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农业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5浏览:4077次
摘要:试验从稻桩蓄留高度和头季稻收割后的蓄水深的两因素不同模式研究发现,以甬优4949为代表的籼粳杂交系列品种,在合理的留桩高度和蓄水深度下再生稻超350公斤/亩,年产量超1000公斤/亩,在不同模式下,产量差异极其显著,要增产增收,必须良种配良法。
关键词:籼粳杂交;留桩高度;蓄水深度;再生稻
岗型杂交水稻品种在头季稻收割后,依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自贡、泸州等种植两季水稻温光不足、一季中稻温光有余的地区,就大力推广熟期适宜,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农业知识》(周刊)创刊于1950年,是由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主办的农业刊物。本刊坚持“科学、实用、及时、通俗”的办刊宗旨,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大力报道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为广大农民服务,为广大规模种植户、养殖户服务。荣获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山东十佳期刊。
川优6203、荃优、晶两优系列等适合蓄留再生稻的中籼品种,头季稻加再生稻年产量在750公斤/亩左右,成为了自贡地区目前的主推品种。甬优系列为代表的籼粳杂交品种2019年由我引入自贡,为了探寻提高该系列品种的再生稻亩产量的最佳栽培方法,以甬优4949为研究对象,在头季稻收割时的留桩高度和收割后的蓄水深度等角度进行了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籼粳杂交水稻品种甬优4949
1.2试验设计
采取相同的播种收割时间和再生稻肥施用量,从留桩高度和灌水深度两方面分3组进行比较,重点观察再生苗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发生动态和最终产量表现。
播种时间:3月20日,头季稻收割的时间:8月7日。留桩高度:33cm,20cm,10cm;头季稻收割后田间蓄水深度:15-20cm,5-10cm,现泥水。
供试田块大约4000m²,为尽可能排除干扰,选大田正中做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33m²,小区间彻小梗隔开,确保梗间不过水。4月25日,在秒龄35天时单株移栽,移栽方式为宽窄行,宽行36cm,窄行20cm,退窝20cm,每个小区栽插200窝。小区外的其它区域,正常种植同一品种,除草、病虫防治、施肥等都统一进行,对行、窝距等不做严格要求。收割时稻桩蓄留高度和收割后蓄水深度个小区间简单随机排列。
1.3田间管理
9个小区的大田管理方式一样。头季稻施肥水平: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整个大田均匀施用5000公斤农家肥,5包稻田除草剂返青101,然后分区作梗,每小区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8公斤,移栽后5天每个小区施用尿素1公斤作返青肥;移栽后3天整体放水,使各小区均处于现泥水状态,以后均不再灌溉,由自然降雨调节田间水分;5月25日用杀虫双1.25公斤、井冈霉素5包兑水300公斤,全田喷雾防治螟虫和纹枯病,6月25日第二次防治,方法同上;6月25日,结合防病治虫,每小区施用尿素1公斤作再生稻促芽肥。
2结果与分析
2.1蓄水深度15-20cm不同留桩高度再生苗发生情况
留桩高度20cm的小区发生数量略优于其它2各小区,但不显著。
2.2蓄水深度5--10cm不同留桩高度再生苗发生情况
留桩高度20cm小区发苗数量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情况,各组基1节的优势明显。
2.3蓄水深度现泥水不同留桩高度再生苗发生情况
留桩高度20cm小区发苗数量显著优于其它两种情况。现泥水状态下的发苗时间和发苗数量又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蓄水深度的小区。
2.4实收产量
頭季稻收割后,现泥水状态下,稻桩蓄留高度20cm、实收产量最高,实收73.6公斤,33cm实收57.5公斤,10cm实收40.3公斤;蓄水15-20cm,留桩高度10cm产量最低,实收9.3公斤。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仅从头季稻收割时的留桩高度和收割后的蓄水深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比较,留桩高度20cm,田块始终处于现泥水状态下,再生稻实收达368公斤/亩(中籼品种100-250公斤/亩)。稻桩蓄留过高(33cm),可能存在顶端优势,抑制基部再生苗发生,稻桩蓄留过低(10cm),对基2节造成破坏,使稻桩第二个伸长节间暴露在外,对气温和水分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三个伸长节间蓄留部分水分,对基1节和基2节抵抗高温伏旱效果极为显著;留桩高度33cm,在现泥水状态下,第3节也几乎不发再生苗,说明籼粳杂交水稻品种的再生苗主要在基1节和基2节发生,随着蓄水深度的增加,基1、基2节均处在无氧状态下,再生苗不能充分发生。综上,籼粳杂交品种稻桩蓄留在20cm左右,第三个伸长节间能很好的调节植株的水分和温度,田间始终保持现泥水状态,基1、基2节处于有氧状态下,有利于提早再生苗的发生时间和提高再生苗的发生数量。
《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再生稻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再生稻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