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新闻传播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19浏览:26次
实现学术期刊按需出版,唯一的制约因素是按需印刷。本文对国内外出版物按需印刷的发展状况及按需印刷进行了解读,并对学术期刊为何要实现按需出版、实现按需出版后学术期刊将会产生哪些变化进行了阐述。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术期刊如何实现按需出版提供了一种发展路径。
《江科学术研究》创刊于2006年,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科技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内刊,竭诚欢迎高校师生、理论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赐稿。
一、研究的源起
消灭库存、减轻资金压力、实现按需出版是进入21世纪后所有出版单位始终在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按需印刷、按需申请国际标准书号。按需申请国际标准书号对于当前的国际标准书号编号系统和国内的书号管理模式而言,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政策层面对国际标准书号编码方式和国内管理制度作相应的改变方可实现,短期内仍然会有一定的障碍。然而,对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而言,由于在近年来推广应用DOI(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使得每一篇文章都拥有了唯一的身份编号。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唯一制约按需出版的因素,反而是看起来最不是问题的按需印刷。而按需印刷的确是实现按需出版最大的制约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按需出版就是按需,出版,即按照受众需求,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按需出版不仅可以生成纸质出版物,还可以生成以数字形式传播的数字出版物。本文后续的叙述,即以这一定义为基础展开。
二、按需出版的实现基础
有学者指出,ABC是出版行业重要的影响因素。“A”即“AI”,也就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即“Big Data(大数据)”;“C”即“Cloud(云)”。笔者认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要实现按需出版,需要ABCDE五项基础:ABC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D”,就是“DI”,也即“Direct Imaging(直接成像)”,或言POD(Printing On Demond,按需印刷);而“E”,则是指“EDAMS”,亦即“Enterprise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System(企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云服务器是实现按需出版最基础的因素,它提供了数据存储和应用的平台。任何用户,只要经过授权,便可以访问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相应信息。大数据库是实现按需出版最基本的保障,它提供了按需出版的相关数据资源。只有大数据库中的内容足够全,才能保障受众可以随时调用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人工智能是实现按需出版的重要技术,它可以从受众在客户端上的操作,智能匹配出用户需要的内容,并呈现在用户面前。直接成像是将人工智能从云服务器中调用出的大数据文件变为受众可以阅读的内容的基础。企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则可以将出版单位的所有内容资产、人力资源、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服务提供商等资源全部纳入统一平台管理,既可确保出版单位的数字资产安全,又可以基于大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为相应的读者匹配专属内容、为相关的文章匹配合适的审稿专家、编辑。
在通常的理解中,直接成像与按需印刷并非是等价的命题,更不会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达。然而,按需印刷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按需印刷仅只按照需要将电子内容不通过传统印刷的制版过程,直接印刷在承印物(纸、非纸材料)上;而广义的按需印刷,则是将所有的将数字文件变成人可以阅读的文字和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的设备。直接成像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直接成像指的是印刷机用激光直接在印版滚筒上制版;而广义的直接成像,则是指任何将承载着图文信息的数字信号通过数-模(D/A)转换显现在再现媒体上的技术。从呈现原理看,电子设备的显示和印刷是没有区别的,都是通过三种原色(四色印刷是为了弥补三种色料原色等量混合无法得到纯黑色而另外增加了黑色色料,因此仍然可以看成是三原色)不同比例的混合而达到还原图文信息的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按需印刷和直接成像都是通过数-模转换,按受众需求将数字文件转换为人类可以识读的模拟信号的过程,二者完全等价,甚至完全相同。在本文的讨论中,按需印刷和直接成像仍然采用狭义的概念。
三、国内外出版物市场按需印刷的发展状况
2006年,亚马逊网开始采用数字印刷设备开展图书按需印刷业务,标志着国外出版物市场正式进入按需印刷时代。2008年,同样是亚马逊,发布了一份致出版商的公开信,要求出版商将印刷业务转交给亚马逊旗下的按需印刷公司,尽管当时遭到了出版商的抵制,但最终亚马逊还是开始了接到
图书订单后再安排生产的按需印刷时代;2016年4月,京东通过与虎彩印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内出版物市场也进入了按需印刷时代。至于学术期刊的按需印刷,从2007年开始就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截至本文写作时,笔者暂未查询到按需印刷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案例。
