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公共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4-11-04浏览:12次
摘要:以近年来重点企业在中关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所遇困境为例,重点阐述了大型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同时,通过企业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重点企业的现实需求,从而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政府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促进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表,中关村,重点企业,经济发展,困境
一、大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优势与作用
在中国经济的当前发展阶段,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需要政府职能有效发挥,又需要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主体的行为上,通过企业行为传导其产业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一)大企业的市场地位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大企业的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大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路径、战略转型、管理提升等能够对整个产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一点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二)大企业在市场自发的技术创新中居于主体地位
大企业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都是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共同推动的结果。企业是新技术的主要投资者、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孕育者和推动者,而大企业则是重大技术成果的主要投资方。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三)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推动大中小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和产业升级
从产业集群成长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产业体系,大企业发展核心技术和产品,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和产品,强化企业专业化分工与配套协作,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企业处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是尖端技术的源头,其尖端技术会沿着产品价值链,缓慢地扩散到低端技术企业和相关的组织。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的共生关系良性发展,最终会促使集群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
(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五)大企业发起的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
并购活动是市场自发地调节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方式。由于并购资金规模较大,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大型企业。目前,中国企业已步入并购重组的活跃期。大型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加速,混合并购将会渐入高潮。地方政府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异地并购的不断展开,将大大推进市场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优化配置,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步伐。
二、中关村重点企业在海淀及北京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中的重要地位
中关村是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的科技创新龙头,集聚了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众多企业。其中,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企业不仅在海淀乃至北京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这一类重点企业在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升级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重点企业整体状况
根据海淀区相关部门的分类,重点企业主要包括区财政百强企业、十百千企业、千人计划企业、上市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意企业、重点金融投资企业和在区央企国企七类。
本文选择《2012-2013年海淀区重点企业名单》中的455家企业作为样本,分析重点企业在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区和海淀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2011年455家海淀区重点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5345.41亿元,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区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为8782.82亿元。重点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海淀园区企业总营业收入总额的60.86%。2012年年455家海淀区重点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5923.20亿元,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区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为10664.75亿元。重点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海淀园区企业总营业收入总额的55.54%(见图1)。
从企业利润来看,2011年整个海淀区455家重点企业的总利润为496.05亿元。海淀园区企业的利润总额为708.92亿元。重点企业的利润总额占海淀园区企业总利润的69.97%。从2011和201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重点企业所占的利润份额要比其营业收入份额还要高。这说明重点企业不仅占据园区企业利润的大部,而且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要高于非重点企业。不过从2012年的数据和2011年的数据对比来看,2012年重点企业的利润比2011年有所下降,在整个园区企业利润中的比例下降比较大。这说明一方面重点企业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非重点企业也在快速的发展之中(见图2)。
从企业的税费支出来看,2011年到2013年455家重点企业产生的国税支出总额分别为487.74亿元、720.72亿元和783.31亿元。其中留存区级财政的国税收入分别为28.10亿元,34.67亿元和52.13亿元。留存区级财政的国税收入在国税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5%~6%左右(见图3)。 2011年到2013年海淀区455家重点企业产生地税支出总额分别为166.21亿元、173.71亿元和140.58亿元。其中留存区级财政的地税收入分别为56.91亿元、60.12亿元和42.45亿元。留存区级财政的地税收入在地税总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0%~34%(见图4)。
从就业情况来看,2013年455家海淀区重点企业的职工人数为54.78万人,海淀园区总就业人数为71.21万人,海淀区就业总人数为156.21万人。455家全区重点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整个海淀区就业人数的45.58%。
综合起来看,重点企业作为海淀园区和整个海淀区的大企业和骨干企业,在企业营业总额、利润、和税费支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尤其是营业收入和利润来看,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型的上市公司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税费支出来看,大企业的税费支出总额占海淀园区的企业税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没有营业收入和利润两个指标的相应比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的税负相对大企业来讲要高。
(二)分类型重点企业情况
根据海淀区相关部门的分类,我们将重点企业分为区财政百强企业、十百千企业、千人计划企业、上市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意企业、重点金融投资企业和在区央企国企七类。
在重点企业中,区财政百强企业的作用最举足轻重。财政百强企业税收支出占全部重点企业的72%,营业收入占全部重点企业的63.29%,就业占重点企业的42.26%。十百千企业就业占重点企业的33.32%,税收支出占重点企业的4.55%,营业收入占重点企业的15.18%。在区央企、国企税收支出占重点企业的18.90%,营业收入占重点企业的14.78%,就业占重点企业的3.81%。与此相对应的是,千人计划企业和重点金融投资类企业不管是就业、税收还是营业收入对重点企业总体的影响都微乎其微。从中可以看出,区财政百强企业是重点企业中的重点。对整个海淀区的影响最为重要(见图5)。
(三)分领域重点企业状况
