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审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8浏览:38次
【摘要】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兴起,带动了建筑安装业的迅猛发展,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尤为凸显,但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激烈,以及财务核算、合同履行、资金周转等多方面风险,部分国有建筑安装企业不断出现亏损甚至破产的状况。文章通过梳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的角度分别对国有建筑安装企业亏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建筑安裝;亏损
【中图分类号】F239.63
《审计研究》(CN:11-1024/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内建筑安装业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在行业迅速发展和规模持续扩张的时期,充分的市场竞争往往会导致部分市场参与者面临亏损甚至退出市场。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既要参与市场竞争,又承担着执行国家重要战略、投身关键领域项目建设的艰巨任务,重视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整个行业,部分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出现了经营不善、项目亏损等不良经营状况。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设的监督部门,针对出现亏损的建筑安装项目,应当对项目承接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实施项目全过程进行审计,梳理出造成亏损的原因,从而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防范化解日常经营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堵塞生产管理中的漏洞,改善企业的经营现状,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优化公司治理,依法追究违规经营投资责任,筑牢国有资产安全堤坝。
一、国内建筑安装业现状
(一)建筑安装业呈现增长态势,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建筑安装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10 517.9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 339.52亿元,增长26.83%。建筑安装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201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安装工程产值由4 782.73亿元增长到6 362.47亿元,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产值规模的增长以最直接的方式显示了建筑安装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说明了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筑安装业管理略显粗放,项目亏损时有发生
目前我国建筑安装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并存,整体差异化较大。建安项目往往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管理难度系数高,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对人、财、物的投入较多,项目管理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亏损。由于目前该行业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项目仍然采取挂靠的模式,企业自身无法完全把控整体风险,项目实际管理人如果未能依法依规对项目实施管理,则企业随时会面临较大亏损。
(三)建筑安装业竞争日趋激烈,整体利润率偏低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行业竞争加剧,低价中标成为该行业较为普遍的现象,低价中标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较低的价格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建筑安装企业的利润率偏低,较低的利润率降低了中标人抵抗外界风险,尤其是经济风险的能力。如果监管方无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成本、进度采取实时、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极易出现“烂尾”项目。
二、建筑安装企业亏损的原因分析
针对国有建筑安装企业项目亏损现象的存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管力量,应当充分发挥监督治理的职能,促进企业业务部门落实国家、行业、企业内部各项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章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建筑安装项目可以从企业内部控制、项目承接、项目实施三个审计重点入手,通过审计发现项目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对产生亏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举一反三,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一)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
1.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相关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例如经营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等重要制度缺失,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无法有效发挥制度的管控作用。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无章可循,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不同的管理人员根据各自的偏好执行各项业务,极易产生舞弊或者腐败现象。
2.项目成本管控不到位,关键制度执行不到位。在保证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项目管理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是项目成本管控,这是关系项目盈亏的重要因素。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对已经制定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未有效执行,设置的成本管控领导小组未充分履行职责,未落实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对项目成本管控力度不够,项目一线管理人员也未对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关键制度形同虚设,从领导小组到一线管理人员均未将制度贯彻落实到位,很可能导致项目发生亏损。
3.公司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不合理。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缺失,运行效率低下。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管理层领导成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例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兼任项目经理,长驻施工现场,疏于对公司的统筹管理,集体决策流于形式,对所分管工作的管控力度不够;未设置法务部门,无专业法律人士履行合同评审职能,导致投标评审与合同评审无实质意义;项目经理与公司职能部门对项目成本管控职责划分不清,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未充分参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材料设备的招标、定价等关键环节,对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缺乏实质性权限;业务流程中的领导小组未充分发挥作用,分包、物资采购等领导小组未能按照制度规定有效履职;业务监管和指导工作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未能发挥亏损预警和纠正止亏职能;项目内业资料保管不当,项目资料缺失;管理决策未能有效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程序等。上述企业日常管理与机构设置中存在的漏洞为项目管理失败埋下了隐患。
4.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未贯彻执行人才战略。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优秀的人才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部分亏损企业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流失严重,部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难以胜任岗位职责要求。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更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项目承接过程存在的问题
