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人口老龄化、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消费关系分析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金融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09浏览:26次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年化对居民消费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地区分析发现,人口老年化对居民消费受地区异质性影响显著。其中,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负向影响。在控制变量方面,居民收入、金融集聚、社会保障水平均对居民消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地区异质性 居民收入 影响研究

消费经济

  《消费经济》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人均消费支出由2013年72.2%降至2017年70.54%。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7.3%,比上一年增加0.6个百分点,且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至25%,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已成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不同年龄阶段群体消费结构呈现差异化,人口结构变化必将会引发消费倾向的革新。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基于地区差异性视角,研究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可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参考指导。 文献回顾与研究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论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领域,采用理论论述、实证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第一,理论层面。Beegle K等(2012)认为,老龄化群体消费会作用于经济社会变量,会间接影响居民储蓄水平。黄明清、聂高辉(2015)分析我国老龄人口消费现状与消费特征,认为老年消费群体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未来老年群体消费质量的升级。近年来,少数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化人口老龄消费群体的差异性。于潇(2012)认为,我国各省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性关系。Lee R,Mason A等(2014)研究结果发现,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呈负向变动关系,此结论得出对生命周期假设的拒绝意见。并且,老龄化对经济发展较高地区消费水平的抑制作用要高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

  第二,实证层面。藏媛(2017)利用2004-2015年甘肃老年人口比重、居民消费水平等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甘肃居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对居民消费呈负向影响,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越大,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殷俊茹等人(2016)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口年龄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人口年龄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但在高龄群体中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同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消费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群体消费水平相对较高。钟培元(2017)将年龄设定为消费函数的内生变量,以2006-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显著促进消费增长。王芳等(2015)通过2000-2016年数据研究人口年龄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中年消费群体中,老年抚养比变量不会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但在老龄化群体中,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影响加大,对城镇居民消费呈正向影响。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在探讨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时,得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与负向影响关系。这些研究仅关注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很少从地区异质性角度来探究。而依据现实情况及当前研究理论来看,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关系呈非线性关系,具有显著地区差异性。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在地区异质性下,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这既是对前人相关研究内容的补充,也可以为引导居民消费提供理论参考。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居民消费结构,而居民收入、社会保障、金融集聚水平等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在回归模型中引入上述变量。同时,考虑到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可能会存在序列相关性,即前一期的居民消费可能会影响当期消费、当期消费对前一期消费具有路径依赖性,进一步引入控制变量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由此,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在公式(1)中,下标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解释变量人口老龄化(ED),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TC),控制变量为居民收入水平(INC)、金融集聚水平(FA)、社会保障水平(RE)。为体现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将全国29个省份数据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此外,公式(1)中引入居民消费滞后一期(TCit-1),解释当期居民消费受上一期的影响。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以居民消费(TC)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各地区居民消费额的绝对值表示,衡量指数为CPI。且为了研究准确性,将CPI指数将其调整为以研究年份为基期的实际值。 解释变量。人口老龄化使用老年人口抚养比(ED)作为衡量指标,我国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通常情况下老年人退休以后会有一定适应期,其消费倾向存在滞后性。因此利用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作为老年人口抚养比。 控制变量。居民收入(INC)作为影响消费的重要变量,收入的增长将会促使居民扩大消费支出,提高居民消费,因此本文将居民收入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并且,用人均GDP来衡量居民收入水平,并用GDP平减指数将其调整为以研究年份为基期的实际值进行表示。金融集聚(FA)利用金融业区位熵来衡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地区金融集聚水平越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水平(RE)利用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衡量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由于西藏统计数据收集不够完整、重庆市成立直辖市时间尚短,以及港澳台地区数据参考性较低等原因,故在选取数据时不考虑这些地区。选取2007-2017年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所用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7)、省级统计年鉴(2007-2017),以及地区政府官方网站数据。其中,统计数据缺失的年份,通过计算年平均增长值,进行补充与计算,具体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实证分析与结果说明

  (一)平稳性检验

  动态面板模型要求研究变量均是平稳变量,且为确认变量的上升趋势与截距,利用LLC法与ADF法,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知,居民消费、居民收入、老年人口抚养比均接受原假设,且在0.1水平下显著,即各变量之间存在单位根,证明变量之间具有稳定性。