从分领域的情况来看,2012海淀园区营业收入总额由大到小的领域分别为:电子信息领域6161.28亿元、新材料及应用技术1332.36亿元、生物工程和新医药840.16亿元、新能源与高校节能技术660.35亿元、先进制造技术406.9亿元和环境保护技术201.06亿元。电子信息领域是海淀园区的主导领域,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整个海淀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57.77%。从企业数目来赎,电子信息类企业在海淀园区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整个领域的企业生态发展比较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中小企业体系。领域内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大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百度、网易等企业不仅成为领域内的领头企业,而且正在深刻引领整个经济形态的改变(见图6)。
海淀园区其他领域的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总体还比较小,企业数目也比较少。尤其是中小企业数目比较少。目前领域主要由少数的骨干企业组成。
从分领域的利润情况来看,2012海淀园区利润总额由大到小的领域分别为:电子信息领域264.45亿元、新材料及应用技术27.50亿元、先进制造技术23.62亿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14.84亿元、生物工程和新医药14.65亿元和环境保护技术12.27亿元。与营业收入占领域营业收入的比例相比,上市公司的利润占领域利润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大型企业的利润收入比要高于中小企业。也就是大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比中小企业更强。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发展后劲。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目前整个海淀园区的企业发展态势和问题,就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在电子和信息领域,领域性龙头企业的利润率要远远高于中小企业(见图7)。
从分领域的税收支出情况来看,2012海淀园区税收支出总额由大到小的领域分别为:电子信息领域 79.35亿元、生物工程和新医药12.74亿元、新材料及应用技术11.19亿元、先进制造技术7.94亿元、新能源与高校节能技术3.17亿元和环境保护技术2.54亿元。从领域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电子信息领域贡献的税收比例低于其营业收入在整个园区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这说明电子信息领域重点企业的税收收入比要低于其他的领域(见图8)。
三、中关村重点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与亟待解决问题
中关村重点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目前整个北京在转型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的缩影。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北京的经济进入到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北京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急剧增长的人口给北京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资源环境的支撑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投资环境的改善。这都成为北京企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北京未来必须要不断调整发展的定位,经济功能可能会进一步弱化。但是中关村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职能不仅不能弱化,还必须要大力加强。这就要求针对中关村地区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促使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关村重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产场地成本过高
场地成本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成本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限制下,土地价格飞速上涨成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最大制约。土地价格的上涨由来了房价和商务写字楼租金价格的上涨。2012年北京的商务写字楼的平均租金为326元/平方米,仅低于上海的348元/平方米。比排在第三名的深圳每平方米的租金高出了133元。尽管场地租金不断上涨,目前在中关村地区有很多企业还存在办公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很多企业人均办公面积还不足2平方米。甚至在部分公司还出现了分班倒,几个班次共用办公场地的问题(见图9)。 2.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少,贷款额度低
金融环境是企业反映问题比较多的方面,因为资金的良好运作是企业发展、扩大规模的必须条件,良好的资金流量才能保证企业良好的运行。一般来说,中资银行在提供贷款的同时,有一定的担保要求,虽然合理,但是不太容易达到要求。这也就形成了中资银行贷款难和贷到的额度低的结果。除中资银行外,一些企业成功地得到了外资银行的贷款,但外资银行在海淀园的分支机构较少,与园区企业了解较少,信息不充分,也不容易达成。
园区其他融资渠道也没有形成系统,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对初创期企业或项目关注较多,对企业一般运营关注比较少,没有专门适合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而政府资金支持比例较低,企业较难获得政府的直接资金支持。
3.优惠政策不好落实
海淀园企业的特点是高技术企业多,主要集中在软件、IT相关产业,企业本身就是研发组织。而按照国家和园区有关促进技术开发的政策,技术研发费用可按一定比例享受税收减免,如:税前扣除和加计扣除,科研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等摊入管理费用等,然而目前企业普遍反映对技术开发费优惠政策不了解,有关手续也很复杂,较难申请成功;技术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4.科研合作效果欠佳
海淀园科技资源丰厚,科研环境也是本次调研评价最好的方面,很多企业是看重海淀园的科研资源而落户海淀园。企业有强烈的与外部科研资源合作的意愿。但多数企业仍以自己研发为主,实际进行合作研发并取得成果的并不多,沟通不畅被认为是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原因。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多数企业认为只有自己研发的成果最实用,科技成果利用率最高。
(二)企业在员工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本部分从以下4方面介绍。
1.外地新进员工子女较难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子女教育问题是目前影响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最大难题。对于处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讲,其自身素质一般较高,对子女教育的要求相应也比较高。但是,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对于企业引进的人才很多又不具备北京户籍,这就更增加了其子女选择优质学校就读的难度。
2.新进员工北京户籍难以解决
户籍限制是另一个影响企业吸引人才的制约因素。由于户籍本身所附加的诸多福利,使得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将获得北京户籍作为其进行就业抉择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但是,目前每年北京新增的户籍数量很少,并且有不断减少的趋势。而且非常有限的户籍资源往往优先满足行政和事业单位的需求。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很难获得户籍指标。这就严重影响了北京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没有人才作为支撑,很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必须重新考虑注册地点。
3.职工住房紧张
住房问题是影响北京也是影响海淀和中关村地区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北京的房价本身在全国排名第一。而海淀区尤其是中关村地区,由于汇集了不少优质的公共资源,加上是高端人才聚集区,造成该地区的住房价格还要高于北京的平均价格。这就更使得在该区域的企业人员购买住房和租住住房的成本非常高。在无法承担临近区域高房价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只能被迫在离工作区域相对较远的区域选择住房,这又提高了职工的通勤成本。
4.交通与配套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海淀区为了解决核心区域的生产成本高企的问题,在相对偏远的区域规划建设了新的产业园区。这些园区的土地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由于这些产业园区的建设时间较短,交通和其他的基础设施配套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事实上,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等都是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问题。但是,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要求地方政府要实施普惠的改进措施的同时,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特殊的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供给措施。
参考文献:
[1] 董丽丽,张耘.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与中国技术转移战略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99-102.
[2] 郭强. 我国大企业培育研究[D].郑州大学,2006.
[3] 韩义雷. 中关村重点企业加速成长[N]. 科技日报,2011-07-27.
[4] 胡迟,赵中伟. 发挥大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4):27-28.
[5] 赵玉阁. 大企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力量[J]. 企业经济,2005(3):100-102.
《核心期刊论文表大型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困境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