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广东 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17次
通过高技能人才职称贯通评审,有27年工龄的高级技师评上高级工程师,90后汽车装配工获评助理工程师……近日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开展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相互贯通评价工作以来,至今年2月,已有430人申报工程技术职称,目前已经293人成功获评,其他待评审会议召开。
长期以来,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前者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后者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而通过评价体系的贯通,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的界限,既是补上人才职业发展的短板,也是顺应是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先来看补短板。目前,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我国有技术工作近2亿人,但高技能人才还不到4800万人,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任务非常迫切。评价贯通虽是双向的,但不得不说,蓝领评职称的关注度更大,其重要性紧迫性也更突出。只有解决人才职业发展中出现的“天花板”,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才能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再看时代潮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量操作性岗位已经开始被智能机器所替代,新一代的技术技能人才,既需要掌握生产过程的技能要求,也需要理解工程人员的设计和技术要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同时,新技术广泛应用,催生了大量技术技能融合的新职业,比如直播营销员、网络配送员等,人才评价也必须针对新形势拿出新对策。
只有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人尽其才,才能厚植创新发展的土壤。上海评出的首位快递工程师,在工作中研发了“四合一RFID隧道机”设备、“人脸识别无人取件闸机系统”等项目。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对快递行业降本增效有重要意义。而刚刚评上机械助理工程师的广汽集团的黄逸斌,他和团队发明的油雾过滤器成功申请了专利。可见,人才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目前广州蓝领评职称的数量来看,虽然比例还不高,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广州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庞大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他们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从政策上提供足够支撑,让他们树立起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肯奋斗钻研,人生就能出新出彩的价值取向,必将激发人才创新的“一池春水”。创新人才评价方式,还要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既鼓励取得职称的高技能人才坚守生产服务一线,也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服务一线,不断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
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各个城市都出台各种人才政策,敞开胸怀广纳英才。打破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厚植创新沃土,让各行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广州高质量发展后劲无穷。
《蓝领评职称 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蓝领评职称 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