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8浏览:4270次
摘要: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初兴时坚持“学徒制”;消沉时曾受英国新《商标法》打压;复兴时细分龙头隐性冠军企业暴增;强化时颁布《工业4.0计划》,抢占信息化时代制造业先机。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合力形成的结果。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紧密,行业监管有力,政府支持到位,最终才形成了德国质量这张名片。其对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借鉴作用:(一)立足国情,化劣为优;(二)坚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三)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培育合力。
关键词:德国;工匠精神;解构;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4-0054-04
《社会工作》创刊于1988年,雷洁琼先生题字。江西省民政厅主管主办,江西民政期刊社编辑出版。现为双月刊。2018年入选“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2019年入选CSSCI 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
回应“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仍需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工匠精神,把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话语权。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只有修好“内功”,才能进一步挖掘国内消费市场,用实力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以改变国民崇洋媚外的心理。德国制造代表了高品质和高信誉,究其“内里”就是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因此,解构德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密码”,对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
(一)兴起:工匠精神与“学徒制”
早在13世纪,德国就已经产生“学徒制”。在中世纪,形成了“工匠”这个专门的职业;中世纪晚期,形成了学徒等级制度,并通过法律条文予以确定;资本主义萌芽后,德国行业协会坚持“学徒制”,并严格监管手工业产品质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现代分工打破了传统模式,学徒制逐渐消亡;在1871年德国统一后,现代学徒制得以确立,威廉帝国引入了正规的工程师文凭和双元制职教教育①。“手艺人”的习惯与精神也在“学徒制”的历史进程中得以传承。相关数据显示,80%的德国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系统学习和培训。
(二)消沉:工匠精神与新《商标法》
德国工匠精神一直备受称赞,但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德国也是依靠模仿和假冒商品在国际市场生存。在1876年的非常世界商品博览会上,德国产品被称为粗制滥造品。为此,英国在1887年颁布了新《商标法》,虽然没有指明针对德国产品,但要求必须注明“Made in Germany”②来区分质量优劣。1907年,穆特修斯倡导建立德意志制造同盟,推行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成为高质量德国制造的起点。
(三)复兴:工匠精神与隐形冠军
德国的工业革命比英法等国晚了近70年,国际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因此德国企业实行产品聚焦战略,专注于细分市场。德国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威廉帝国时期奠基,原本就相当注重多样化优质生产。如今,德国已经有2400多个世界品牌,中小企业占据99.6%,是制造业的支柱,而且多为百年家族企业。其中有1307个隐形冠军,占据全球的47%。这些隐性冠军注重对“单一”产品的研究,被替代性低,占据的市场份额高,成为所在行业的“独角兽”。
(四)强化:工匠精神与工业4.0
自2010年,德国相继颁布《高科技战略2020》《2020创新伙伴计划》和《工业4.0计划》,旨在抢占信息化时代制造业的先机。信息化生产强调以人为中心,提高制造的高效与精准,满足“柔性”生产和“个性化”生产需要。通过人机互动与协同创新实现人机互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因此,工业4.0时代的工匠要从机器“操作者”转型为“驾驭者”,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对能力,由体力劳动转为智力劳动,由执行转为规划,而不再局限于对现有技术的反复打磨。
二、对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剖析与启示
(一)宗教伦理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倡导只有购买“赎罪券”③才能得到上帝认可,在死后进入天堂。这样的言论否定了人的主体性,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自由。而后,马丁·路德实行宗教改革,提出天职观念④,认为勤勉工作才是获得救赎的唯一途径,肯定了工作实践的价值。同时,他将人们的世俗工作与宗教伦理结合起来,让信徒在工作时始终保持虔诚的心态,这种宗教赋予的职业使命感成为德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此外,他强调每个人的天职都是固定的,只能在天职范围内从事活动,这也强化了人们对工作的专一性。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使命,要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本分。虽然这一说法的原意是为了巩固城邦统治,馬丁·路德的本意也是为了宗教改革,但他们都为德国的职业工匠提供了精神指引,为严谨认真、勤奋敬业的德国工匠精神奠定了基础。
(二)地理环境
德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小,但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数量有限,国内市场不大,消费能力不足,因此竞争相当激烈,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只能打造核心技术来增强竞争力,这也就对技能的精细化提出要求。在地理位置上,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自15世纪至19世纪近300年的时间里,德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甚至被称为“欧洲走廊”。在这样分裂的情况下,企业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只能依靠核心技术,保持理性发展才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德国因为既没有资源优势,又处于地缘劣势,只能着力提高工人技能和技术创新。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以经济统一来推动政治统一,统一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倡导工匠精神,重视工业发展和科研投入,逐步成为世界市场上产品质量优良的代名词。
(三)制度保障
在教育方面,“双元制”教育体系为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土壤。德国相继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理论教学大纲》等,明文规定企业必须完成校企合作任务,充分保障了教育质量。因此,每年有超过六成的学生会选择职业院校,工匠“蓄水池”相当充足。在这种体制下,学校、企业与行会合作紧密,学生有70%时间都在学习实践技能,提高了工作适应力和衔接度。
历史上德国两次集中管理经济的实践都给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制度设计上,德国十分注重分权与契约精神。在银行服务方面,德国确定了合作银行制度,银行不仅仅是企业的债权人,更对企业有管理权,银行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对企业资产进行产权投资。在企业管理方面,德国实施分权管理制度与双重领导制度,并制定了《公司法》《企业雇员共同决策法》等。员工有权参与企业决策,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德国超过70%的员工在入职公司后,都选择长期工作,这也为工作专注度的提升建立了保障。
(四)行业协会
德国有超過30万个行业协会与社团组织,覆盖面广泛,利于信息的及时完整传播,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中介与纽带作用,德国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德国工商会法》。因此,行业协会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自治性,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监督企业运行状况,输送技术人才,等等。同时,行业协会还承担着制定行业标准的责任,1918年以来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制定了3.3万个行业标准,80%以上被欧洲各国采纳。
此外,行业协会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中世纪时期的“学徒制”就是由行业协会确定了培养标准与路径。在德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只有通过了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结业考试,才有机会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行业协会发布的职业需求信息也是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为鼓励技能开发,行业协会设立专门的基金,以此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
(五)启示
