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16浏览:15次
论文摘要:如通过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置入术治疗较局限的单支或双支病变;通过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治疗多支弥漫性病变。并介绍治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请治愈者现身说教,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
引言
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说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目的是让病人积极参与二、三级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实施整体化护理的实践经验,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心态采取的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 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1. 1 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型。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以内。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更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这一类型病人要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足够重视。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心脏的解剖、生理及在身体的重要作用。让他充分理解“心泵”(心脏)的重要意义。一旦“心泵”上的血管发生故障,可想而知“心泵”的作用将部分或全部丧失。通过上述教育对策,可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 自暴自弃,精神颓废型。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自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加上平素生活中的人们对心脏病谈虎色变,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向他们讲明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先进手段。如通过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置入术治疗较局限的单支或双支病变;通过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治疗多支弥漫性病变。并介绍治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请治愈者现身说教,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动员家属亲友共同作好思想工作,但要事先和他们进行很好的交流,共同定好思想工作的主方向,以免适得其反。
1.3 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发病死去。这类病人多数在四十五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同事的教育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在作健康教育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词句,尤其是那些涉及死亡、危险等的词句。可以介绍他接触一些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效果显著的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痊愈的病人,以及经过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消失的病人。通过真实的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事情。如看书、下棋、织毛衣、看电视等有益的活动。
1.4 工作狂型。这类病人大多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可以更多更好的工作。对当面表示接受而实际接受不好的病人可进行强化教育,讲解此病的危险性及严重性。这些病人多数在领导岗位工作,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等,要做到既达到教育目的、又提高护理满意度。
2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使病人易于接受。可以采取书面,图片、录像、公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书面标准教育计划,以病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主管护士应以病人亲友的身份,在拉家常中融入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病人、提高其自身保健意识的目的。
3 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比如教育冠心病人要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生气、激动、过于操劳,要将日常生活琐事置之度外这一事例。仅仅这样讲,病人不一定真正理解,如果你能这样讲:你要养成家里的油瓶倒了没人扶,你也不会生气,你的病就不会发作这么勤了。
4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病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不仅局限在正式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还要利用一切日常护理活动做非正式教育,如,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在陪病人做检查的途中、在晨间护理中、在护理查房等时间,适时 将有关的知识教给病人。健康教育要延续到病人的生命全过程。入院时要留下病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为预防联系不到病人,还要留下联系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出院时给出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定于出院后一、三、六个月。以后可每半年一次。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临床医学论文发表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是如何看待病情治疗》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