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金融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18浏览:4000次
摘 要:基于对西方列强的殖民外贸策略与中国在经济危机时采用的国内外经济策略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中国威胁论”的荒谬,希望国际社会认清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丑恶嘴脸,认清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真诚。任何国家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外贸关系不仅不会受到“中国威胁”,还能在合作中享受到真正互惠,完全可以安心地与中国保持长期友好的经济贸易乃至更深层次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帝国主义;经济危机;殖民掠夺;互利互惠
中图分类号:G5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1-0056-05
《经济研究导刊》由黑龙江出版集团主管,黑龙江省报刊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大16开,旬刊,综合类期刊,第二,三届北方优秀期刊,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期刊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维普、龙源网全文收录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33/F,国际刊号ISSN 1673-291X。
一、“中国威胁论”的实质
2020年的中国春节被新型冠状病毒蒙上了一层阴影。在部分国家对中国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的同时,美国却乘人之危,于1月26日作出在武汉撤侨的决定,对外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美国构成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故意在外国驻华使团和侨民之间渲染恐慌气氛。特朗普的重要阁员也趁机落井下石,把疫情与自身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宣称“疫情可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风凉话”,美国国会甚至趁机厚颜无耻地通过“涉藏法案”进一步干涉中国内政。此次疫情检验出一些国家对世界各国同胞的责任和态度,同时也再次证明了美国等国“利己损人”的外交政策。美国在此次疫情的种种恶劣行径,也再一次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威胁论”持续渲染的态度。
外国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政治威胁”“经济威胁”“意识形态威胁”“人权威胁”等几乎所有能够想到的领域。“中国威胁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而被不断放大。2006年至2010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GDP先后超越英国、德国、日本,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近10年保持着6%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经济发展越快越稳,被中国赶超的西方国家以及对中国敌对的国家就会越嫉妒。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肆意扰乱世界经济秩序,企图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使美国获得最大化的利益,特别是对中国实施了非常苛刻的经济制裁,日本、西欧等国在美国对中国经济制裁的立场上并没有客观地对待,甚至在美对中的不平等制裁下添油加醋。这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将“中国威胁论”大肆宣扬,通过歪曲事实、制造虚假信息,甚至不惜动用经济制裁与军事威胁等极端方式,使一些与中国关系亲密或有意接近中国的国家去相信“中国威胁”。无论哪种“威胁论”,实质上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提出意欲遏制中国发展的伎俩。
基于中国与几大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与应对经济危机、发展瓶颈时所使用的对内外策略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中国威胁论”的荒谬,告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依靠“中国威胁论”不停地到处游说甚至威胁与中国建立或者正要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家放弃与中国合作的做法终究是徒劳而返,也希望世界各国或地区能安心地与中国建立与保持更深层次关系。
二、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先后崛起,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因素有着自身对工业革命等创造与应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上述国家在崛起以及维持强大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殖民地经济,可以说这些国家如果没有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倾销就不会有当初的崛起与现在的强大。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崛起到现代的美国领先,帝国主义实施的殖民地经济可以划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殖民地金银财富和奢侈品的掠夺阶段
在中世纪,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和印度等国,主要贸易品为香料、瓷器和丝绸等奢侈品,常年的国际贸易赤子和欧洲各国贵族的奢靡,使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经济面临困境。同时,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新兴资本主义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名义下,要求摆脱封建教会“无欲”的精神控制,主张自由主义,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自有财富的极度渴求。
随着15—16世纪航海技術在西欧等国迅速提高,让最早发展起来的欧洲有了新的世界视野。葡、西两国依靠绝对优势的航海技术,开始向一些落后地区进行以金银和奴隶为主的殖民地掠夺,用以充实本国的原始资本积累与兵力扩充。葡、西两国先后分别由本国向东、西两个方向开辟新的航线,葡萄牙人率先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于1510年在印度的果阿邦建立了第一处殖民地,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并不断扩大殖民地版图。由于葡萄牙控制了通往东方的好望角,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开辟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西班牙展开了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在短时间内便征服美洲各个帝国,建立了极其宽广的殖民地。早期的葡、西两国从世界诸多殖民地大肆掠夺金银财富和香料等奢侈品,源源不断的运回国内供皇室和官员的肆意花销。
葡、西两国之后,荷兰、英、法等国先后依靠海上霸权的争夺获得航海控制权,英、法两国强夺了西班牙殖民的加勒比海诸岛,荷兰强夺了葡萄牙殖民的巴西东北沿海的塔纳尔地区。由于葡、西两国在殖民地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大肆杀戮,如葡、西两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印第安人数量由15世纪末的5000万人锐减至17世纪的400万人,导致了殖民地劳动人口极其短缺,而荷兰、英、法等国在殖民地采取黑奴种植园制度,因此,荷兰、英、法等国寻求劳动力的意愿极度增强,强烈的促进由葡、西两国开始的黑人奴隶贸易,由于奴隶贸易的盛兴,西非内宁湾曾被称为“奴隶海岸”。荷兰、英、法等国除采取与葡、西两国相同的以掠夺金银和奢侈品为主的殖民地政策外,加强对殖民地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掠夺,为资源短缺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积累,加上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富,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殖民地倾销市场的争夺阶段
