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7-27浏览:71次
这是一篇关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问题破解的文章,为了加速现代化的进程,早期的社会发展往往以经济发展为唯一标准,协调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 是事物存在和演化的基本方式,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参照标准。协调发展, 彰显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区别于西方主要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特质, 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协调的目的就在于摆脱发展问题上的唯经济增长、物质崇拜、不顾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范式缺乏正当性意义上的规范理性引导和制约等多重弊端, 解决的是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社会现实问题。协调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目的, 只有践行协调发展, 才能够为社会总体的有序性和美好生活的建构创造良好的现实环境, 实现社会辩证发展、系统发展和整体发展的价值目标。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创刊于1984年3月,原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该刊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委托,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
发展包含着一种人在生存实践过程中对事物演化过程的理解和把握,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时伴随着对发展观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思考和选择。我们对社会发展理念探讨的出发点应当是“发展为了什么”“如何才是好的发展”等问题。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决定未来的发展应是怎样的、能是怎样的。因此, 对社会发展的把握不能以一种绝对性的概念统摄, 比如经济发展的快就是好的发展, 只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发展就是好的发展。显然, 在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 单纯谋求快速发展和人需求满足性的发展已经逐渐显露出发展的弊端和不良的影响, 这些问题已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凸显并造成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失衡。如何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失调、冲突和矛盾的问题, 直接关涉着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人的社会性和价值性的实现。
一、非协调下的发展失衡
社会发展的过程既可能满足人们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美好期愿, 也有可能带来许多未知的问题, 或者因为发展偏颇产生一定时期内难以解决的困境, 这源于发展过程中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道路的选择或实施方略的不同而出现的一系列价值冲突、经济社会矛盾、社会分层差异、财富资源分配不均等发展问题, 而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世态失衡、生态失衡和心态失衡, 这些失衡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 现代化技术经济下社会发展现实的世态失衡
为了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早期的社会发展往往以经济发展为唯一标准, 排斥或忽略其他有关因素, 同时又将这种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 特别是集中表现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优先发展国家经济的方面。这种经济增长的观点强调了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强调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量的重要性, 虽然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有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导致了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倾向。这种经济富裕是建立在牺牲一部分人利益使另一部分人富裕的代价之上的, 利益的获得者往往是社会的上层阶级或者本身就是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 贫困地区的群众永远都处在被牺牲的地位。可以说, 这种发展其本质上还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模式, 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它根本没有真正地消除贫困, 反而造成了阶层分化的愈渐严重, 从而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社会矛盾也随之加深。
经济单一增长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愈发显现出其造成的诸多社会失衡和问题, 社会失衡会使得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如果处理不当反过来不仅导致经济发展受阻, 而且导致社会危机频发。唯经济增长所舍弃的是社会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因素, 影响的是整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失衡。
由于发达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时间比发展中国家早,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 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也并非就是“先进”或者能够真正持久地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类掉进了自己不断取得的更加光辉灿烂的成就所设下的陷阱。这些成就掩盖着流沙, 人越是向前迈进, 就陷得越深”, “宣扬不惜任何代价只求经济增长的人们, 在各方面都处于困难境地”[1]。
这其中还揭示出国家之间的关系失衡问题, 巴西学者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就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一部分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另一些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的”,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以忍受剥削为代价[2]。将政治秩序建立在经济秩序之上、以经济利益的转化作为科学技术判定的唯一标准、对自然无限制的过度索取、人际关系也表现为纯粹的价值利益关系等, 这都是对技术经济单一追求的发展模式下, 造成的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甚至反过来对经济本身都造成了严重的发展失衡。失衡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球性的普遍存在, 带来的是普遍的社会不公正、两极分化、全球竞争加剧、全球财富分配不均。“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相互依赖关系, 发达国家可以依赖强大的科技实力轻易地从不发达国家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利润, 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从属于和服务于发达国家。”[3]
(二) 现代化技术经济下社会发展现实的生态失衡
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持续推进,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改变了社会结构, 提升了社会文明的程度,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除了社会关系层面的贫富差异、社会矛盾激化等等, 还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说社会世态的失衡我们可以诉诸政策、制度、经济结构的调整, 或者通过社会改革等手段来解决, 那么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导致生态失衡则是将毁灭整个人类的终极灾难。