四、按需印刷的变化
(一)按需印刷使出版单位的库存和库存成本降为零
据《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的统计,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库存,从2007年年末的44.82亿册、532.67亿元,上升到2015年年末的67.83亿册、1082.44亿元,虽然2016年年末下降至65.75亿册、1143.00亿元,但是10年間出版物库存数量增长了46.7%,码洋增加了114.6%。按2015年年末全国共有551家出版社(已除去33家副牌社)计算(2016年的数据尚未发布),平均每家出版社2016年年末的库存码洋为2.07亿元;如果按定价相当于3.3倍成本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家出版社的库存就用占用6210万元的资金,即利润也要减少6210万元。这对于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
而如果采用按需印刷,这近66亿册的库存就不需要产生,即使不加上库房占用成本、库房管理成本,相当于可以直接为每家出版社带来6000余万元的利润。
(二)按需印刷是相对环境友好的印刷方式
传统的出版物印刷,通常采用胶印方式,印刷过程中需要输出印版,印版的制作需要大量用水。而按需印刷通常采用直接成像印刷机,其直接在印版滚筒上进行制版,而不再制作实体印版,用水量有较大减少,且直接成像印刷机通常采用无水印刷的方式,进一步节约了用水,也减少了化学用品的用量,比传统印刷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是相对而言对环境友好的印刷方式。
(三)按需印刷可改善受众视觉体验
上面已经提到,按需印刷通常使用的直接成像印刷不需要制作印版,因而可以直接生产200 line/inch的印刷品;而即使是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 conventional Plate,CTcP,即目前印刷行业内通常说的CTP),尽管也可以生成200 line/inch的印版,但要最终生产出同样效果的印刷品,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传统印刷毕竟要生成印版,因此肯定需要有安装印版的过程,难免会产生精度误差。普通的四色印刷机采用的是套色印刷的方式,即一色印好后再印第二色,当每块印版都有精度误差时(这种误差几乎无法避免),套印后必然会发生套印不准的问题,印刷品观感相对直接成像印刷的印刷品要差一些。
因此,按需印刷的印刷品在受众的视觉体验上要明显优于传统印刷的印刷品。
五、学术期刊实现按需出版的原因
(一)学术期刊已经具备按需出版的资源条件
学术期刊通常都定位于服务于某一学科领域,其此前已经发表了大量本学科的学术论文,如果将这些论文的电子版(即使是在使用桌面出版系统前出版的期刊,只要保留有相应的样刊,通过相应的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很容易转换为电子文件,本文不作展开)传输到云服务器上,必然会形成大数据库,再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即可根据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授权,按任意关键词将任何在数据库中的资源调用出来。受众只需要输入相应的关键词,对人工智能返回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筛选,即可以获得相应的出版物。
(二)印數下降需要学术期刊进行按需出版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设备功能的逐渐完备、受众阅读习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同类型杂志的相互竞争,学术期刊的单期印刷量也逐渐减少,尤其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小众期刊,印刷量的下降已经向数字印刷与胶印的平衡点(1500册)逼近,部分学术期刊印量已经在1500册以下。换言之,对于这些印量接近1500册的学术期刊而言,如果仍然采用集中印刷、物流分发的方式,成本的压力会远大于按需出版方式,此时按需出版已经是降低成本的不二之选。
(三)学术期刊需要通过按需出版提高业务营利能力
1.通过按需出版使学术期刊已发表的内容形成二次销售
对于国内的图书出版单位而言,初版书必定是不如重印书赚钱的,因为初版书除了需要支付印数稿酬之外,还需要支付基本稿酬、承担编辑的人力资源成本、排版成本等。而对于学术期刊而言,面临同样的成本负担,尽管学术期刊通常不需要付稿酬,但其他成本与图书并无二致。如果学术期刊可以将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按不同的主题集结出版,即可获得论文带来的二次销售收入,而这一次的销售,因为不再需要承担排版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除去直接成像印刷成本和物流成本外,几乎都是纯利润。
此外,随着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按需出版还可以通过受众访问相应的网站,下载电子版本的文件,在任何电子终端进行阅读,这时受众同样需要付费获取所需内容,同样可以形成销售。当然,当前国内亦有部分学术期刊开始向OA(Open Access,开放获取)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期刊出版单位不向读者收取费用,而是向作者收取费用。此种模式下,只要限制受众对电子文件的打印、复制等操作,同样可以在受众需要获得纸质版时,通过直接成像印刷方式形成销售、获得收入。
2.通过“分散印刷、集中配送”进一步降低学术期刊按需出版的成本
按需出版已经使得学术期刊的成本压力降至最低。受众先提交需求,出版单位再按需求量采用按需印刷方式印制刚好能满足需求量的期刊份数,从而将库存降为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由于按需印刷仍然未脱离集中印刷、分散配送的模式,在此条件下,物流成本将取代库存成本成为摊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利润的主要原因。目前,分散印刷、集中配送的模式,将成为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不二选择。
所谓“分散印刷、集中配送”,是指出版单位与读者所在地(或靠近读者所在地)的印刷企业合作,通过按需印刷的方式,将期刊在读者所在地或读者所在地附近的印刷厂印刷完成,委托当地物流企业就近配送,最终形成同一种期刊分
