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批判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批判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旅游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28浏览:34次

  摘要:本文中笔者认为消费主义虽然给这个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真实的异化,但消费社会并不是人类敌人,在物质追求转变为符号追求时,更能激发出人类社会的创意潜能。

  关键词:消费主义,建筑,创意,批判

  1. 消费社会

  1.1 消费社会的提出

  什么是消费社会呢? “消费社会”思想的奠基人,让·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即是一个被物所包围,并以物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个社会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本体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当代社会已经成了符号与符号系统所统治的社会。社会由仿真品的时代,到以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时代,再到今天的以仿真主导的符号垄断时代,也就是说我们生产的不再仅是商品,更为主要的是生产符号,对商品本身进行仿真,符号继续不断繁殖,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虚拟与仿真的世界,再也看不到商品的“真”,看到的全是虚假不真实的符号,于是失去对真实的体验。

  2. 建筑与消费社会

  2.1 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与消费社会

  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直接反应着这个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消费社会的产生与兴起也主导着现代建筑的演变。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于以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时代,其核心理念还是对其本质功能的追求,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而随着生产力获得相对解放的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产品的物质特性与功能等实用价值,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其功能背后的符号区分与差异的系统上。

  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转变并不是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但是不久,通过其他艺术方面的影响,逐步转移到建筑之上,于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张越来越被人们所诟病,因为其理念是与消费社会生产符号的系统相驳的。建筑艺术急需产生突变,以适应这个新形态的社会要求。

  消费社会理论的成型是在六七十年代,现代主义统治下的建筑在得到这一理论有力支持后,也在同一年代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符号缺失的一种重置与补充。

  在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的之一路斯的作品斯坦纳住宅中,其表露的是对功能与形体本质的追求,而其对于装饰以及其背后的符号则是否定态度,而在后现代主义开创者文丘里的母亲之家里,却表露的是对装饰特别是符号象征的追求,以致功能和形体在此变为了第二性。

  2.2 消费语境下的三个主导词

  下面我们需要抛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的历史名词框架的局限,以全新的视角来看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以及消费社会对建筑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消费语境下,出现了对现代建筑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三个主导词。

  1. 附魅后的“现代”

  “现代”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 1500 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现代主义的含义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MODERN”一词的原义本身是没有时间的限制,1500年后的任何时间都是现代。而“现代主义”这个词则被限定用在20世纪出现的一种抽象的艺术观。作为时间的MODERN囊括现代主义,但不全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现代主义艺术新风格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它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

  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概念中,其“现代”一词的符号含义表示的是一种与过去决裂,进行功能和形式创新的企图,是在MODERN原义基础上的第一次标志性符号化。而在消费社会语境的压力下,“现代”一词在“现代主义”中的一次符号化后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符号化——象征性变异。于是消费语境下谈到的“现代”已经等同于“好并先进”,已经被最高程度的抽象化。人们不了解其本义,不清楚其一次符号化后的引申义,而只知道二次符号化后的抽象的积极含义。在此,消费语境主动给“现代”一词进行附魅,本义原真性已经被深埋,通过媒介生产——符号繁殖仿真并重构,使“现代”变为自己的宠儿,“好并先进”的同义。

  这样一来,在消费社会的强大符号效应与仿真面前,大众乃至相当多的专业人士无法分清“现代主义”与“好并先进”的区别,并盲目地拥抱现代主义,赞歌四起,在一段时期内建筑艺术缺失了作为艺术精髓的批判性。

  2. “驯化者”被“被驯化者”的反向驯化:

  在消费社会里,存在一种隐蔽性很强的驯化机制。建筑作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消费的场所,是这种隐蔽性下的驯化机制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并对人们进行强制性消费驯化。以购物中心为例,功能空间与商品销售点进行有策略的摆放,比如越是经常性购买的东西反而越在深处,需要先经过一些非常用品或者奢侈品的柜前,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性的消费驯化。同时还设法使贩卖空间与各种娱乐场所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消费气氛,这一气氛成为了激励消费者消费多余产品的有效方式。潜在消费者被建筑进行强制性消费驯化的同时,建筑也在潜在消费者的驯化过程中被反向驯化,即“驯化者”被“被驯化者”的反向驯化。

  简而言之,就是建筑在产生强制性驯化机制的同时,自己也被这套机制所限定,从而产生表面自由与个性,本质是强制性驯化带来的同质化。

  所谓消费语境下的“驯化者”的同质化就是其符号的能指多样,所指相似,并且日益趋同。表观的符号能指自由,个性,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进行仿真,而其所指却类似,甚至一样,这些都是在消费驯化过程中被强制性体系预先安排好的。

