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优化路径及对策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优化路径及对策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33次

   摘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消费升级背景下,为了优化农产品产供销体系,首先对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内涵、系统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统计年鉴和调查数据,对云浮农产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优化路径及运行实现机制进行了阐释;最后,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视角,重点从政策领域、供给领域、流通与销售领域、消费领域、配套领域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分级协同、高效顺畅、赋能增值的现代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 需求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消费升级 農产品 产供销体系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双月刊)曾用刊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基金项目:(1)2021年云浮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发展格局下云浮地区现代农业产供销体系优化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2021云社研[43]号)阶段性成果;(2)2021年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课题: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农村物流“堵点”与“痛点”的成因及疏解策略研究(编号:2021CSLKT3-224)阶段性成果;(3)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广东省畜牧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成效及对策研究(编号:2019GWTSCX110)阶段性成果。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一般来说,供给侧主要是对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供给质量和效能,促进经济中长期发展;需求侧主要是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培育更多消费主体增加需求,拉动经济短期增长。近年来,云浮现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产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初步形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积淀已久的问题,既抑制了供给质量和效能,也抑制了消费需求和潜能的有效释放,云浮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消费升级背景下,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视角,探寻优化路径和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内涵及系统构成

  一般认为,农产品产供销体系是以现代管理理念和供求理论为指导,整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形成生产种养、加工、仓储、物流配送、销售、消费等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和配套体系,是一种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四大支柱体系。包括产供销流程体系,按照生产与种养→精深加工→仓储冷链与物流配送→销售→服务→消费者构建产业链,并使上、中、下游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产业配套体系,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仓储、冷链及物流设施等;技术服务体系,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大数据技术、信息资讯、电子支付与结算系统、移动智能终端等;政策体系,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财政及投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政策等。二是各类标准体系的制定。如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与规范、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仓储冷链标准等。三是体系的实施与管控。按照各类标准,对农产品生产、种养、加工、物流、销售、消费、服务等加以实施和管控,保障产供销体系一体化高效、协同运行。

  二、云浮农业和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领域人才严重紧缺

  根据云浮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云浮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共有54.42万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最多,达63.5%,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比7.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7%;36—54岁占比47.5%,55岁以上占比34.1%,35岁以下占比18.4%,说明农村“老幼妇”留守现象严重,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偏低,经营能力不足,难以及时准确获取市场信息,无法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缺乏现代营销技能等,大部分农产品只能局限在本地零售,市场范围狭窄,效益不足,既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也制约了有效供给。

  (二)农产品供给主体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受传统小农思想、计划体制及土地流转困难等影响,云浮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家庭承包和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据统计,2019年云浮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为2751个,其中1597家企业从事种植业、755个从事畜禽养殖业、169个从事水产业、165个从事林特产业、其他65个以产品加工为主,农业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155421人,规模从几个人到几百个人之间,10-30人的较多; 2019年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38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个,利用外资龙头企业数4家,利用外资额度为1000万美元,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有10家,超过百亿的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1家。相较于云浮农业的总量来说,供给主体规模较小,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且大部分集中在生产领域,还缺少从事市场预测与协调、冷链物流、品牌包装、质量认证、技术服务等专业化组织,农户认同度和参与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三)农产品研发和创新不足

  据统计,2019年云浮共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类科技计划项目33项,立项资金共2495万元,建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示范村8个,科技精准脱贫产业基地12个,农业机械总动力102.55万千瓦,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67.0%,农业科技化、数字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的形式销售,质量和档次不高,制约了供给质量。

  (四)农产品同质性较强

  目前,云浮拥有1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其他“粤字号”品牌等,保护数量位居广东省前列,但相对云浮的农业资源、可开发产品和市场潜力来说,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依然偏少,品牌价值较低,根据“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单来看,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和无核沙糖桔品牌价值分别为44.6亿元和20.4亿元,在水果类分别排第十一位和第十八位;罗定稻米品牌价值30.3亿元,在大米类排第二位;罗定肉桂品牌价值10.8亿元,在中药材类排第四位。与茂名、韶关等地相比,云浮农产品的产销量、品牌价值等并无显著优势。主要是传统“产量多、成本低、只管卖出去”的思想根深蒂固,品牌化发展意识不足,同质性较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消费黏性低,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较低。

  (五)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据统计,云浮建成了大湾区“菜篮子”产品云浮配送中心起步区,其中,1个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4个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17个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10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15个生产基地。由于云浮地处山区,地广路远,农产品单次运输量少、装卸次数多、运转环节多,同时农产品具有时鲜性,对物流、冷链设施和配送要求高、依赖性强,另外农业资金短缺,政府也缺乏针对性、实质性的政策优惠等,农村物流市场和物流技术开发的不利因素较多,物流企业在农村设点的动力不足,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冷链、保鲜、存储等缺乏新技术、新装备,冷库冷藏车较少,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还存在一些“堵点”和“痛点”,仓储和配送能力存在“瓶颈”,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是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了损耗和成本。

