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思考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思考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20浏览:48次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节能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2011年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与会的190多个国家达成协议,同意将制定一项新条约,该条约将要求所有国家削减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由于处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时期,在碳排放总量上,中国排名“第一”的地位在不断强化,人均碳排放指标也超过世界人均水平的50%以上。这就意味着,我们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建筑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排碳大户”。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城市生产交通及建筑的碳排放量约占城市总排放量的81.8%以上[1],其中建筑碳排放量占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2]。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建筑节能体系,做到真正的节能减碳,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我国的建筑业也随之发展加速。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由于设计中的节能意识不足和相关建筑节能技术的落后,我国的建筑能耗水平不容乐观。
  许多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石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即使达到节能50%的建筑,其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标准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3]。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且于1999年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但是,建设部2000年对北方当前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表明,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建筑只占到同期建筑总量的6.4%。到2000年底,在全国城乡既有的房屋建筑中,达到采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仅有1.8亿平方米,仅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6%,还有27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4]。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报告中指出:“中国不注重建筑节能,从而导致每年新增7到8亿平方米不节能的住宅和商业建筑。这些建筑在未来几十年里将无节制的消耗大量能源。”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快的进步。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更是将低碳环保、和谐发展的理念推广至全社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体系还不够健全,需要加快发展。
  
  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建筑节能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政策法规的出台、群众意识的普及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他们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完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1美国的建筑节能
  提到美国的建筑节能,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节能建筑标准LEED。美国节能建筑有较完善的规范体系:美国称节能环保型建筑为“绿建筑”。美国建设绿建筑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标准,即legislationenergyandenvironmentdesign(简称LEED),可译为《能源与环境设计规范》,这个规范由美国联邦政府制定。政府将颁发给“绿建筑”标志。在美国,政府是推动建筑节能的主力。首先,由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按照绿建筑的标准进行建设,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由此带动起建设节能建筑的潮流。其次,激励政策助推节能建筑改造与建设。对于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建筑项目,联邦政府规定,通过美国绿建筑委员会评定符合绿建筑标准的,可获得不同程度的营业收入免税。进行绿建筑等级评定,在自愿的基础上,可由建设单位向政府申请。
  2.2德国的建筑节能
  德国1977年开始执行第一个节能规范,2002年发布新的节能法规,进而形成了从单一节能走向系统综合节能的转变。新法规规定,新建建筑必须出具采暖需要能量、建筑能耗核心值和建筑热损失计算结果,特别是建筑外围结构热损失计算结果。消费者在购买或租赁房屋时,建筑开发商必须出具一份“能耗证明”,告诉消费者这个住宅每年的能耗,主要包括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通过政府机构、专业人士及鉴定专家对在建及已建成建筑进行严格的监控,保证所有建筑的能耗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能耗证明”清楚列出了该住宅每年的能耗,提高了建筑能源的透明度,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5]。
  2.3英国的建筑节能
  英国政府在2007年4月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住宅建设和设计提出了可持续的节能环保规范。政府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并颁发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低级别住房的购买者,可由政府设立的绿色住家服务中心帮助采取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这类服务或免费或有优惠,并且规划从2016年起所有的新建住宅达到使用过程零碳排放的高标准。苏格兰政府则计划到2030年实现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零排放建筑,所有计划都依据时间进程做好了相应的部署[6]。
  
  我国建筑节能的问题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当下的建筑节能形势,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3.1公民意识薄弱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减少碳排放的双重压力。建筑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应该成为节能减排的带头者。然而,近些年来,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未对此予以充分重视,普通民众脑中虽有节能环保的概念,但却没有真正的节能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建筑节能方面,更是缺乏基本的常识和意识。在生活中,各种打着“奢华”、“品味”的楼盘广告随处可见。人们趋之若鹜,但很少考虑过我们的房子的节能性能如何。
  3.2政策法规欠缺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起步较晚。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这是我国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但我国还没有一个和《建筑法》、《节约能源法》相配套的《建筑节能法》。在建筑节能的标准上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力。
  3.3节能技术落后
  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建筑的节能材料、节能工艺和节能设备等。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上相对落后,建筑材料的相关节能指标还不够理想,在建筑上使用的某些采暖和制冷设备,能量消耗大,使用效率低,节能方法有待改善与提高。
  在谈到节能技术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人才的问题。正是由于缺乏一大批拥有充足的建筑节能技术,并能将之良好的应用到建筑设计、施工与维护过程中的人才,才使得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存在不足。
  
  建筑节能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4.1要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提高公民的建筑节能意识
  政府应加大气候变化危害教育和发展低碳经济宣传的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增强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加快形成全民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使人们意识到,建筑节能是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广泛更深入的关注建筑节能可以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4.2要加快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法规与机制
  首先,建筑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法律的的支持。应及早制定具有良好操作性、严格的评价标准和清楚的奖惩制度的建筑节能专项法律。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切实有效的将建筑节能政策落实。
  其次,应尽快制定发展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尤其对于我国目前建筑节能产业的资金困境,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予以扶持,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保证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或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继续完善我国建筑节能评价标准,使之成为建筑设计与房地产交易中的强制性指标之一。借鉴与美国的LEED体系,我国发展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目前来看,其效应还远远不及相关体系在国外的作用。
  4.3要进行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大力培养相关技术人才
  应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所需的核心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光导照明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等。要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应用,如新型墙体材料、密封门窗以及高效空调设备。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保持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一致性,如设计者设计的房屋没有达到节能标准,设计师将承担赔偿责任,严重的取消设计资格。同时,加强对建筑工程及专业工种的培训,以提高使用现代化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能力,确保工艺质量。
  
  结语
  节能与低碳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主题,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的建筑节能体系随着这一趋势将取得长足的进步,也必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外交部官员回应“中国温室排放居世界第一”的说法[EB/OL].2009-11-26,
  [2]世界银行.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胡光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1.
  [3]卢求,刘飞.建筑生态节能的宏观策略与实施技术体系[J].建筑师,2006(5).
  [4]付祥钊.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
  [5]陈英存.德国建筑节能体系与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8(9).
  [6]赵黛青,张哺,蔡国田.低碳建筑的发展路径研究[J].建筑经济,2010(2).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思考》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的思考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17638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