  在中国,现代购物中心建筑设计上,比如家乐福与易初莲花,从外表看,通过各种媒介,

  包括文字、数码、声音的符号都不一样,形态各异,但仔细思索,这两者购物中心的平面布置,功能区划,室内空间形象,乃至售货柜台的具体售货内容的地点与位置都是趋同的。那些多样的外表符号只用来区别公司属性。当美女与商人混入建筑艺术之中,建筑就不再是艺术了。其一切貌似艺术创作的努力却失去了艺术本身的纯洁,而沦落为“仿真”的艺术,其核心早已同质化。

  3. 符号猎奇的“仿真”建筑:

  建筑一直以来是满足在此生活的人们的物质需求为第一性的。一座建筑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才能遮风避雨,保温隔热,防止野兽昆虫侵扰,保证居住者的安全与舒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建筑不再仅是物质集合体,它还要去担负表意的功能,表达审美观念,等级身份,功能作用等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如今消费社会的到来,让已经在表意的建筑文化又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建筑的表意文化功能的重要性逐渐超越其物质需求的实用功能。于是建筑也并非建筑,而是转变成了一堆标志性符号与象征性意义,也就是符号猎奇的“仿真建筑”。

  库哈斯的力作,中国CCTV大楼,就是标志进入这一新的建筑时代的典型。可以明显地看出,CCTV的功能物质性已经退到第二性,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功能与安全,这个方案绝对不会设计成倾斜大悬挑的。建筑师投入更多心血的是在如何创造一个新的符号群,并能纳入现有的符号系统之中去。这个符号本身具有的独创性也能表达CCTV在中国霸主地位乃至攀登世界媒体之王宝座的欲望与信心。

  一般性的建筑又是如何呢?在北京奥运场馆边有的这个被人们成为龙头或者火炬大厦的综合体,为了猎奇符号,而在结构上,功能上做出不少的牺牲,构建出符号含义远超该真实本质的“仿真”建筑。这种形象具有不可抗拒性,强制性的把潜在消费者勾引进入它的符号体系之中,区别其他类似综合体。

  在北京的复兴路与西翠路口,有这个拥有太阳能发电的多媒体幕墙酒店。首先一整块沿街立面全做幕墙,对于酒店的功能来说,肯定是有相当妨碍的。可设计师并不在乎功能实用的适当下滑,而是必须要构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于是花了巨大代价在这个幕墙上。这个幕墙符号的建立,一下子就拉升了整个建筑的气势与酒店的定位,在建筑环境的符号体系内,与别的建筑产生了差别与区分。

  3. 消费语境缺失的情况下现代建筑的可能性

  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消费社会作为现实的存在,一定是合理的,有其内在的存在道理。笔者反对以脱世的眼光来进行单向批判,但赞同以入世的思想进行辨证思考,即如果消费语境之不存在,现代建筑的可能性会如何。反向的辨证思考会给当下的消费社会统治的建筑艺术带来一股清泉。

  假想上面所说的三个关键词都缺失或变为反意:

  如果“现代”不等同于“好并先进”,那么我们不会一味追求“现代”这个符号集合。我们不会口径一致地要求我们的建筑必须是“现代”的。在评价建筑时,我们,包括那些非专业普通大众也会认为看上去类似简陋乡土,却带有说服力的建筑一样是“好且先进”,于是像现代主义建筑那样得到推崇的资格,从而让城市与建筑的风格与面貌发生变化。

  如果消费社会的驯化机制没有触碰到建筑,建筑也就不会出现驯化者的同质化。保罗·索勒里所做的建筑就是这么一种躲过驯化机制的建筑。在他所营建的阿克桑迪城,这里的建筑彻底摆脱了与外界消费建筑的同质化,呈现出一种异世界的风貌。

  如果符号猎奇没有被消费社会的浪潮冲上第一性的位置,那么也许这个世界的建筑与城市能多一份宁静与和谐,就像在进入消费社会之前的仿真品时代的古城镇所表现的那样统一。

  4. 结语

  笔者认为尽管消费主义给这个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真实的异化,但消费社会并不是人类敌人,并且物质追求转变为符号追求时,能更多激发出人类社会的创意。我们应该批判性地适应这个消费社会,在我们的大脑的两个半球中,一个需要理解消费语境的内在逻辑,一个要假想消费语境缺失的建筑可能性,并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参考资料:

  1. 罗钢.王中枕. 消费文化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夏莹. 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张民巍. 消费主义与符号拜物教. 中国社会导刊.

《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批判》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批判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21874

相关内容推荐
出版社什么样的书都能出吗?2个基本要求不可忽略
9本人口学SSCI期刊推荐(全名单46本)
书的作者和主编的区别
微生物四区SCI都有哪些期刊?推荐8本
想出书公费出版和自费出版怎么选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