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16浏览:26次
摘要:道路景观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道路绿化的意识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我们不仅重视绿化,而且还特别关注道路景观的设计、营造原则等。本文就是结合以上问题对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进一步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在现代生活中,道路景观不仅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更是我们和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人口居住密集,私家车不断增加,交通路段拥挤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量的进行景观绿化种植设计,以达到绿化、美化城市的效果。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有效地的减少空气污染,并起到除尘、防风、防噪音等作用,这样既满足了人们在审美上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人们出行居住的环境。
一、道路景观的构成
1、内在因素
所谓的内在因素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一些景观,例如按照它们的功能特性来分的话,大致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实用性道路景观,它包括了我们 在道路上所熟悉的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座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第二类具有审美性的道路景观,像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都廊括在内;第三类则指的是视觉传达性的道路景观,例如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2、外在因素
相对于以上一些道路景观而言,背景建筑物就是我们道路景观中构成外部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我们会采取建筑设计上下分层方法。例如,能看到建筑物上部分的一般为道路上公交车中的乘客,那么在色彩效果上可多下些功夫。建筑下部分则是路上行人的视线范围,在设计上我们尽量满足行人欣赏的视角。由于道路两侧的建筑构成的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所以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上要注意建筑的高度、颜色、形态、招牌的选放等,这样才能使得街道有辨识度,让人有整体的印象。
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为了营造出好的道路绿化景观环境,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
1、尊重历史的原则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而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总是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的缅怀,让人们记忆深刻,这是这座城市的个性也是一种鲜明的标志。那么,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一切以尊重历史为出发点,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精髓,找出新时代与历史的契机点,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形象。而不是一味的翻版过去或是照搬现代,让道路景观既蕴含历史沉淀又有时代气息。如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麻城至武汉段,道路经过著名的“将军县”(红安县),中分带地被植物均采用红花酢浆草和混播草籽(狗牙根+高羊茅)的方式,在路侧栽植红花酢浆草,中间地混播草籽,结合标志牌的使用,使道路景观与当地的红色文化很好地映衬。
2、可持续发展原则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为短期的利益而付出破换生态环境代价的原则。这也是符合我国现在国情的一项措施,坚持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要求。具体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就是要将设计规划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将对环境破坏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我们在实施绿化过程中,注意生物的多样性,在地面上创造适合多种植物种植生长的环境。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既稳定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欣赏效果。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中可再生的资源,节约使用那些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从根本上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城市变得更加具有生气。目前在道路设计中常常会采用客土喷播植草(灌)来美化道路边坡(如图2),设计者往往会选择成活率极快的绿化植物而很少选择本土植物或本土适应性强的植物,在竣工验收时达到极为美观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总是 “昙花一现”,不久这些植物都会 图2快速化的绿化效果与周围景观不协调,被本土植物所吞噬,反而形成更为天然的景观效果,所以这种快速化的绿化景观设计也带来了极大地浪费。
3、协调整体性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要讲究协调性同时要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强调的是在设计中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收益的关系,一方面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开发与投入、产出的效益。整体性的协调则是指要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道路景观两侧的建筑、绿化、交通设施、色彩等,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避免给人呈现零碎、片段似的印象。而如果以城市为出发点,整体性就是指城市的街道设计要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达成总体的景观建设。
4、连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视觉上的连续性,这个是可以通过对道路两侧的各种构成设施的布局、风格设计、色彩的连续性设计来实现。第二,时空上的联系性,由于城市的道路记载着这个城市的自然变化、人文变化,而道路绿化景观在设计上要遵循空间连续性的组合与表达,体现城市或道路的演变与发展,更要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5、服务和谐性原则
以上都是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文化影响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与此同时我们更不能忘了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服务性原则。因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最终是服务于群众,为群众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设计上我们要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充分挖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满足各种不同情感的需求,尽量做到自然布景与规划布景相结合。让人们在这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环境中舒适愉悦的工作、学习、娱乐。
三、各类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城市的道路并非都是一致的,他们有着不同的作用与职能,如果混为一谈的话,分析出的结果就没有针对性。所以下面是按城市中道路活动主体分类分析,主要为车行道路、人车混杂型道路及步行道路等类型。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
1、车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由于车行道路受到城市用地的一些限制,城市快速路多为高架和立交的型式,在设计上就要与一般道路区分开来。其中道路形式的设计应对照传统景观作参考,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形成分裂的感觉。在建筑形式上的设计,要注意建筑的尺寸与快速公路和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快速公路形式单一,交叉口少,很容易形成单调而乏味的街景,因此地标建筑的设计就显得较活泼生动,消除人们的视觉疲劳,使枯燥的道路景观变得生动有节奏,另外对于道路上的设施设计也要起到相得益彰的美感。接下来是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之间的“失落空间”,用它来做绿化空间再合适不过了,这个由匝道立体交叉围合而成的空间,绿化设计必须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构图分规则式和自由式两种。面积相对较小的空间采用规则式构图,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地方文化特色,选择不同的模纹式图案,其构图以地被植物为背景,用颜色各异的低矮的灌木
图3某城市立交桥景观效果图
搭配种植。面积较大的空间可采用自由式构图,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园林,乔木、灌木搭配,但其种植密度需满足通视要求。匝道边坡可种植草坪并辅以少量的小灌木,既可以护坡又可以观景。如图3,绿化铺作的几何构图配以相应的乔木、灌木栽植与快速路自身的线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在大尺度上的景观的和谐。如上图8,对中央分隔带的地表绿化,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搭以灌木,使地表得以有效覆盖,防止土层污染路面,达到保湿效果,同时通过花灌木的不同花期、花色以及叶色变化,减少防眩树的单调感,丰富隔离带的景观。
2、人车混杂型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人车混杂型道路其中又分为交通为主、生活为主的道路。其中交通为主的道路在设计上其景观要满足可观赏、安全、管理、方便等特点。由于车速较慢,行人观察周边环境相对持久一些,所以在建筑的设计上要强调辨识度,但又要有质感,局部可精心设计。在绿化设计上,可考虑草坪、绿篱、花坛、行道树等多种形式,树木的种植间距不应对行人或行驶中的车辆造成视线上的障碍,在品种搭配上,应充分考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景观效果。
以生活为主的道路上行人较多,建筑的场所感要强,要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功能性。在绿化方面适合采用带花池的花坛、灌木等。设计中还要考虑绿化中的灯光效果,使绿化不会在夜晚显得漆黑一片。
3、步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步行道路一般指的是步行街,它体现的是商业娱乐文化一体的街道,在景观设计上要以适于人们交往、休闲、娱乐为宗旨;沿街建筑物风格、色彩、体量、质感会使商业街景观具有鲜明个性。为了能够反映商业步行街的繁华特点,不宜
采用高大的树木,而且种植密度要适中,不影响两旁的建筑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展现其商业氛围。在供行人休息、停留的小广场或道路局部放大处种植一些遮荫树,这对夏季较为炎热的城市能够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
四、 结语
道路景观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道路绿化的意识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我们不仅重视绿化,而且还特别关注道路景观的设计、营造原则等。本文就是结合以上问题对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进一步了解和分析。道路绿化不仅具有观赏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遵守设计原则,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将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再创造,为人们出行居住提供悠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道路是一种线形带状结构物,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重总的粗线条美、一种流畅的美、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
参考文献
[1]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
[2]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3]刘库.李河.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设计与选择[J],防护林科技,2002.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上一篇: 中国城乡差别状况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篇:浅谈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