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01浏览:38次
摘 要:本文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的含义,阐述了无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无完整的资料而提交的勘察报告,将会导改地基设计的失误。对此问题文中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
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含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有明确的针对性,不同于一般的地质勘察。它的主要任务除了应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外,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工程针对性。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安全,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基:为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底面以下地基变形深度之内的土层或岩层)。从受力条件而言,地基、基础与上部荷载是共同作用。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是直接影响建筑物破坏和正常使用的程度,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拟建场地地基的评价是稳定的,承载力能满足要求,地基的变形也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则地基的设计主要是控制地基变形设计为原则。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基结构及其均匀性,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准冻深、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提供的数据必须完整可靠。对地基要不要进行处理都应有明确的结论。
2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市场竞争强烈,互相压价,影响质量
我省和全国各地区基本一样,基本建设飞跃发展,工程地质勘察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造就了大批的勘察人员。为了自身或单位的效益,在勘察市场中为取得工程,讨好建设方,把勘察费降到很低,如有一幢高层建设,设地下一层,其勘察费只要了壹万元,结果提交的勘察报告,卵石层厚度及分布情况与实际开挖的情况差别较大,而且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最终导致施工暂停,聘请专家论证,重新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案及基础形式。还有一幢多层建筑,拟建场地为湿陷性黄土场地,其勘察费也很低,共挖了四个探井,通过取样室内试验,其中三个探井的土试验资料为Ⅰ级非自重湿陷,一个探井为Ⅱ级自重湿陷,而报告的结论建议按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地基。结果审查人员通过检查原始资料,把分析的结果及利害关系给业主讲清楚,请建设单位花一半钱,重新挖探井取样做试验,最终整个场地属Ⅰ级非自重湿陷场地,其他的例子还有,不再叙述。
2.2原始资料不规范,整体质量差
工程勘察应正确反映场地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通过原始资料的整理,检查和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建议合理的勘察报告。如果是这样,对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是非常有利,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目前市场上劳务型和技术型基本上是分开的,由于主管部门对劳务型的队伍未全面考查分析,即把勘探任务委托此队伍,结果钻探的原始资料质量较低劣。如有的钻探队伍,是劳力的集合体,无原位测试的设备,无人懂得地层岩性的描述,提供的野外岩土描述:只有定名、土层,碎石、卵石、圆砾,再无其他内容,根本上不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3.3.7条的规定,而编写报告时,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岩性重新编造。另外,碎石土密实度鉴别,往往只凭颗分的结果确定,对钻探过程中的情况一字不提,规范中附录A表A.0.6下注密实度应按表列各项特征综合确定,由此可见该报告中提供的碎石土密实度等级是存在问题,这样地基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的可靠性就差,对基础的稳定性和变形问题造成一定的隐患。
2.3不认真学习规范,导致地基处理方案错误
编制任何阶段的勘察报告,缺少不了分析、评价,而野外原始资料和室内试验资料是分析评价的基础,如果这些第一首资料、数据不可靠,则导致地基土评价不正确。在此仅举几例说明:一是有一个工程,拟建场地属湿陷性黄土地区,根据勘察报告湿陷等级为Ⅲ-Ⅳ级自重湿陷性场地,建议用挤密法处理地基,但是从整个土试验资料分析,部分地段自然地面下7.0-9.0处其含水量W<10%,结果挤密法施工中坍孔,无法回填夯实,必须加湿处理进行复打,造成工期延长,造价增加,二是另一个工程,场地经勘察属Ⅱ级-Ⅳ级自重湿陷场地,而地表下5.5-13.0m土的饱和度在65-75%,建议地基处理也采用挤密法,设计人员也采用此办法,结果施工时,孔壁缩孔,无法采用挤密法,改变施工方法。规范条文说明,当地基土的含水量W≥24%,饱和度Sr>65%时,一般不宜直接选用挤密法。通过上述的例子告诉我们,勘察报告中建议地基处理的方法,必须精心的分析数据,单凭土的物理力学统计表中数据是不够的,特别是提出地基处理方案有关的注意事项,必须说清楚,这样勘察的结果,真正做到为设计和施工服务。
3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粗浅解决的建议