1.进入新业务领域时审慎性不足,盲目承揽工程项目。针对新领域、新业务,未能充分考虑各类风险因素,在缺乏可供借鉴的工期、工程量、成本数据或建设方未提供工程图纸的情况下签订固定总价包干合同,因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较高造成亏损。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因建筑材料用量增加,导致发标图纸、工程量清单与实际施工工程量出现较大差异,使得实际工程量增加、物价上涨、人工费涨价等产生经营风险。
2.投标前对成本预测分析不够严谨科学。部分建筑安装企业由于严重缺乏审慎性或专业人才匮乏,在投標前未对项目成本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出现项目漏项、工程量估算不足等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电气、水卫、人工费实际使用量比投标估算大幅度增加,导致投标价低于实际成本价,亏损在所难免。
3.未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严格审核。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在施工阶段,工程量清单是工程计价、工程款支付和结算的依据,是调整工程量、进行工程签证索赔的依据。部分项目在招投标阶段未严格审核工程量清单,实际施工量增多且繁杂,造成工程量估算严重不足,实际总工程量比投标估算增加,继而导致亏损。
4.部分项目未按规定对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进行严格审查,合同条款显失公允,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首先招投标风险管理不到位,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风险,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保全,更能使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得到良好的保障[1]。其次,合同风险管理不规范,合同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它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和风险控制方法之一[2]。例如项目合同条款中关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工程延期或材料大幅涨价,约定不明;项目计价方式为包工和包工包料、总价包干等条款均容易导致较大风险。
5.缺乏核心竞争力,承揽部分非竞争优势项目。部分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专业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不足,承揽的非竞争优势项目由于专业人员数量及施工经验不足,合同额较小,项目分散,增加了管理成本,利润率较低,管理稍有不善便会出现亏损。
(三)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对成本的管控,变相增加成本导致工程投资超概算。超概算涉及到前期决策的科学性、概算编制的合理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建设成本的真实性、造价审核的准确性等多个方面[3]。材料成本在工程总成本中占一定比重,材料的市场价格及相关的税收对成本的影响较大。对国家税收管理政策理解运用不到位,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如部分采购行为未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进项税额无法抵扣。除此之外对材料市场信息行情预测出现较大偏差,未能掌握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对价格上涨趋势明显的材料未采取控价等措施,增加了材料采购的成本。
2.项目进度管理不到位。工期拖延现象严重,增加管理费及赶工费。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合同条款中对工期的约定不合理,按照正常进度无法在约定工期内完成。二是未能及时选定分包商,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出现工期紧张。三是选择分包商时未对其履约能力进行评估,分包商施工过程中无法按规定履约,被迫临时变更分包商,严重影响工期。四是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力,未能把握项目进度。
3.项目施工管理不到位。项目现场施工管理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盈亏。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整体策划水平不高,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增加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成本。二是工序倒挂,导致工程出现重复施工。三是现场管理不规范,材料设备保管不善导致丢失,直接增加采购成本。四是项目班组进场组织不合理,点勤工多,出现窝工现象,人工成本增加。五是因项目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返修,既增加了工期,又提高了成本。
4.劳务分包及材料采购流程管理不规范。劳务成本与材料成本是构成项目总成本中的两大主体,流程的规范性是成本合理的重要保障。审计过程发现,部分企业在劳务分包过程中存在未严格进行招投标或询比价程序,未按规定流程选择分包商;结算审定流程不完善,不严谨,随意性强,出现审核签字不完整、班组工作量审批表不规范等现象。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签订采购合同前未履行合同审批,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数量不符合制度规定,物资采购审批表审核流程不完善,未严格执行物资询价、审批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劳务成本和材料成本造成了较大不利影响,降低了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和利润率。
5.项目财务核算不规范,未严格按照财务准则确认收入成本,工程款支付审批不严谨。如果企业通过人为虚增收入,甚至发生舞弊现象,存在廉洁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掩盖已经亏损的事实,无法及时发现,则会造成持续亏损。另外款项支付审批不规范,工程款支付时未对付款依据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可能会造成工程款超付无法追回,引起直接经济损失。
三、措施及建议
审计的目标在于解决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一)深化标本兼治,抓好制度建设和有效执行
始终把制度体系及公司建设作为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围绕企业经营决策、工程招投标、资金拨付、物资采购、劳务分包等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分析风险隐患,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结合公司实际修订管理制度,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加强制度执行情况及公司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制度流于形式、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二)围绕提质增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要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要强力推进项目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注重加强项目前期策划,完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项目施工班组计价管理办法,落实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建立变更索赔工作的激励机制,切实增强变更索赔工作的及时性、实效性、准确性。二要切实加强项目全周期过程管控。应落实好“拿项目、控成本、收回款”三个关键点,强化对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等各阶段的过程管控,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行项目成本管理全过程策划,落实材料设备采购以及劳务和专业分包商招标比选制度,有效防范风险。
(三)立足预防为先,强化风险管控
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设置法务专岗,建立项目法律审核提前介入工作机制,将法律论证与市场论证、技术论证、财务论证有机结合,实现从可行性论证到立项决策、从谈判签约到项目实施全程参与,确保法律风险防范全覆盖。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的监督,推进内控机制落到实处,以程序形成相互制约,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有效防控管理风险和廉洁风险,把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同步推进,形成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长效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沈俊,沈勇.试分析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J].低碳世界,2016(29):227-228.
[2]吴丽萍.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1(10):57-59.
[3]孙培.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超概算审计策略研究[J].会计师,2020(06):59-60.
《内部审计监督视角下国有建筑安装企业亏损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内部审计监督视角下国有建筑安装企业亏损分析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