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民事诉讼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21浏览:83次
摘要:构建专业化的“打黑除恶”队伍,注重效率、效果与公正社会治理是要追求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的,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3E”。在“打黑除恶”中,要达到“3E”这个目标,单靠警察技术的应用是不行的,政府必须有科学的人事管理理念。
关键词:打黑除恶,内部治理,以人为本,公民参与,专业队伍
Key words:Beating Gangsterdom and Eradicating Evils;interior management;put people first;citizenparticipation;professional troops
重庆市2009年6月掀起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成功破获了一系列积案,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多个高官也相继落马,整个“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了人民满意的成绩,得到了海内外人士和媒体的密切关注,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行动”进行得有声有色,成果显著,在中央政法委领导的全国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重庆的“打黑除恶”无疑是一个突出的亮点,重庆经验值得我们去解读,去推广。
一、政府加强内部治理,练好治理内功,引导警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黑除恶”是警务人员与黑恶势力的强烈对抗,是正与邪的碰撞,其艰难性和危险性在打黑除恶的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重庆市,黑恶势力与个别高官相勾结,要想彻底打掉黑恶势力,就必须先加强政府内部治理。在掀起“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之前,重庆市市委和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
(一)加强对警务人员的治理,建立高效、负责任的警察队伍“打黑除恶”是一场攻坚战,需要强力、高效的警察队伍。为此,在酝酿“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时,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例如,在2008年3月,重庆市市委表决通过,决定对渝北、渝中、九龙坡等七个区县的领导干部作出调整,这个重要举措为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排除了阻力,做好了铺垫。
2008年6月25日,以“打黑”著称的王立军被任命为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在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也即在2009年3月26日,王立军被任命为重庆市公安局局长,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正式宣布启动10天后,国务院、中央军委任命王立军兼任武警重庆市总队第一政委、第一书记。
在重庆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王立军对重庆市警察队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了治理,使整个重庆市警务人员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优化,而且还高标准、严规则、强效力和滚动式地不断进行选优汰劣、端正警务人员行为和清除腐败现象,由此保证警务人员高素质、高水平、高绩效和权为民所用,进而确保在进行“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时,警察能够做到快速、高效、公正的开展工作。
(二)倡导“红色”文化,解决警务人员的意识形态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重庆人民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平、民主和自由而英勇不屈,奋起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涌现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白公馆、红岩魂、烈士墓、渣滓洞等一直是重庆人民的骄傲,重庆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先辈用鲜血铺出来的幸福道路。重庆人民是不缺乏精神信仰和精神支柱的。
为了解决警务人员在意识形态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警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加强对警务人员的思想领导,缅怀先烈无疑是最好不过的教育方法了。
2008年5月,薄熙来在调研重庆市高校工作时,掀起了在全社会高唱红色经典歌曲的热潮。此举得到了重庆政界各机关的响应,市委宣传部不但编选了革命历史歌曲向市民推荐传唱,许多政府部门也组建了红歌合唱团。不仅如此,重庆市政府各个部门,特别是公安系统,还特意组织大批的人员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陈列馆、烈士墓等地方,并且在这些革命圣地高唱红歌。通过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使警务人员得到了熏陶,为警务人员构建起了核心的价值体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警务人员抵制各种落后腐朽、低俗庸俗的文化,让警务人员时刻记住自己的行为要对得起“人民警察”的称谓,要对得起先烈,要对得起信任他们的广大群众。红色文化是广大警务人员的精神食粮,让他们振作起来,也激励着他们前进。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重庆警务人员信心坚定,不怕牺牲、不怕劳累,奋战在打黑除恶第一线上,为建设平安重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人民的尊敬。这与红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是密切相关的。
二、以人为本,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扩大人民的福祉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是建设和谐社会、“平安重庆”的必然选择,也是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具体体现,更是不断扩大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
(一)政府以人为本
“打黑除恶”不是重庆市政府领导人员的主观臆断,不是重庆市政府好大喜功,想制造“轰动效应”,更不是某些人说的所谓政治“作秀”。“打黑除恶”是重庆人民的强烈要求,是重庆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壮举。
“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事关社会稳定,与民生息息相关。“打黑除恶”之前,重庆市的群体事件比较突出,这除了人民内部矛盾,也有“幕后黑手”为了牟取利益而推波助澜,向党和政府施压。有不少上访本身就是黑社会团伙欺压良善,百姓无法伸冤造成的。重庆市黑恶势力向各行各业渗透,黑恶势力欺行霸市,扭曲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破坏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环境,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危害了广大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重庆市掀起“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办好惠及群众的实事好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政府不断扩大人民的福祉
从社会学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待“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打黑除恶有效地扩大了人民的福祉,因而,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和中央领导的支持。
