成武,赵丽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城市街道空间[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187~223.
《街道设计中主题文化内涵与表现方式》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街道设计中主题文化内涵与表现方式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