散在不同的地方印制,而不同的期刊在同一地委托同一家物流企业进行配送,从而将物流长途物流变为短途物流,进一步降低学术期刊的物流成本。
六、学术期刊实现按需出版后的改变
按需出版是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之后的应有之义。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下,编辑在期刊中收录什么内容,受众就只能阅读什么内容;而在数字出版模式下,读者想阅读什么,可以由其自主决定。因此,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期刊形态的变化,亦需要期刊出版单位工作方式有相应的变化。
(一)编辑、校对、技术编辑不再“各司其职”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全体编辑负责对本期所有的文章进行编辑加工,责任编辑负责对所有文章进行统筹处理,校对负责对校样的通读,技术编辑负责排版、制图。而在按需出版模式下,编辑需要根据自己的专长,负责不同的版块,专注于在自己所负责版块中尽可能多地开发文章,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多该版块的文章的选择。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每一个版块都需要有一名责任编辑,在不增加出版单位人员的情况下,意味着每一位责任编辑都需要既能编辑稿件,又能为其他编辑做好的文章进行校对,还能自己排版、制图。因而,需要每一位编辑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一专多能人才。
(二)文章内容不再是按周期发布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期刊都是按周期进行发布,每一周期的所有文章在既定的同一时间同时发布。而在按需出版的模式下,每一批文章完成编辑就可以立即上线,每批文章的数量不确定,只保证每一个周期内一定会发布一定数量的文章;受众甚至可以指定期刊电子版本的推送时间、推送频率,或是纸质期刊送达的时间和地点。
(三)受众阅读期刊的方式不再唯一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受众通常只能选择纸质版阅读。而在按需出版模式下,受众既可以选择纸质版阅读,也可选择在手机APP上、电脑客户端上、期刊官方网站上、手持阅读器上阅读。
(四)期刊内容不仅限于二维形式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期刊的内容通常只有文字和图形、图像等二维形式。而在按需出版模式下,由于可以在各种电子媒体上进行阅读,而电子媒体不仅可以呈现文字、图形、图像,还可以呈现视频、音频、三维动画,甚至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身临其境地领略文章叙述的相关内容。
(五)受众阅读方式不再是线性的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期刊的排列总是编辑确定的。因此,阅读时只能按既有的页面顺序进行。而在按需出版模式下,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电子版本中的所有文字,都会被自动标记为超链接,并自动与因特网上相关的内容进行链接,受众可以随时跳出既有的阅读位置,去查看超链接所指向的相关内容,阅读完成后再跳转回跳转前的位置继续向后阅读,阅读的方式不再是线性的。
(六)期刊与图书的界限将被打破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期刊就是期刊,是按周期发布的出版物,每一期内容都是围绕期刊的定位来组织的;图书就是图书,是一次性发布的出版物,每一种图书之前不一定有关联性,可以独立承载某一话题或某一领域的相关内容的完整呈现。而在按需出版模式下,受众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或需要,将自己对某一话题或某一领域的集中起来下载、按需印刷,期刊就是图书,可以成为一本某一方面的专著。
(七)期刊不再只有一个版本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编辑制作好一本杂志,通过印刷制作和发行环节,送到每一位受众手中的都是同样内容的一个版本,如果印刷、装订质量控制得足够稳定,甚至任何两位读者拿到的期刊,连外观都完全一致。而在按需出版模式下,每位读者都可以拥有只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期刊,甚至封面图形、内文字体都可以专门定制。
七、结 语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出版行业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媒体的融合、“一次制作,多次、多平台发布”的全新出版模式更是出版行业未来的标准形态。学术期刊在按需出版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受众相对固定,导致期刊的规模不会很大。然而学术期刊在按需出版方面又有着天然的优势:专业、专注于细分市场的耕耘,从而可以在按需出版时,为受众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领域的高质量文章合集。当学术期刊真正找到符合自己刊物按需出版的发展路径,必定可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雙丰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青.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按需印刷[J].出版发行研究, 2014(10):42-44.
[2]董子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初探[C].北京:万方数据高等教育与公图事业部资源合作中心,2014.
[3]康军,宋庆国,陈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按需印刷[J].传播与版权,2015(3):60-61.
[4]韩锟.我国科技期刊采用按需印刷出版的可行性初探[J].编辑学报,2007(S1):65-6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按需出版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按需出版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研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