  (二)协整性检验

  通过对变量平稳性检验发现,居民消费、居民收入、人口老年化三个变量具有稳定性。为验证三者的长期稳定性,消除伪回归结果,确保回归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采用Panel PP、Panel ADF、Group PP、Group ADF与Kao统计量,对变量进行协整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均拒绝原假设,且在0.01水平下显著,说明变量之间具有面板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不会出现伪回归结果,可进行回归分析。

  (三)总体数据回归结果

  为了比较方便,笔者利用随机效应模型(RE)与系统GMM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分析,得出表4结果。表4中AR(2)检验结果表明,系统GMM回归结果不存在残差二阶自相关问题,并且Sargan检验值表明,系统GMM回归结果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因此,系统GMM的Sargan、Hansen检验的检验值大于1,估计结果较为准确。所示,估计结果以系统GMM估计结果为主。

  根据系统GMM回归结果可知,人口抚养比回归系数为-0.5681,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性,即老年人口占比越大,居民消费水平越低。控制变量方面,居民收入、金融集聚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81、0.623、0.671,且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说明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正向影响居民消费水平;金融集聚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居民通过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能够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城镇参保率越高,说明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未来不确定性就越小,能够促进居民降低预防性储蓄进而增加当期消费。居民消费上一期回归系数为-0.2258,且在1%显著性上显著,说明居民消费上一期消费对当期消费具有顯著负向影响,即居民上一期的消费越大,当期的消费会变小。

  (四)区域数据回归结果

  由表4给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面板回归结果发现,东部地区N值存在二阶自相关性,表明系统GMM估计结果不准确,RE回归结果更适合;中西部地区N值不存在二阶相关性,所以使用系统GMM模型较为合适。据表4可知,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为0.652,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控制变量方面,居民收入、金融集聚、社会保障水平均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系数为-0.7285,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控制变量方面,居民收入、金融集聚、社会保障水平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低于东部地区。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不同,具有显著的地区异质性。

  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可获得较高的收入,居民在老年时也会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或者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提升消费水平,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居民由于收入水平有限,会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不利于居民消费。当居民进入老龄化之后,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会进一步缩减消费,进而使得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结论与研究启示 老年人作为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倾向、消费水平在这个年龄段有着独特特征。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其消费理念与消费结构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实证回归分析,东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具有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人口老龄化、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消费的研究有以下启示:

  第一,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为满足不同地区老年人群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通过发展与补充现有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老年人口的消费支出,继而扩大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具体而言,其一,以医疗保险为突破口,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在乡镇地区,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医保全面覆盖,减少老年人群因疾病带来大额支出,继而扩大其它方面的适度消费。

  其二,以低保、五保等为落脚点,优先解决城乡居民养老问题。可通过加快新型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式,在制度设计上倾向于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其三,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加快社会保险制度的优化升级。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商业资本设立企业,发展适合老年人群的保险制度,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继而使其扩大其它方面的消费,以此拉动国内居民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开拓老年人闲暇消费市场。当前,我国老年人用品市场存在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年人消费水平,老龄消费用品行业将进入深耕市场阶段。在此过程中,相关行业应根据老年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开拓和建立新型老年闲暇消费市场。一方面,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文化服务需求较高,相关企业可投入资金积极拓展多样的老年消费活动项目,满足老年人逐渐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增加老年人医疗护理、体检、护理型康复服务机构。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经济保障水平提高,老年人文化娱乐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可适度发展老年旅游产业。据此,旅游企业可以推出夕阳红、最美老年游等丰富多样的老年旅游产品,拉动老年人消费。

  第三,打造老龄化金融消费产品。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为了促进老年人合理消费,开拓老龄金融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金融行业应打造适合老年人消费的金融产品。具言之,商业银行可打造具备老龄消费、投资与保障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投资领域,开发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老龄金融投资产品,帮助老年人进行合理理财,为消费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在老年消费领域,适当增加老年人小额消费贷款产品,例如老年信用卡等,促进老年消费合理化;在老年保障方面,打造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等保障功能的金融服务,加快资金重组,开发具有综合养老功能的社区,解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将更多资金用于消费。通过不断完善老龄金融消费服务体系,并在不同区域开展实施,将会大幅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促进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人口老龄化、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消费关系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人口老龄化、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消费关系分析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40516

相关内容推荐
开源sci一般学校认可吗?开源不等于黑名单
通讯作者算不算排序
论文三大网站是哪三个
土壤相关的SCI期刊推荐
论文他引率,多少才正常?
论文过审必备!技术检查全攻略
一个ei会议能录用几篇?怎么查询了解
32开390页大概多少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