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3-03-20浏览:66次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从整体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高,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小城镇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下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下,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美丽中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从整体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高,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小城镇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下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下,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美丽中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不同规模的城市由于其所具有的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的带动作用也不同。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是全球性的,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中等城市的功能是服务于所在区域,在本区域内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而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地位非常特殊。其功能是服务于周围广大农村,是周边一定范围农村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由此看来,小城镇一方面是大中小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另一方面与农村经济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使得其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物质载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农村面貌、社会文化、农民生活、生态环境状况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快和发展小城镇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原因在于: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治本之举。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农民增收的必经途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把大多数农民从依靠土地获得劳动收入中解放出来,使剩余的劳动力务工经商,从事第三产业。只有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才能实现农村土地集中利用,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业附加值,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能为更好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的载体和生存空间,最终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将是启动农村内需,拉动农村消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进而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农村城市化形成的小城镇,可以直接拉动农村各类市场发展,带动建筑市场,从而辐射钢材、水泥、家电等生产和服务行业的消费。同时,农民在小城镇定居后,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彻底发生改变,各种现代化的生活用品消费和精神文化支出也会大幅增加,从而有效刺激农村的消费市场。
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小城镇是城乡的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中心,在城乡经济社会活动中承担着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小城镇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地和服务中心,能够以广大农村为发展腹地,通过产品扩散、技术协作、市场服务,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加快农业产业集中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城市的发展要求人口的相对集中,而小城镇正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对吸纳城乡人口具有“聚集”作用。可见,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符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
(二)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形成了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小城镇建设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农民集中到城镇居住后,更有利于农村各类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广大农民只有进入城镇生活,在城镇就业、定居,平等地享有所在城镇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才能更方便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证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后,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即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实现人力资源的全面科学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划缺乏权威性,可持续性不强
很多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与大城市相比相对滞后,城市规划仍局限在中小城市,而新兴的小城镇的建设基本处于缺乏规划,或者即使有规划,但规划也缺乏权威性的现实状态下。有些地区一旦领导更换,城镇规划也因为人的更换而改变。由此导致小城镇建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凌乱,工业、居住,文化、教育,商业交错分布,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城镇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布局、施工不能有效统一,重复布局、重复施工的现象严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二)建设规模存在“超前”和“滞后”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超前”,即部分小城镇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也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另一种倾向是“滞后”,即另外一些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过于谨慎,建成区规模较小、土地的要素容积率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不能形成规模效益,造成小城镇的发展腹地过小,对新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强,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目前西部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都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就是在本区域内发展也不平衡,与发达地区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三)缺乏科学定位,盲目提升产业结构
小城镇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不考虑自身条件和周边环境,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追逐一些条件较好的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不愿发展那些适合小城镇自身发展与建设的中等技术项目,盲目提升城镇的产业结构,不但没有建设和发展好小城镇,反而造成资源等地巨大浪费。
(四)产业结构失衡,发展后劲不足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蛮干的现象,结果有的时候难免忽视产业联动和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后续发展。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单一产业模式特征突出,从而忽略了其他产业发展所需条件,产业间良性互动关系等因素,反致本地产业结构失衡。
三、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水平,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是小城镇规划与布局的要科学合理。
小城镇的规划直接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各级政府决策时要对城镇进行全面、准确的调研分析,对城镇未来进行科学预测,要站在为谁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上认识和把握小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粗放经营、生态恶化、重复建设、行政壁垒、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矛盾等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把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规划布局自觉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内,搞好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是批准的城镇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不得擅自改变。
要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部门,完善总体与详细的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决策机制加强对规划建设的领导,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空间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有效决策各项建设推进经济与社会资源配置的匹配化,从而保证小城镇按照总体规划的有序发展。
三是努力创造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建立有利于城镇化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转移就业能力和进城适应能力,以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而且应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
四是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工业化、适应性技术、吸收劳动里为主。
提高一个城市竞争能力关键在于产业集聚效应和现代化功能的发挥。现阶段,工业化仍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应把加速工业化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工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以工业化带动和促进城镇化。小城镇的工业发展由于受自身条件的约束,不能盲目追求这种规模大、投资多、技术高的大项目,而应结合自身经济、能源、交通、地理等环境来进行功能定位,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化道路。着重引进一些中等使用适一年个性技术项目,因为中等适用性技术有很多优点,如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有利于吸收劳动力,其产品市场广阔且投资成本小、风险低、回报率高且快。
五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性之力措施。在小城镇建设的不同阶段上,均应正视所遇矛盾,从长远考虑。前期规划阶段,应当紧扣地方领导执政观念因素,端正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念,着重规避不合实际的整体标准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中的矛盾,严把立项观。措施上既要加强领导干部自律,完善素质修养,强化亲民意识,也要加强上级党委政府指导监督力度、探索新的政绩指标系统,增加基层民主评议。
中期实施阶段,不宜盲目提升产业结构,而应适当、适时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以此努力解决小城镇发展遇到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建设与发展好小城镇。同时应紧扣公共权力因素,完善权力监督和约束机制,及时纠正、直至和杜绝侵犯群众利益行为,规避行政权力不当扩张与社会公众却以弱化的矛盾,严格依法行政。
后期定型阶段,应当紧扣生产要素因素,重视规避财税收入增加与税源缩小的矛盾,分时分区开展小城镇建设,及时回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纠正明显的产业结构失衡,给本地产业优化重组提供必要时间。
六是坚持科学经营城镇理念,拓宽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走政府引导,同时更加注重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一方面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化方向,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鼓励、支持、吸引企业、个人、外商等各方面的力量,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其它经营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逐步实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申请制度。要有效利用金融支持,对承贷载体效益高、还贷来源可靠、资本金到位的小城镇建设项目、农牧民进城购房、购车、创业和其他消费信贷给予积极支持。
七是要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服务,进一步吸引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转移。通过在镇区内集约建设工业小区。鼓励新建企业到工业小区选址,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抓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和有专业特长的人才进入小城镇开展科工贸服务,兴办高技术农业企业和发展各种产业。鼓励厂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小城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资金合作和协作。扶持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参与小城镇发展。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旧货调剂、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对进镇企业和务工经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扶持。
本文选自《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