在人类启蒙运动以前, 自然对于人是神秘莫测又变化多端的未知存在,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崇拜和敬畏的关系。而随着工业革命和近代科技的发端, 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 人可以利用科学和知识改造自然, 人对自然的支配甚至可以达到“无拘无束”, 一切都以满足人的目的为目标, 根本不再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将人放在了自然的对立面上, 为达到经济效益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来实现不断扩大生产, 把过去人类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彻底泯灭在了现代工业文明当中, “现代工业文明在整体上是反自然、反生态的”[4]。
当我们开始端详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结果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森林的锐减、空气的污染、水土的流失、土地的沙化、其他动植物物种的不断灭绝。首先是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的生态失衡, 其次是工业化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失衡。生产方式的粗放型虽然对资源需求和消耗巨大, 但是产出的能源效率却十分有限而且偏低, 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生产的发展, 在更大程度上又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 长期粗放型建设的结果造成了环境恶化, 生态系统无法修复, 自然灾害频发。
总体来看, 整个人类现代文明是以一种牺牲自然的惨重代价换来的繁荣, 所以从20世纪末人类逐渐开始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灾难性的天气异变、不可修复性的资源破坏、核污染、全球性的疫病和其他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 也许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如果放任生态这样的持续破坏和失衡下去, 那么最终只会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
(三) 现代化技术经济下社会发展现实的心态失衡
对经济的崇拜背后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种以技术经济为中心的物质“贪婪”欲在财富追求的过程中, 预设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 其理念充斥着价值的混乱和道德行为的失范, 人内心的状态在追求世俗物质享受的同时, 又表现出一种意义上的自我迷失和人际关系间的淡漠和虚假, 是一种个人与自然、与社会共同体以及与人自我的多重的疏离状态, 而这种疏离状态的本质就是一种“非协调”的心态失衡。
马尔库塞指出:“现代技术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不再去想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 只想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 而不去关心技术本身的目的, ……在这种状况下形成的发达工业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而只能是一个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5]这样的社会人们对物质、享受以及欲望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但随之而来的意义追问让全体人类都陷入了精神信仰的危机。面对丰裕的物质与繁华的社会表象, 越来越多的是人类内心的无法安宁和平静,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类欲望满足之后又将走向何方?心灵世界充满着无止境的困惑、不安和空虚。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总是随波逐流, 自以为想要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他人想要的东西, 在物质需求里迷失人生的方向, 我们被各种跟从他人的需求期望、物质追求所困, 这样人就陷入了生存意义的失衡。
人对自身生存的意义产生了未知的迷惘和失去方向的迷失, 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交流的冷漠、情感的疏离, 人变得愈发的孤寂。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 在经济领域“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6], 几乎极少关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之外的事物, 人过于关注个体利益的事时, 就会变得自私而无所顾忌, 特别是在自发性的市场经济当中, 人的“唯利是图”心理在社会现实中表现为尔虞我诈、毫无公正平等之心, 只计较成本与效益的收益比例,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一种相互“算计”的关系眼光, 而利益的冲突亦成为人之间的冲突、政治社会的冲突的根源, 滋生腐败、动荡政治、扭曲文化价值观念。由此人在彼此接触的劳动、工作或者社会交换当中只存在竞争关系, 而这种过快的竞争节奏和竞争压力, 一边给人带来更多不可抑制的愤怒情绪, 另一边又会消耗人原本具有人性关怀的思想和情感, 让生活中的人情变得虚假而缥缈, 这样人又陷入了生活意义的失衡。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关涉, 无论从片面的经济增长还是单纯以人的价值取向目标为发展标准, 都会导致社会多方面的问题频发, 社会任何一种发展的失衡都会造成发展停滞或者走向失败的困境, 因此如何平衡发展中各个因素的关系, 如何解决已经出现的发展问题, 我们需要诉诸协调这一理念和方法。
二、协调对发展的基本理论关涉
协调是自然的存在秩序、人类生存的实践智慧, 以及人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对调控对象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方略, 协调也蕴含在事物发展的过程当中。协调首先保证事物内部的秩序和机构的基本稳定, 这是事物存在即呈现的基本;其次协调使得事物内部跟要素之间保持和谐, 这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协调对发展整体性、和谐性和稳定性的强调体现在发展观念上要有协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协调, 在发展问题的解决上也要注重协调。
(一) 协调是发展的本然状态
协调是保证事物稳定呈现其状态的首要条件, 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到人及人类社会的构成, 都是其内在组成要素相互协调下达到的基本稳定的状态。同时, 协调还是事物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处在发展变化当中的, 这种发展变化就是事物运动的过程, 而推进运动向前变化的根本动力是蕴含其中的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 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矛盾双方的统一性是相对的, 对立和斗争性则是绝对的, 协调就是要调节矛盾的斗争性, 抓主要矛盾, 补齐问题短板。比如, 在过于集中发展经济而导致的政治、文化缺失的发展模式中, 社会问题会呈现出诸如财富分配不均、政治专断、腐败和拜金主义盛行等等, 而经济发展也并不能长远发展, 区域间的差距持续增大, 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平衡, 结果就是社会发展受阻、失衡而停滞。只有协调才能让事物在发展前进中找准发展短板, 提升不足之处, 以避免出现偏颇和失衡而导致发展方向的错误或者发展整体的功能性失调, 解决发展问题才能稳步推进发展阶段。
(二) 协调是发展的内在机制
协调以事物内部要素相互协同、适应达到和谐的状态为要求, 协调的状态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协调在以下三种基本的形式上促进事物发展:其一, 系统整体的比例协调。系统内部的要素都有各自的规定性, 从量的多少到质的比例都有相对的结构构成要求, 只有这些要素比例关系达到协调, 才能让系统整体达到平衡, 否则任何一部分的失调都会让整体失衡。其二, 发展要在结构上保持协调。事物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由具体的较小的若干个部分组成的, 任何一个部分对事物整体都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单个部分的排列次序影响整体的呈现样态, 单个部分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影响整体的发展水平、发展层次。其三, 功能性协调保证发展的正常推进, 在这里功能性协调指的是社会系统里的诸多组成因素、构成部分、相关要素在一定的范围内起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 各部分之间达到一致和和谐则对系统的整体起到增强的作用, 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反之如果各部分之间不能协调配合, 反而相互对立排斥, 则会相互削弱彼此作用, 在整体上抵消、减弱系统整体的功能, 造成系统的分崩离析, 影响发展的正常进行。