  (六)营销模式缺乏创新

  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云浮农产品大多以自主生产、自行运销模式为主,“马路市场”范围狭窄,运销能力严重受限;还有部分农产品通过中间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进行分销或者以“农户+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龙头企业+批零市场+超市+专卖店+特产店”等模式进行销售,尽管中间商的运销能力较强,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对中间商的依赖性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利润大多被中间商所赚取,既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造成产供销关系不稳定、不持续等;另外,还有少数经营者采用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进行销售。据统计,2019年云浮农业产业化组织736个,电子商务企业共931家,从业人员4375人,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094万元,说明云浮本地农产品电商渠道仍不发达,缺乏有影响力的网红和爆款农产品,市场覆盖面和销量不足。

  (七)农产品低端产能过剩与中高端需求缺口并存

  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消费形态发生了迭代升级,由物质满足型向精神享受型转变,个性化和定制化消费渐成趋势,消费者更多选购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中高端品牌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呈供不应求态势;另一方面,市场上低端、同质化农产品却相对过剩,出现“卖难”现象;另外,一些不良生产经营者违规滥用农药、膨大剂、催长素、染色剂等,生产销售低劣有害农产品,消费信心严重受挫,消费需求受到严重挤压,消费潜能受到严重抑制,造成消费需求外溢,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八)农业配套及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一是缺乏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渠道和服务体系,以自有资金为主,资金来源和结构难以满足农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领域“瓶颈”环节缺乏资金投入;二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高素质人才紧缺;三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服务功能欠缺;四是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体系及可追溯体系不够完善;五是缺乏农业绿色投入产出核算机制及考核奖惩制度,農产品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三、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优化路径及实现机制

  (一)优化路径

  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优化需要围绕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及配套领域展开,这是解决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实现供需有效衔接和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有效路径。优化路径为:从上游生产与供给领域,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减少低端供给,扩大中高端供给,更好适应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从下游需求与消费领域,关注并掌握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和壮大消费群体,有效激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能,将农产品引向中高端消费;从中游流通与销售领域,强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化解农村物流“堵点”、“痛点”和“瓶颈”,提升流通效率,拓展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市场覆盖面增加销量;从产业配套领域,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体系,优化投融资体系及财税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管理、品牌认证和可追溯体系,建立农业绿色GDP核算及考核制度,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等,以此形成结构合理、分级协同、高效顺畅、赋能增值的现代农产品产供销体系。

  (二)运行及实现机制

  因循以上优化路径,可构建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产供销体系”的分级协同运行及实现机制,以“互联网+”为纽带,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推动,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的主导及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区域内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及社会服务组织的功能,组建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和服务团队,联合各县区政府及企业搭建省市级统一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集成化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及县区级的冷链、物流、销售及服务体系;建立乡镇级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对各乡镇农户或生产基地的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以培育壮大各具县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并由省市级农产品交易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储运、统一平台、统一销售,形成省市、县区、乡镇、农户优势互补、分级协同(销售协同、供应协同、生产协同)的农产品产供销运行及实现机制,打通农产品生产、分配、流通、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供需的精准衔接,提升云浮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能,塑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品牌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推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一是发挥云浮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支撑和载体,引导并支持各县区围绕“发展一个特色、培育一个龙头、制定一套标准、塑造一个品牌,形成一系列产品”的思路,落实“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具备优势的禽畜、优质稻米、特色水果、稀有南药、有机蔬菜、茶叶等,促进优势互补,提高供给质量;二是完善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联盟,采用横向一体化、完全纵向一体化、契约式纵向一体化以及联合、收购、兼并、入股等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带动云浮农产品“滚雪球”式的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三是对农业经营主体赋能,尤其是强化市场信息共享、技术服务等功能,加强内部治理和协同运行,完善参股分红、保护价收购、经济核算及利益分配制度,实现产供销主体之间长期、稳定合作。

  (二)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培育更多云浮品牌农产品,增加品牌价值

  一是加强云浮现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粤字号”品牌的管理、宣传、保护和发展;二是联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实施创新和绿色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及农旅融合等多种业态,培育更多品牌农产品并加以推广,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及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延伸产业链,实现“特色优势产区+区域公用品牌”融合共享发展模式,形成品牌叠加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三)创新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流通效率