首先,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合力形成的结果。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紧密,行业监管有力,政府支持到位,最终才形成了德国质量这张名片。可见,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一己之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其次,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工程,从粗制滥造到质量保障,德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而追根溯源,更是民族文化、地理历史的长期沉淀。即便是在现在的职教系统中,德国职业技术教师仍需要接受7年的培养,才有机会上岗;学生更是要经历层层考核,才有机会真正上岗,对工匠的培养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最后,工匠精神培训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回顾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历程,也是经历了沉沦与复兴,才有今日的德国质量。培育工匠精神既需要火种,又需要条件,内外同时发力才能在曲折中前进,重现工匠精神的力量。
三、对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借鉴
(一)立足国情,化劣为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了照抄照搬只会“水土不服”,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结合国情实际。我国是农耕国家,受此影响,中国的制造业也表现出缺乏创新、因循守旧的特性。同时,我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士大夫”文化贬低手工业,这些都不利于培育工匠精神。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注重对技艺精益求精的因子。例如,《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大量先进技术,《考工记》中的“百工”地位仅次于士大夫,日本曾派出“遣唐使”专门来中国学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也曾设立“8级工制度”并涌现出了王进喜等一批先进工匠。因此,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上,要立足国情,取其精华,借助固有优势,走符合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培育道路。
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国家号召与政府权威,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工匠精神和践行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并由党员个体与机关集体两个渠道,形成示范引领,发挥带动作用。二要发挥人民的智慧与力量。英雄来自人民,平凡铸就伟大,要鼓励人民劳动与创造,让工匠精神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与价值追求。
(二)坚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虽然工匠精神是一个软力量,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但不能仅仅依靠宣传说教来培育。必须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让工匠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创新思想教育路径,一要善用全媒体优势,借助名人效应,提高宣传的有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特别是让更多青年一代吸收接受工匠精神。二要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通过党建活动等,进一步以党建增强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并通过党员引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发挥场域效应,构建良好氛围。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人的思想深受环境影响,要在校园、家庭、社会等大环境中构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分为。
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一要建立质检监督机制,要定期分行业地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行业协会要承担责任,打造品牌;同时要提高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来倒逼注重工匠精神。二要建立奖惩机制,并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地鼓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要建立畅通的教育机制,打破分层教育体制,落实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一种类型的要求,为职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培育合力
目前,很多制造业仍旧停留在使用廉价劳动力的阶段,没有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其长期发展的影响;职业院校也更注重就业率,而非对口率与就业质量;职教学生在高校录取中属于末位批次,生源质量较差,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律性;对家长而言,选择职业院校更是他们的不得已之举。可见,培育工匠精神成了政府的“独角戏”,相关利益方尚未形成统一战线和共同认知。在社会环境上,唯学历、唯名校的情况仍旧存在,对蓝领工作存在偏见,尚未形成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因此,要着力构建工匠精神培育共同体,抓住企业这个关键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提供政策支持,以企业实践为手段,丰富教学手段,以企业发展为中介,提高蓝领薪酬待遇与社会地位,增强技术岗位吸引力。
结语
我国经济总量早在2012年就已跃升为世界第二位,在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经济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与自我修复能力。但我们仍处于制造业的下游,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仍旧不足。而德国的制造业享誉世界,因其高质量的产品被国际市场所认可。在其他西方国家面临产业空心化时,德国凭借扎实的第二产业,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持续力与稳定性。
通过对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剖析,全面认识到其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是多个因素影响下的合力产物。制度、教育、宗教、文化、历史、地理等缺一不可,才造就了如今的“德国制造”。因此,我国在培育工匠精神时也应全面发力,通过“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构建培育合力,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努力奋斗。
注释:
①双元制职教教育:亦称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简称BBS)进行,分为三大类:1.商业类,如国际贸易,秘书,会计等。2.技术类,如汽车,机械,电器等。3.服务类,如烹饪,理发师等,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颇广。
②Made in Germany:英文:德国制造;德意志制造。
③赎罪券:亦称“赦罪符”,拉丁文意为“仁慈”或“宽免”,后被引申为免除赋税或债务。
④天职观念:是清教徒【反对天主教一切不敬虔、不合圣经真理的教导和实践(在清教徒看来)的英国基督徒开始了这一群体的形成】在遵循“上帝要我们管理世界”的命令时,经历五百年前(1517年)新教改革归正天主教的世界观后,在近三百年实践中管理世界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朋波.“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一个整合性框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2]邢清华.工匠精神的文化溯源及其现代启示探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3).
[3]周海英.中日德比较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4]湛霞英.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工匠精神研究综述[J].智库时代,2017(11).
[5]杜连森.转向背后:对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审视及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
[6]姚先国.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J].人民论坛,2016(18).
[7]董鹏,彭健生,刘嘉,等.探究德国工匠精神对国内制造业的借鉴[J].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2019(1).
[8]季京晶.探究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J].电源世界,2018(12).
《对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剖析与借鉴》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剖析与借鉴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