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研究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17浏览:9次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 、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作用,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作用,施工技术, 管理

  城市绿化以生态效益为主,兼有美化功能。相对于城市园林,其形式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美学价值比较一般,管理比较粗放,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和生态基础。 城市园林绿化是园林和绿化的统一,其内容与城市园林相近。 城市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 、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 它通过在城市建造一定规模的绿地生态系统,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减人对自然的破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应用中的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与技术,汲取园林精华,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景观的新阶段。

  一、城市园林绿化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建设,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环境资源 。城市园林绿化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2、 综合功能。 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它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如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效益;创造减灾条件(如火灾)和提供避灾场(如地震)产生的城市安全效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派生的经济效益等。

  3、 提高生物多样性。 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以及人工建造的接近自然生境的园林绿地。可为植物、 动物、 鸟类、 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4、 促进城市文明。 城市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

  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1、裸土地面整治是园林绿化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着力解决因 “土”致 “脏”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根本好转,同时也是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的前提和基础 。

  1、1清理场地。即对施工场地内所有垃圾、杂草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 。

  1、2对场地进行平整。 要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破碎表土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整势整坡工作。 注:标高符合要求。

  1、3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因地制宜 。在绿地裸土地面整治工作中,主要采取铺草、彩化、硬化的方法进行覆盖,根据绿地周围环境 、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进行铺装,对于市场 、车站等行人踩踏严重的裸露绿地,采取以人为本硬化铺装的方法,开辟行人甬道,规范行人出行,既方便百姓,又有效保护绿地。

  1、4进一步加大裸土地面硬化工作的宣传,加大对各临街商户 、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开发、 棚改、 物业和管网单位的动员力度,积极争取全社会参与和支持。

  1、5加强对各施工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裸土地面硬化工作质量。

  1、6坚持建 、管并举,建立网络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将裸土地面硬化绿化整治工作细化深入,应将所有树木 、绿地划分为以办事处为单元网络管理区,并建立快速管理监督网络及考核评比机制。

  2、 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技术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

  2、1园林生态设计。城市绿地以人、生物与环境的良性关系为目的。绿地生态设计可促使城市健康 、安全 、可持续发展,调整物流 、能流、信息流等的良性循环,使绿地与城市生态要素功能耦合更为密切、 城市生态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和谐 。

  2、2区域规划设计 。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要突出区域特征, 强调改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 绿地规划要符合生态性、生物多样性 、野郊休闲性、人居环境舒适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要扩大到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建立城郊结合、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生态系统。

  2、3文化设计。 通过城市绿地植物与景观系统的结合来实现城市总体形象的整合、 塑造和强化。建设有文化底蕴、 形象鲜明的特色城市品位。

  2、4科学艺术设计。 城市园林绿化始终和艺术互相浸润、相互影响 。科技发展改善了传统的绿地设计手段和研究方法, 并影响着其主题文化。信息社会 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对环境态度的变化,都决定了城市绿地设计必须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适应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3、植物群落构建技术体现绿色生态蕴意。

  园林植物群落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种植的适于本地条件,结构合理 、层次丰富、 物种关系协调 、景观自然和谐的植物群落 。

  3、1应利用植物群落组成 、内部结构与功能关系,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最大 、稳定性最好 、维护成本最低的最佳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稳定性取决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总生物量、恢复和再生能力以及抗干扰水平。应合理利用乔木、 灌木、地被 、草坪等多层的垂直配置,提高绿量及群落稳定性 。

  3、2生物多样性可使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达到科学化 、合理化和多样化,增强抗灾能力城市绿地建设应从绿地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充分考虑光合效率及种间生态协调, 提倡阳性与阴性 、深根与浅根、 落叶与常绿、 针叶与阔叶等园林植物混交,形成稳定、 多层、 混合、 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 。主要技术包括植物筛选 、混交类型、混交方法、混交比例及配置方式 。

  3、3要突出本地特色,加强乡土树种利用,做好园林植物引种,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扩大绿地规模,建立绿色生态网络,形成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全面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稳定性和生态效益。

  4、植物配置技术体现植物组合构图 。植物配置必须考虑植物种类组合构图、 色彩季相、 园林意境,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 、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 。

  4、1了解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如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湿度等;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主要途径有改植物适地和改地适植物 。

  4、2根据绿地不同性质和功能选择植物,合理配置 。

  4、3高度搭配要适当。上层乔、灌木分枝点较高,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一些;种植区面积较小时,要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花坛边缘选择一些更为低矮或蔓生种类, 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

  4、4色彩搭配要协调 。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 、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 、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簪、紫萼等。

  5、植物造景技术体现自然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美化水平。植物造景是构建园林绿地的基本手段, 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 、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植物造景不仅要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观花、 观叶 、观果等) 、生理生态习性(如植物对光、水分 、大气 、土壤等要求) 、植物合理配置(如植物种间关系、种群密度 、配置方式、树种搭配 、年龄结构等),还要注意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景,使植物充分发挥其表现时空、 创造景观 、分割空间 、改造地形 、衬托景物 、创作意境等功能。 植物造景以适地适植物为前提, 逐步引入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园林树种, 充分展示园林植物形态美和群体美,利用植物香化、 美化及净化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前友. 浅谈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12) .

  [2] 翁向英,郭彦翠. 园林绿化施工中各个阶段质量管理方法的探讨[J]. 今日科苑, 2008,(16) .

  [3] 练伟琼.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办法的探索[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6) .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20836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