文中罗列了一些问题实际上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在此就不过多的叙述,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在勘察报告中提供可靠的地基(持力层)或地基处理的方案,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人提出几点粗浅解决办法的建议,供有关领导和同行人员参考:
3.1强化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管理
3.1.1野外勘探
目前很多勘察单位,野外钻探工作均委托私人队伍承担,这些队伍实质是劳力的聚合体,有不少的队伍既不懂钻探知识,又不知地层岩性描述的规定,最终提交的野外钻探资料,非常粗糙,难以满足编写报告的要求,然而只有凭工程勘察报告人去编造。更其可怕的是有些钻探队伍只有钻机,无动探和标准贯入测试的设备。在此建议岩土工程勘探工作,如委托私人队伍承担,必须检查设备的完整和完好性,必要时工程负责人或派勘察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野外地层岩性描述和地层的划分,现场实施时一定要执行纲要,一般变更由工程负责人解决。钻探队伍不能私自解决,这样方能保证野外的勘探质量。
3.1.2室内试验
目前我省大部分甲级勘察单位,有自己的试验室,并都进行了计量认证的工作,绝大部分乙级和丙级勘察单位未设试验室,大量的岩土试验工作均委托其他试验室承担,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其中有些单位未进行计量认证的工作,这样有效性很难认定,据我所知,外地有些试验单位也未进行计量认证,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不能外接任务,只能承担本单位的试验任务,建议试验工作应由有计量认证单位承担。
另外,当前有部分试验室人员,只会操作做试验,不具备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所提交的试验报告,由工程负责人处理不合理的数据,特别是有部分技术人员进行数据统计时,对试验数据不分析,异常的数据不进行剔除,不分析参数在水平方向上变异规律,这样对地基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隐患,必须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数理统计,才能保证地基的可靠性。
3.2加强培训,强化管理
3.2.1加强培训
目前市场勘察和勘探队伍,随着基本建设飞跃发展不断的壮大,不论是勘察单位或勘探队伍,其技术水平或管理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确保地基的可靠性,必须加强培训。当然培训的组织形式不外乎有两种:一种类型是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邀请外省的学者或专家针对我省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课,其次也可以由本省的专家进行讲课;另一种类型由各单位自己组织,请有关的专家讲课也行或者由本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牵头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大家学习规范或者讨论半年或一年来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确定解决的办法。
3.2.2强化管理
从现有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来看,不论各类勘察等级,均有审定、审核、校对的制度,但是在校对、审核、审定是否做到精心值得考虑,如有这样一份勘察报告:湿陷黄土属Ⅲ级-Ⅳ级自重湿陷性场地,对填土进行了易溶盐分析,属中等盐渍土(硫酸盐盐渍土),对黄土状土未进行易溶盐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原地黄土状土不能作为垫层法或挤密法回填料,这充分说明,校对、审核不认真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业主要求急,未通过审核。另外绝大部分勘察单位,对野外提供的钻探资料,不对照勘察纲要的要求进行检查,编写报告人拿到就用,结果剖面图的地层不符合沉积规律,如有这样一个工程处在Ⅱ级阶地的后缘,其卵石层的厚度差10.0m,为了纠正错误,重新勘探造成了经济损失,这也说明钻探人员不负责,未能精心的工作,再加上工程负责人过于信赖钻探。从以上几点说明虽然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到位,所以从野外到室内工作必须强化管理,如果第一首资料不准确,即使报告写得再好,也不是一份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特别是对持力层的确定,基础形式的选定带来很大隐患。
4结束语
虽然在文中粗浅的描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的关系,所举的例子也不一定代表所有的勘察单位,其出发点希望把岩土工程勘察,在做好服务的前提下,把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强原始资料的分析,才能取得正确、合理、可靠的地基,从而使设计人员运用自如,最终达到为建设工程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莫汝仁.岩土工程勘察的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08(18).
[2] 张培成,王明格,陶志刚.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3).
[3] 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2007(24).
[4] 陈雁.水文地质之路[J].中煤地质报,2009,18(9):65-67.
[5] 陈俞佐.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0,9(09) .
[6] 戴一鸣.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福建建设科技,2011,(6).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的若干问题》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的若干问题
上一篇:桥梁加固中碳纤维材料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