(三) 协调是发展的价值目标
协调发展在其理论上主要强调的是发展方式的整体性和谐及其稳定性, 就发展的理念来说, 协调发展关注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和“为何发展”。协调发展蕴含着一种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 注重的是发展的整体和过程的统一。这里的协调, 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制度, 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就是凝聚发展合力, 提高发展的耦合性, 体现在改革发展上就是“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 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这样才能求得最佳的群体发展效应。
协调发展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发展相互协调的理念, 是从根本上实现发展价值观念的重要转变。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人, 而人的发展又离不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从历史和实践的发展经验来看, 唯GDP式的经济单向发展仅仅满足的是一时对财富的占有和物质层面的享受, 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的恶化、文化的迷茫、理想信仰缺失造成的精神贫瘠。协调发展反对的就是片面性经济增长的模式, 提倡的是经济与社会、与文化、与政治、与生态协调的发展模式, 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 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 包括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社会公共服务覆盖、分配和供给, 将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充分地展现和共享给所有社会中的人。人的协调发展就是实现人自身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 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的统一,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协调发展是美好生活的秩序诉求与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的应有之义
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是制约发展向前推进和有序进行的关键问题, 失衡的发展, 只会导致更多的冲突和困境。因此, 协调发展的理念始终贯穿在中国社会建设、改革的进程当中, 美好生活的实现就是要解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只有通过协调发展才能处理好社会中影响民生的诸多问题, 应对好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不平等、不协调的问题。蕴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经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协调发展理念, 是当前中国式发展模式和发展逻辑的有效形式, 是中国在应对社会发展问题上有力的回应和中国方案。
(一) 协调发展在中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的内在演进逻辑
在中国社会建设、改革的过程当中, 我们党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上,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 将协调的理念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将协调作为认识发展问题、把握发展观念、解决发展难题的核心思路。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专题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 形成了许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7]
在新中国建设初期, 毛泽东明确指出:“所谓问题, 就是矛盾, 世界是充满了矛盾的, 今天你们提的问题, 就是矛盾, 就是不平衡, 摆得不平衡。”[8]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上, 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人强调要“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9]。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现代化阶段, 从首抓经济目标转变思路重点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 十六大以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更是把协调发展问题作为推动社会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11], “坚持统筹兼顾, 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 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2]。我们党的领导人在发展问题上对协调这一理念的重视, 始终贯穿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时期, 是制定发展策略、实施发展战略的内在标准和根本考量。在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理解上, 结合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在进入新时代的当下, 协调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成功践行, 是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关于发展规律的重大升华, 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政策在发展预期、发展本质、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上的理论突破, 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实现质量与效率并重、公平与合理兼顾、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有力保障。
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 意味着全面统筹、综合平衡、补齐发展短板, 目标是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不平衡问题, 力图打破发展的单一模式和局限性思维, 从而拓展发展空间, 为长期性发展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只有协调发展关涉着我国发展的全局状况, 只有协调发展能够对中国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失衡问题进行纠偏与调整, 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性的行稳致远。
(二) 协调发展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关涉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一番番美好的愿景是我们对美好生活内容的具体追求, 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在这里, 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美好生活的标准会因为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展现出许多不同的要求, 美好生活不仅仅是要实现物质生活的更加丰裕和文明, 还包含着对诸多非物质的元素比如“健康”“安全”“尊重”“和谐”“自我变革”等等要求, 因此,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景描述, 同时更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国当前社会就已逐步凸显出各种问题:贫富悬殊、城乡发展差异过大、分配不公平、生态污染、水土流失、频发的灾难性天气、“城市病”以及现代人精神空虚、心态失衡等, 这些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过程中“协调”的丧失。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逻辑, 发展应该是具有整体性的、阶段性的和可持续性的, 而能够保证发展的有序和良好可推进的核心方式就是协调, 只有通过协调的方式才能处理好这些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协调等问题, 进而保证社会发展的平稳有序和公平正义, 所以说协调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战略, 是通往美好生活之路的必要方式。
