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车辆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27浏览:33次
本文就供應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含义、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影响因素、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分析研究现状、总结研究不足、展望未来研究,为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重型汽车》(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重汽技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重型汽车行业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权威刊物,集技术性与综合性、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在汽车类期刊中占具重要地位。
0 引 言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市场环境的复杂多样,涌现出不少问题,如核心技术不足、物流和管理成本较高、利润并不完全随生产数量的增长而增长、库存量大等,因此,探讨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已成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问题。
1 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含义
供应链协同是企业之间业务交往和协作的运作模式,以实现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供应链资源,葛亮等认为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定数学方法,采用特定评价指标体系,对照既定评价标准,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一定时期内供应链协同各方面有效性和效率进行的客观评价。邹辉霞认为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估系统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供应链协同管理战略目标制定、绩效评估目标和指标制定、绩效评估计划的制订与执行、监控与评估及奖励与指导修正等五个步骤。
2 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影响因素
Simatupang等从信息共享、同步决策及激励联盟研究供应链协同程度,得出供应链协同度与运作绩效呈显著正向关系。Attaran等指出通过建立与制造商一对一关系,CPFR体系能显著提高供应链管理绩效。Cao等将供应链协同优势分为过程效率、服务柔性灵活、业务协同、质量、创新等领域,用实证说明供应链协同优势与绩效存在正向关系。曾文杰针对制造业供应链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对协同运作及合作关系和协同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假设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说明供应链合作关系对协同运作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协同对供应链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谢磊 等运用供应商和制造商协同、供应商间协同、物流服务能力三个方面设计工艺物流协同量表,构建供应物流协同、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供应物流协同对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企业绩效的直接、间接效应。
3 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Neely等指出闭环供应链绩效评价包括了为实现闭环供应链管理的所有活动及程序的量化效率与效用。Handfield从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内部(生产流程)、下游(出售多余库存,再生和再循环材料回收)评价循环供应链。Ezutah指出汽车产业闭环供应链绩效评价可从正向以消费者为结点的链、逆向从报废汽车回收为始点的链两方面进行评价。
徐贤浩等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而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功能的绩效评价,对供应链运营绩效并不完全适用。江涛涛基于流程的绩效评价构建了生产、物流、营销、服务、回收及合作等过程的闭环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贾瑞霞 等参照平衡计分卡思路,从财务、客户满意度、系统协作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维度提取KPI。杨玉中 等利用AHP法通过采购过程绩效、生产过程绩效、销售过程绩效及返回过程绩效来构建汽车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杜利珍 等从定义出发对汽车供应链绩效评价,指出汽车供应链绩效是汽车集成化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链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等内外资源支持下,通过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物流管理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应从汽车用户价值和供应链价值进行评价。李彦颖认为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把绩效评价分为战略协同、信息协同、信任协同、业务协同、分配协同、标准协同、文化协同及其他协同等层次,对协同支持指标、协同运作指标、协同结果指标进行量化,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中。罗积善从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对汽车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进行考察,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以上海大众为核心企业的汽车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进行评价。
4 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张翠华 等通过实证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说明企业在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客户服务、系统适应性协作可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钟冬荣参照BSC平衡计分卡,结合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从ERP II协同能力、业务流程协同、学习与成长、客户服务、财务方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结果表明ERP II协同能力起基础性驱动作用。黄花叶从协同角度在集群式供应链中引入TPL,构建单品库存协同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TPL的引入能明显使集群式供应链系统总库存水平降低,制造商生产率能有效平滑,顾客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并构建BSC-SD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平衡计分卡仿真模拟不同协同环境及产能政策下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结果说明协同度更高能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及订单满足率。张伟玲通过分析SCOR模型,将BSC模型与其结合,加入供应链协调运作能力维度,运用模糊评估法构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协调绩效评价模型。
孙清华在汽车供应链协同过程中引入价值网理论网状思维模式,建立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型、协同信息资源模型,并运用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邱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汽车供应链上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要求与对供应链绩效的贡献,用米切尔评分法分类筛选主要利益相关者,构建汽车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模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物元分析法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下游、链外绩效分别为良好、优秀、良好、良好。蒋定福通过构建汽车后服务“三层一体”(汽车后服务企业内部协同性、企业间协同性、服务链协同性)评价模型,将熵理论与协同理论结合并提出协同熵以描述系统要素的协同性,利用协同熵函数度量每个评价指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协同性进行训练仿真。李天博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汽车供应链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制造资源共享基础博弈模型、云平台管理博弈模型、互惠博弈模型,通过多色集合理论初选供应商平台,采用两阶段灰色综合测度模型评价供应商的五维度综合能力指标(生产、柔性、质量、物流、管理)。张鹏在SECI知识转化模型中引入节点企业内外部这一新维度,将其扩展成二维供应链知识转化模型,并将模型中的知识转化模式扩展为八种,认为供应链知识转化可起始于任一种知识状态,且知识状态决定知识转化模式,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可同时进行,同一知识转化模式可同时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推进,通过实证剖析供应链知识转化与知识协同间相互包含、促进的关系,供应链知识转化模式在知识共享、转移、获取、整合、应用、创新等协同行为中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知识获取、整合、应用在供应链绩效关系路径中,以柔性为中介变量的间接作用较明显。
5 总结与展望
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但通过文献总结可以看出,评价指标大部分以成本及顾客满意为基础,还欠缺战略匹配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多数绩效评价指标不仅难以量化且较难确定共同量化标准;大多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重理论且建立了数学模型,但与实际的结合还不够;对供应链协同管理整体绩效与节点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及供应链协同管理整体优化与绩效评价结合的研究还较少。
就目前研究总结而言,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还可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深入:探讨供应链协同和各成员绩效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供应链协同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性、科学性的量化;参考其他领域协同度、集成度的方法和模型,比较分析汽车供应链协同程度的量化;依据中国社会经济背景,结合产业实际分析供应链协同对产业的具体影响,对不同产业间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6):151-154.
[2]邹辉霞.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Simatupang T M,Sridharan R.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16(2):257-274.
[4]Attaran M,Attaran S.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Most Practice for Building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07,13(3):390-404.
[5]Cao M,Vonderembse M A, Zhang Q Y, et al.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Conceptualiz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0,48(22):613-635.
[6]曾文杰.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7]谢磊,马士华,桂华明,等.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1):96-104.
[8]Neely A,Gregory M,Platts K.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Towards Theory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5,15(4).
[9]Handfield R B, Nichols E L. 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ina Management[M]. 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9.
[10]Ezutah Udoncy Olugu, Kuan Yew Wong, Awaludin Mohamed Shaharoun.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n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Automobile Close-Loop Supply Chain[J].Sustainability,2010(2):871-889.
[11]徐賢浩,马士华,陈荣秋.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69-72.
[12]江涛涛.闭环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25-28.
[13]贾瑞霞,李云.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济,2010(2):28-29.
[14]杨玉中,邓叶飞,孟祥中,等.基于AHP的汽车供应链绩效可拓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91-96.
[15]杜利珍,陶德馨,余联庆.汽车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及软件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4):159-164.
[16]李彦颖.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17]罗积善.汽车闭环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18]张翠华,周红,赵淼,等.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706-708.
[19]钟冬荣.基于ERP II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
[20]黄花叶.基于TPL的集群式供应链协同及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21]张伟玲.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协调绩效评价研究[D].兰州:甘肃政法学院,2016.
[22]孙清华.基于价值网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23]邱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汽车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3.
[24]蒋定福.基于协同熵的汽车后服务链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5.
[25]李天博.云制造环境下汽车供应链协同的制造资源共享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