葡、西时代,金银财富像流水一样流入到贵族手中后,主要用于上层贵族享乐,并没有将这些金银财富用于生产使其转变成资本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因此两国的强大只是体现了贵族的奢侈消费能力的提高,不具有可持续性,甚至国家强大以后的国民都没有获得较好生活。基于葡、西等国从强到衰落的经验,英法等西方列强注意到只有发展生产、扩大市场需求的方式促使资本积累才能使本国持久强盛。于是,列强在殖民地政策上采取了略为不同的策略,即把殖民地培养成本国的倾销市场,向殖民地倾销商品,同时掠夺或廉价购买自然资源与原材料以保证工业生产,这种殖民地政策的转变,也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但实际上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只能被认为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的经济及军事实力异军突起,而这些国家市场狭小且资源匮缺,为了从世界市场获得大量资源与金银财富保证原始资本积累,保证工业发展生产的产品能够不断地以不平等贸易的方式销往世界各地,进而推动本国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德、日、美等国强烈要求老牌的英、法等国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版图,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军事力量对抗背景下的列强各国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一场“经济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十年,1929年爆发了一次源于美国波及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萨伊定律失效,即各国生产力上升导致供给过剩,但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所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并未有实质性地对战前矛盾的解决,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加剧,德、意、日三国再次要求重新划分世界版图,以满足对殖民地资源的掠夺以及对本国过剩工业产品的倾销,于30年代纷纷走向法西斯道路,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殖民地战略资源侵占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战争中渔翁得利,通过各种手段侵占世界上70%以上的财富,成为世界财富的主宰者,也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制定者。但美国的胃口远远没有因为主宰多数世界财富和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秩序得到满足,而是企图控制各个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等方面。
欧洲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受到经济重创,几乎将所有的外汇储备和黄金都在战争中购买了美国武器,虽然各个国家急于恢复和发展经济,但碍于劳动力资源和资本都过于匮乏,使得欧洲各国战后恢复缓慢。对于在战争中并无大碍的美国来讲,国内生产依旧旺盛,而与战前和战时的区别是,没有了国际市场,造成了美国产品供需结构的严重不均衡,使得美国于1948年至1949年爆发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加上与苏联的冷战,美国启动了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意在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实质上是为美国企业倾销商品,并控制西欧各国与苏联对抗。同时,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次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虽然事实证明美国在这两次战争中是失败的,但其初衷依旧是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和倾销美国工业产品。
随着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再次复兴,工业生产愈发旺盛,石油的作用也愈发突出,欧美等国逐步将势力范围向盛产石油的中东扩张。1960年9月,伊朗、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为控制世界石油供给的关键组织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直接原因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而根本原因则是中东阿拉伯国家石油主要输出国不满以美为主的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发动战争,为谋求欧洲国家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促进中东和平而采取的一种威胁和反制的经济手段。随后第二次石油危机和第三次石油危机也分别在1978年和1990年爆发。几次石油危机爆发使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经济遭遇重挫,催发了美欧和日本等国的殖民本性,于是,以美国为主的帝国主义国家于1990年和2003年分别发动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海湾战争是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借恢复科威特主权与领土完整,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是美苏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海湾战争的延续,是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政权实施的军事打击。两次战争实质上是美国清除中东反美政权的战争,是美国为加强对中东乃至世界石油战略资源控制权所采取的非法战争行动。
通过两次战争,强化了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存在,进一步加强了对中东西区的军事和政治控制,加强了美国对石油战略资源的控制,同时进一步维护了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
三、中国的经济危机及其应对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多年的路程,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从举步维艰到波澜起伏再到平稳发展,但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砥砺前行。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发生了8次较严重的经济危机,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国际封锁与外债危机;然后是改革开放到亚洲金融危机前的社会不稳与滞胀;最后是亚洲金融风暴与美国次贷危机两次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波及所造成的国内经济危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内源性危机及其应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同時,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撤资,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的30年间,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分别为苏联撤资导致的1960年外债与财政赤字危机、三线建设投入过大导致的1968-1970年间财政赤字危机、1972年四三方案后的1974-1976年财政赤字危机。
应对经济危机对于任何国家来讲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刚从战争中解放的中国,又面临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加上苏联撤资以及引致的国内盲目发展工业化,鼓励地方自主兴办“五小工业”以地方资本大规模投入替代外国资本,加剧了国内资源的进一步浪费,造成了资源的极度稀缺与国家财政赤字的急速上升,工人阶级大量下岗,甚至可能危及政权的稳定。新中国成立约30年,中国国民生活平均水平也只能维持在满足最低生存水平,即便如此,中国也没有像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为了化解经济危机去殖民侵略和抢夺别国财富,而是选择了完全在国内缓解经济危机。其中,作为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中央政府从1961年到1978年间三次组织动员四千万城市工人阶级及青壮年学生到农村地区“生产自救”,即三次“上山下乡”运动,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城市的危机转嫁到农村,让城市失业人员到农村靠“大锅饭”维持生存。
(二)改革开放后的三次内源性经济危机及其应对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国经济逐渐和世界接轨,为1978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外生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发生了三次比较严重的内源性经济危机,分别可以概况为1980年前后第二代领导核心交接时的财政危机;1988-1990年滞胀与激进改革危机;1993-1994年财政、金融、外汇三大赤字与投资过热危机。