  一是以“广云现代物流产业园”、港口物流、铁路物流等为依托,发挥云浮东融西联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大湾区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构建以覆盖大型农产品批零市场为主,以电子商务为辅的畅通、高效、新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二是新建一批管理规范,辐射带动作用更明显的专业化、规模化的产地批发市场,增加农产品专柜面积、种类和数量,对老旧农贸市场进行改扩建、场地硬化、水电改造等,完善农产品安全检测设施,形成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的流通新格局;三是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冷库、冷链配送车辆等,使仓储、物流网点更接近农村、接近产地,保证农产品的时鲜性;四是有效整合并发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比较优势和作用,建议政府部门支持邮政、顺丰等物流企业或快递公司建立合作联盟,在农村增设配送站点,完善产地配送网络,发挥集中化、直接化、规模化配送优势,实现供给地精准对接需求地;五是发挥电子商务模式跨越时空和距离的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中高档农产品“短平快”的直供通道,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更好贴近市场,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和成本。

  (四)拓展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市场覆盖面增加销量

  一是利用网络购物打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拓展销售渠道,建议由政府牵头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体系,建设云浮农产品专销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产品推广,开展网上订购、同城配送、社区团购;二是创新营销方式,对农产品进行区域分类和品牌分類,推进大数据营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用C2C、B2C、B2B等多种模式进行精准销售;三是创新推广策略,将云浮优质农产品营销融入社会公益、绿色公益等活动中,如节日庆典、重大会议、扶贫工程、扶残助学、体育赛事、旅游推广、康养知识讲座等,品牌化包装之后作为奖品或礼品,提高公众的接触面和接触频次;四是与云浮大中专院校联合开展农村创新创业及农产品营销策划大赛,通过微信、抖音直播、广播电台等多种媒介,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打造网红爆款农产品,让消费者获得更多顾客让渡价值,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五是借助云浮生态和文化优势,如“云浮南药产业大会”“罗定稻米节”、长岗坡渡槽红色文化、禅宗文化等宣传名片,提高云浮“粤字号”品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忠诚度,扩大市场覆盖面增加销量。

  (五)以消费升级引领优质供给,以优质供给创造更多需求,实现农产品供给侧与需求侧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一是持续、动态掌握消费升级变化趋势,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比例,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二是开发消费市场,培育和壮大中高端消费群体,尤其是充分利用毗邻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有效激发并释放大湾区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潜能;三是引导、教育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学会辨识并选购绿色、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将消费需求引向中高端,以消费升级引领优质供给,以优质供给创造更多需求,从而实现农产品供给侧与需求侧高水平动态平衡。

  (六)建立健全农业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电讯、信息网络等设施,完善精深加工、分拣分类、包装分级、配送服务等功能,增加附加值;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融资模式,开展农业订单融资或互助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产品“堵点”“痛点”及“瓶颈”环节或核心业务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提供农产品扶持贷款、补贴货款;四是设立财政性担保基金或农业担保基金,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担保,完善农业风险基金和农业保险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五是充分利用奖补、税收优惠等惠农政策,更多支持和奖励开展绿色生产、精深加工、品牌化经营的农业企业,并提供免费宣传,发展壮大品牌农产品;六是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全过程、全员、全方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及品牌认证体系,保证供给质量,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七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咨询、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加强农业产业链纵向数据和横向信息交互共享及汇总处理,对品种、面积、产销量、供求关系、价格行情等信息,由政府进行权威、统一、公开发布,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八是加强农业绿色投入产出核算机制及考核奖惩制度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供给质量。

  五、结语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云浮现代农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产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初步形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积淀已久的问题,如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供给结构不合理,低劣农产品供给过剩而高品质农产品相对短缺,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农业配套体系不够完善,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造成农产品产供销关系不稳定、不紧密,既抑制了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能,也抑制了消费需求和潜能的有效释放,供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消费升级背景下,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云浮农产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优化路径及运行实现机制进行了阐释,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视角,重点从政策领域、供给领域、流通与销售领域、消费领域、配套领域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形成结构合理、分级协同、高效顺畅、赋能增值的现代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蕊.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研究——基于2000-2014年京津沪面板数据的实证(J).农村经济. 2017(1): 86-91.

  [2]江维国李立清.我国农业供给侧问题及改革(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5):84-91.

  [3]周绍东.以需求侧改革扩大内需市场(N).湖北日报.2020-12-29(018).

  [4]赵长茂.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推进需求侧改革(N).人民政协报.2020-12-22(006).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2-22(001).

  [6]黄建辉.云浮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竞争力分析及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60-65.

  [7]王海文.建设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 2011(8):132-135.

  [8]霍红赵思琪.基于经济学角度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动因(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285-288.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优化路径及对策》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优化路径及对策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45571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