腾讯网对“打黑之后,你生活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这一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数据显示,25.62%的人表示做生意不担心被骚扰,16.87%的人表示深夜回家不怕了,23.3%的人表示还有更多感到安全的变化,11.31%的人表示小孩放学回家安全了,9.95%的人表示家里不担心会失窃,12.94%的人表示去偏僻的地方不会有危险。①这些数据表明,打黑除恶之后,人民群众感到更加安全了。按照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最基
本的生理需求层次之后,便会对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重庆市人民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生理需求这个层次得到了满足,安全需求进而成为重庆市民当前最需要得到满足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打黑除恶”正是基于重庆人民的安全需要。
“打黑除恶”不仅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还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为重庆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打黑除恶”打掉了一大批盘踞在经济领域垄断经营的黑恶势力,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必将大力促进重庆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打黑除恶”不仅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而使重庆的经济更有活力,发展势头更加强劲,GDP继续高速增长,一大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如惠普、富士康等落户重庆,这必定惠及广大重庆市民。
三、构建公民参与的“平台”,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善治”逐渐成为欧盟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理念之一。善治其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强调公民对社会治理活动的参与性。同时,按照现代警务理论的观点,现代警务中的警务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指国家警察所从事的警务活动,除了国家警察的警务活动之外,还包括非国家警察所从事的各类安全防范活动,例如政府机关其他部门、社会组织、居民参与的各类警务活动。②从警务运行机制的各个层面看,现代警务应该是全社会参与的、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的控制机制。
始于西方的善治理论和现代警务理论都具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强调公民的参与性,要求政府与公民社会建立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政府与公民社会友好合作,共同治理社会,实质上就是政府还政于民的过程,也体现了法治的精神。
重庆市在此次“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突出的亮点就是坚持群众路线。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和特色,而且与善治理论和现代警务理论所强调的公民参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国初期,为了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雪亮的眼睛去发现犯罪,并主动揭发犯罪,政府与公民友好合作,良性互动,有效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为了打击黑恶势力,重庆市政府在此次行动中不仅坚持群众路线,而且对群众参与打黑除恶的形式进行了深化,有效地调动了群众打击黑恶势力的积极性。此次“打黑除恶”,重庆市公安局向市民送达了20万份公开信,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和控告黑恶犯罪活动。每一份公开信同时还附有一个打印好回信地址、印有“绝密”字样的封信以及足够资费的邮票。在这20万份公开信中,详细记录了如何举报黑恶势力的方式,例如,短信举报的方式、邮寄线索资料的方式、电话举报方式、约见公安局局长的方式等。
重庆市政府广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动员群众检举、揭发和控告黑恶势力犯罪活动,掀起打黑除恶的“人民战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9年10月29上午,在重庆市政府召开的“打黑除恶”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人指出,此次“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广大群众通过手机短信、来电等方式向警方提供了4万余条线索,其中80%为实名举报。可以这样说,没有重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场“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的。
四、构建专业化的“打黑除恶”队伍,注重效率、效果与公正社会治理是要追求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的,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3E”。在“打黑除恶”中,要达到“3E”这个目标,单靠警察技术的应用是不行的,政府必须有科学的人事管理理念。按照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说法,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才能,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做任何一项工作的,这和人的性格特点、个人特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对某一项工作,必须找出最适宜干这项工作的人,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最适宜于这项工作的人的最大潜力,才有可能达到最高效率。
“打黑除恶”的对象是黑恶势力,其中很多涉嫌黑恶犯罪活动的人员都是高智商,甚至有的曾从警或正在从警,他们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和规避法律的能力,例如,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落马的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从警的经历使他对警察侦破案件的手段和方法了如指掌。再如,在打黑中覆灭的重庆市邦德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原为私人侦探行业,对警察侦探的手法也同样熟悉。面对这样强劲的侦查对象,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打黑除恶队伍势在必行。
此次行动中,重庆市成立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公安机关先后成立了245个专案组,集中了7 000名精干的警力。从2009年6月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打破地域管辖界限,由分院牵头整合办案力量资源,精心抽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业务骨干,组成二十多个专案组,其中投入公诉检察官二百余人,约占全市公诉力量的40%,全国首届十佳公诉人戴萍,全国第三届十佳公诉人么宁、张丽等9名全国、全市十佳公诉人投入到办案一线。同时,法院系统也组建了高素质的审判队伍,并且对重大案件提前介入,确保了审判工作的顺利推进。
构建专业化的打黑除恶队伍,是重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又一个亮点,它有效地提高了侦查、公诉、审判的效率,节约了办案成本。同时,专业化的打黑除恶队伍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能严格按照刑法、刑事诉讼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办案,切实做到司法公正、司法文明,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注释】
①中央媒体评论称重庆打黑应全国推广[N].重庆晚报,2009-10-23(21).
②向池山.关于现代警务概念的理论探讨[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
《论述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管理模式》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述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管理模式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