针对这三次内源性危机,中国在财政、税收、外汇政策上分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财政上实行“大包干、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灶吃饭”的策略,减少地方政府与党组织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维持费用的投入,并把多年的财政赤字向国家金融透支,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大规模增发货币和国债;对税收进行分税制改革;对外汇汇率进行调整“一步并轨”,使人民币名义汇率一次性贬值57%等经济策略。在财政等宏观政策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外,从地域政策上采用了农村、城市、外贸全方位的治理方案。首先,在农村的农业方面对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实施“大包干”策略;农村的非农方面,促进农村农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着力发展乡镇企业,把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直接资本化,收益划归农村集体所有。其次,在城市中实行企业改制,进一步推行“管理层收购”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外经济方面,国家把“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作为主要方案,要求乡镇企业“两头在外”,让出国内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提升国民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在国内政策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贸易与金融等方面的开放程度。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及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为中国经济后续的持续高速发展夯实了根基。
(三)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引致的经济危机及其应对
伴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资本短缺转化为生产过剩,加之中国经济一直面临无法解决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在对外经济上,1997年中国的经济外向度增加到前所未有的70%以上,到2006年依旧保持着66%的依赖程度,形成以外部需求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贸易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国际产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纷纷转移到中国,逐步控制中国的产业和出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显得略为欠缺。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主动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由核心国家金融资本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为外来型经济危机的波及埋下了伏笔。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与金融管制的原因,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遭受的危害相对温和,但危机引起了外需的极速下降,导致国内发生了以萧条和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严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对外正常贸易业务的外需增加策略、出口经济向国内的内需转移策略、金融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应对。首先,在对外贸易上扩大开放力度,三次提高出口退税刺激外贸以加强出口竞争力;其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用以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国家基础建设项目,通过国家宏观干预刺激内需增长;然后,在金融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国内金融安全。
成功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2008年次贷经济危机的应对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模式。在外需应对中以汇率稳定为条件,提高出口退税用以刺激出口;在对国内的经济政策上,实施四万亿计划刺激内需,提出刺激增长的十项措施用于民生项目建设,用于“三农”投资超过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农村地区在国家化解经济危机时的重要性。
针对两次外源性经济危机的波及,虽然中国经济与军事实力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或建国初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也没有步入帝国主义国家军事扩张的后路,坚持以扩大内需与正常的国际贸易的对内对外方针积极地应对经济危机。近些年,中国比较发展优势减弱、房地产投资过热、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源消耗过度等内在因素与美国等国对中国经济进行多方位的打压、世界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中国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滑压力,然而,中国依旧没有把经济下滑的压力转嫁给其他国家,而是仍以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要经济政策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坚决地执行“互利互惠”的贸易策略。
四、总结
通过对历史经济事实的陈述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海外殖民扩张的政策来积累财富,并且在国家强大以后长期对别国进行长时间的政治威胁及经济侵略。其中,美帝国主义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通过军火等生意发战争横财,并且在成为世界强国后长期致力于对他国的控制和掠夺。因此,可以说这些资本主义大国积累财富的方式极其卑劣,通过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满足本国的需求,这种国家的崛起及强大的方式终究会被世界各国所唾弃。
遭遇经济危机或经濟发展遇到瓶颈时,中国在内部采用了货币与财政政策外,利用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优势,采取了以国内农村为“蓄水池”的方式消化城市中的过剩劳动力,并在资本过剩时作为内需扩大的重要对象。在对外经济政策上秉承平等的外贸原则,多次成功地完成经济艰难期的过度,完成从建国初期难以解决温饱的经济状况到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世界前列的壮举。新中国建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礼仪之邦、友谊之邦,即使在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最艰难的经济危机面前,中国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与坚持了中国内部化解经济危机的策略,从未因为任何经济困境而对外国动用武力以缓解危机。在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当前,中国更不用谈及对别国“威胁”一说。
中国以内生经济发展策略为依赖而走向富强已既成事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参考。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威胁”是帝国主义国家担心中国强大而改变世界格局使其利益受损,恶意捏造出来污蔑中国并遏制中国发展的一种自相矛盾的手段。因此,“中国威胁”自始至终就不复存在,希望世界各国或地区认清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丑恶嘴脸,认识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真诚,任何国家或地区与中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不仅不会受到“中国威胁”,还能在合作中享受到真正的互利互惠,完全可以安心地与中国保持长期友好的经济乃至更深层次的互利互惠关系。
參考文献:
〔1〕温铁军.八次危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2〕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08).
〔3〕唐晋.大国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刘卫东.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意欲何为[J].红旗文稿,2018(15):33-35.
《基于各国经济危机应对策略驳斥“中国威胁论”》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基于各国经济危机应对策略驳斥“中国威胁论”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