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 发布时间:2012-09-13浏览:45次
摘要:通过分析公路部门一线养护职工的现状,以及当前公路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从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素质,同时增加一线职工收入着手,创新提高养护职工积极性的措施,以及稳定公路养护工人队伍的建议。
关键词:职工队伍,职工收入,队伍稳定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公路事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关注民生,稳定一线养路工队伍显得越来越突出,对当前养护工人工资待遇、人才结构、思想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笔者结合公路部门的工作现状,就如何创新基层职工教育方式、稳定养护职工队伍谈几点见解。
一、公路部门一线养路工现状及特点
目前公路部门养路工普遍一是高技术等级偏少,工人年龄老化严重,10年左右退休人员达70%,新生力量严重不足,将出现一线养护人员脱层现象,学历层次偏低,专业队伍的创新不强;二是专业技术职称不协调,高层次职称技师空白,至使创新力度不大,新工艺推广不快,养护技术支撑力度不够;三是非生产人员偏多;四是各县局养护里程与职工人数的发展不协调;五是管养里程分布不均衡,公路等级及路面状况差,养护所需经费投入相对较大;六是外界经济市场的冲击,同样技术工市场,外界待遇高,目前养护工中存在积极性不高,思想波动大,怨言多等问题。
二、创新基层养护工作方式,提高职工积极性的几项措施
怎样创新基层养护工作方式,提高职工积极性,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对现有的养护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加强科学管理和思想工作,从而充分激活蕴藏的积极因素。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多渠道盘活资产。公路养护机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更多地带有行政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路面等级得到了很大提高,养护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养护生产的需要,成为了制约提高养护竞争力的“瓶颈”。因此,要积极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大胆地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养护方式的变革,采用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质量,建立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盘活现有闲置的养护机械、空置的旧养护站、公路两旁土地等公路资产。如可借新农村交通建设之东风,采取技术力量劳务输出形式,承包一些地方道路施工任务,也可与地方经济能人整合开发闲置资产等,有效的补充经费不足。
(二)加快养护机械化的力度,科学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对于国、省、县主要干线公路按照“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打破地域限制采取建立“大道班”或“机械化养护站”的形式,充分利用公路管理机构中现有的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组建专业的养护队伍,采取集中作业的养护方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养护。切实改变目前分散作业、效率低下的现象。积极培育养护市场对公路养护工程实施招标,根据各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按照合同条款和养护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支付养护经费,切实增强养护人员的责任心。
(三)注重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以市局一级为指导,县局一级每年推广一至两个新工艺,以师徒传帮带形式集中技术力量对养护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推广,促使养护成本的降低,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
(四)科学安排月度工作任务。安排的任务刚好满足养路工劳动强度的需要,尽量避免季节性大量聘请临时工现象,同时对一些小修工程安排给一些实力强的养护站队伍承包,对一些文明建设任务能让养护一线工人承包的都让他们干,编制预算单价充分考虑市场情况,尽量与当时市场接轨。
(五)关注职工生活质量,增加养护工的培训福利。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结合起来。多点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困难。加大一线工人的培训力度,多提供选送到技术学院、高校培训的机会,及时举办工人技术等级培训班,让其工资能正常与工资套改,养路工真正得到实惠,不断提高职工积极性,有效促进新形势下公路工作的发展。
(六)重视一线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养路工的社会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一线工人把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信念和精神的源动力。其次,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和高尚风格树立威信,用诚心诚意为职工办实事的公仆形象取信于职工。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行业精神教育,并扩大行业精神的外延,使职工牢固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增强凝聚力的目的。深入一线调研,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积极工作。
三、稳定公路养护工人队伍的几点建议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公路养护工人队伍的稳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为养护职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创一流养护站形象,为一线工人创造良好的归属环境。创新养护人员管理的体制、机制及计件工资管理制度,完善激励体系,尽量减少职工后顾之忧,使一线工人产生持久的忠诚性和稳定性。
(二)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广泛开展劳动技能比赛,技术大练兵,对技术性要求高的养路工岗位,开展竞聘方式选人。同时对干事创业优秀的一线工人选送培训优先考虑,让其优先学习新技术。通过组织提供的资源和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三)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开展经常性的深入调研沟通,了解一线工人想什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宣传政策,传达最新动态信息。拓宽沟通渠道,并将深入一线沟通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为养路工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四)提供单位发展环境。引导养护站利用现代化养护机械设备、专业技术,主动拓展市场,承揽路外工程,增加职工的收入。引导他们树立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理念,求得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信誉,获得无形的资产效益,实现滚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养路工解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工伤险等,让社会保险机构分担一线工人野外作业的保险责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与保障职工权益相结合,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相结合,与创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相结合,从而团结、凝聚全局力量,创造和谐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环境。
《创新基层职工教育方式,稳定养护职工队伍》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创新基层职工教育方式,稳定养护职工队伍
下一篇:燃气管道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