协调对美好生活的关涉要明确的是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美好生活, 如何通过协调改善民生建设, 实现人民需要的根本满足。首先, 在社会建设和治理上, 协调为美好生活所需而创造基本的社会外部条件, 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保证等民生领域, 协调发展要实现的是公平、正义、平等、安全、自由的社会制度风气。协调在这里要平衡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力的适应情况, 社会公共事务中人民的参与度和意见采纳度。其次, 在自然生态关系上, 协调发展关涉的是人口、资源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发展关系, 是发展观念从人对自然过度开发、无节制索取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生共在的发展理念, 人口的增长要与生产发展力相适应, 经济建设要与环境保护相互照应, 人与自然要实现良性循环, 让人们感到美好生活的生态文明。最后, 在人的发展和内心生活上, 协调发展关涉的是每一个人的内心感受, 关涉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相处的状态关系。美好生活在人的发展方面代表着人能够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这只有在外部条件充分和人本身具有完整的精神追求的同时, 才能够实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 协调发展关涉的是人的伦理道德在交往过程中平等、文明、友善的关系, 强调互惠互利的平等合作关系, 让人们感到美好生活的精神文明。
(三) 实现协调发展与美好生活良性制衡的有效路径
协调发展体现的是美好生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明确的是美好生活“是谁的美好、为谁而美好和如何走向美好”的问题。美好生活是通过协调发展构建起来的, 这样一切的发展首先要坚持人民主体的地位, 按照人民的意愿并依靠人民的力量、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发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是强调整个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这样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发展充满底气和力量, 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才能更加充足, 面对发展问题的时候才能协调得高明、协调得有效, 这样社会生活才能称之为美好。
协调发展让发展理念从整体上关涉美好生活的应然框架。协调发展将协调的基本发展方式和思维规律贯穿发展理念和美好生活构建的制度框架当中, 协调发展要求发展要从全局性出发, 协调是在整体系统中的协调, 目的是使整个发展系统达到平衡。而协调发展包含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和均衡, 是发展的题中之义, 是整个发展理念的核心领导。它对创新发展的关涉在于要求创新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是协调内涵关于结构比例协调的要求, 是推进美好生活不断有新的进步的动力要求;对绿色发展的关涉在于发展模式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生态和谐, 影响人类生活质量, 协调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构建美好生活下生态理念的重要转变;对开放发展的关涉是制度协调的要求, 只有本国内部社会的稳定才能在参与世界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对共享发展的关涉体现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在制度内化上实现了协调, 是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达到协调的最优结果, 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全体人民能够享受发展的成果, 实现美好发展的最终伦理观照。
协调发展要解决的是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社会现实矛盾问题。协调无论是在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还是治国理政发展理论的逻辑建构中,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这种协调的目的就在于摆脱发展问题上的唯经济增长、物质崇拜、不顾生态等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范式缺乏正当性意义上的规范理性引导和制约等多重弊端, 以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的问题, 这包括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解决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 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解决国内发展与国际化稳定接轨的问题, 从而达到发展动力、发展价值、发展生态、发展内在机制的有机统一。
协调通过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生态的持续平衡, 实现美好生活的最终价值目标。美好生活致力于追求和实现一种新的生存品质和生活境界, 是实现在物质生活丰裕的同时满足个体和社会幸福的体验, 是一种蕴涵着自然、人和社会内在和谐秩序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表达。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13]人是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这种实践性和社会性, 表现在社会发展当中不仅是以过去社会发展为基础, 而且还表现出人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能够创造出多少价值和条件, 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占有, 而且是人生价值和精神品质的获得, 是人类在寻求一种优良的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实现上, 在认知能力、变革能力、创造能力的智识展现。
当前, 国际社会依旧是一个充满不平等竞争、不均衡发展的世界, 世界范围内整个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仍然面对重重困难和问题。以制度实践的优良逻辑、社会整体福祉的不断累进与人的美好生活不断实现的三者相统一的协调发展观, 是中国当前建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掷地有声的中国式表达, 是在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实践方式、文化模式、发展模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方面的历史性的中国式变革, 是为人类文明的推进提供创造性意义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 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杨衍永, 齐海燕, 毛金里, 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210.
[3]郭冲臣.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缺失[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
[4]卢风.科技、自由与自然: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181.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34.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09.
[7]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5-10 (01) .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75.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30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41.
[1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396-397.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1-12-15 (01)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16-03-18 (01) .
《发展过程中不平衡问题破解》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发展过程中不平衡问题破解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