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07-26浏览:42次
摘要: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是城市文化的积淀,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城市景观雕塑的好坏。本文以哈尔滨市的城市景观雕塑为平台,总结其发展历程及特色,为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的有序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是城市文化的积淀,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钢筋水泥的狭小的室内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清晰自然环境的追求,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室外公共环境的好坏。在人造的第二自然中,自然配置的园林植物是比不可少的造景要素,而在绿地丛林掩映中,硬质铺装衬托下的景观雕塑更成为室外公共环境中的点睛之作。这些城市景观雕展示着城市的文化、风貌及地域性;塑凝聚着场地的灵性,也赋有教育、审美及互动的功能。哈尔滨斯大林公园内的城市景观雕阿塑曾引起全国轰动,是哈尔滨城雕艺术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淹没,因“原地踏步”而居于各城市之后。本文将探讨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及发展,为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城市景观雕塑的概念及发展
城市雕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道路、广场、绿地、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景观雕塑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的一种雕塑形式,是设立在户外公共环境中,能唤起人们视觉与心灵美感,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雕塑艺术作品。景观雕塑也称之为“公共雕塑”、“环境雕塑”,相对于城市雕塑来说,更注重雕塑与环境的融合。
城市景观雕塑起源于欧洲,发展于欧洲。早期古代城市雕塑多体现纪念性和祭祀性。古埃及时期的金字塔是法老们的陵寝,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至上。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多表达对希腊神话人物的崇敬;古罗马时期的雕塑注重对宗教形式的宣扬,对帝王权利的尊崇。古代美洲的城市雕塑主要通过玛雅艺术、印加艺术的形式体现,表现宗教和神灵等内容。古代亚洲的城市雕塑景观则更强调民族特色。
在进入20世纪以后,城市景观雕塑有了更大程度的发展,不再是单独的关注雕塑本身,而是逐渐意识到雕塑与建筑,雕塑与景观之间的融合关系,把雕塑融入城市景观之中成为城市景观雕塑发展的主流。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景观相继出现,成为城市的象征,是城市的名片。
2.城市景观雕塑的类型
城市景观雕塑要与建筑物、绿地、水体、街道、硬质铺装等融为一体,共同构筑城市综合景观。其分类形式较多,可以按在城市环境中的位置分为滨水景观雕塑、山体景观雕塑、广场景观雕塑、街道景观雕塑和建筑景观雕塑。按外在形式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按使用材料分为石雕、铜雕、陶瓷雕塑和木雕等。按功能分为纪念性雕塑、标志性雕塑、园林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展览性雕塑和实用性雕塑等。
3.哈尔滨市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历程
哈尔滨是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依照大的脉络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以2005年为历史临界点,2005年之前是从无到有的无序发展;2005年之后是有章可循的良性发展。根据发展历程将其细分为六个时期:
(1)启蒙期(1897-1944年):哈尔滨是全国最早有城市雕塑的城市,多见于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和陵墓雕塑。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显示哈尔滨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建筑风格,处于雏形阶段。
(2)发展期(1945-1963年)。修建于1958年的防洪纪念塔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多年来经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哈尔滨市的地标性雕塑,引起人们对哈尔滨历史的无限遐想。同时在斯大林沿江一带的雕塑景观也开始发展,使哈尔滨的城市景观雕塑跃居全国领先地位。
(3)停滞期(1964-1975年)。因国情的特殊性,此时哈尔滨市的景观雕塑破坏严重,处于一种停滞或倒退的状态。
(4)恢复期(1976-1985年)。斯大林沿江一带的白色水泥雕塑,富有生活气息,使城市雕塑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些曾是哈尔滨的辉煌,至今看到这些雕塑仍能引起引起心灵的回应,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5)恢复发展期(1986-2005年)。1986年后哈尔滨城市雕塑发展迅速,在材质、主题、形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如中央大街上以“铜马车”为代表的一系列铜质雕塑,增添商业街道的氛围,增强人们的互动性。为了展现丰富的植物材料,出现了五色草立体绿雕,弥补城市雕塑景观材质的多样性,如黄河路的北方园艺一条街。香坊区(原动力区)的乐松广场上的两座红色巨型钢结构雕塑,建成之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6)有序发展期(2005年-至今)。2005年之前,哈尔滨的城市景观雕塑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城市,即使曾经占有领先地位的斯大林沿江一带的景观雕塑,也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淹没在一片无序与茫然中。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序列性;雕塑主题缺乏文化性,不能体现哈尔滨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使景观雕塑失去了生命力。2005年之后,哈尔滨城市规划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共同编制《哈尔滨城市雕塑布局规划》。将哈尔滨市城市景观雕塑框架规划为两环、三点、四带、五轴、六园的布局形式。使哈尔滨的城市景观雕塑规划有了纲领可循,有了条文所限,有了文化定位。哈尔滨群力新区是哈尔滨市近几年努力打造的一个新区,这里的城市景观雕塑不仅有新意,更具有文化特色。
4.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发展的建议
(1)大力挖掘文化气息
基于哈尔滨市多样文化的碰撞、交融,深刻挖掘其欧陆文化、侨民文化、铁路文化、金源文化、冰雪文化、啤酒文化、音乐之城、宗教文化、国际贸易文化、工业、科技文化等精品特色,形成了一个中西文化交融、古今文化兼容、生态人文文化并蓄的多元化复合型的城市景观雕塑。
(2)注重多样雕塑材料的应用
注重选择多样的雕塑材料,基于常用的石材、水泥、玻璃钢、铜等材质的基础上,多用植物和冰雪等雕塑材料,并利用阳光、雨、风、雾、水等给与雕塑融合,营造意境。植物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生态性和时空性。植物随着季节的推移,生长、变化、消融,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冰雪是哈尔滨的特色,因此用冰雪营造的景观雕塑更有其独特性和艺术性。
(3)塑造多视点美感的形体
雕塑是一个赋予生命的有机体,因此在设计制作城市景观雕塑时,应注重其形体的美感和艺术感,学习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圆融”雕塑的动态美感,将不同的体态扭转、相叠,从不同角度欣赏其相互融和的共生关系。
(4)增强公众的互动参与
城市景观雕塑是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服务大众为目的,只有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接受,实现景观雕塑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景观雕塑的艺术价值。因此在设计城市景观雕塑时要在高度、观赏距离、环境融合等多方面去考虑,带动人们的互动参与。
总之,哈尔滨的城市景观雕塑,在基于板块、轴线、河道的基础上,有机整合道路、建筑、绿化、水体的关系,着力打造重点区域,使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雕塑更好地积淀哈尔滨自己的文化底蕴,反映、展现城市特色风貌。
参考文献
[1]李荣华.昆明市城市雕塑现状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于英,陈苏柳,徐苏宁.哈尔滨城市雕塑布局规划浅议[J].城市规划,2006,4(9):76-7
《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建设》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哈尔滨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建设
下一篇:关于县村镇规划建设的思考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